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们常说:“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我说,这种生活,就是似火骄阳下的军事训练;这种艰辛,就是稚嫩脸庞的汗水和泪水;这种快乐,就是军民一起的欢歌;这种纯粹,就是风吹雨打后的那份成熟与坚毅。
军训是什么?军训是累,军训是苦,是甜,是辣,是酸。军训是太阳下的守候,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的真火。
苦,是军训的一种味道,是在烈日下训练的艰苦;甜,是教官满意的笑容,是领导轻轻的赞许,是朋友同学暗暗的鼓励;辣,是陪伴我们的火辣辣的太阳,但也是我们炽热的心;酸,是“挨批”时心里的不甘,但终有一天,酸会变成甜的……
军训是艰苦的,也有些单调。一个步伐要练上几节课的时间,弄得脚板发麻;一个口令要喊上几十遍,直到足够宏亮;一首军歌要反复高唱,即使毫无感情也要劲度十足。然而“绿潮”不会消退。激情奔放的拉歌活跃了气氛,眼花缭乱的文艺表演丰富了视野。每一颗宝石,总要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发出璀灿的光芒。每一个人都好比一颗未经琢磨的石头,而我们的光芒,已经在军训中逐渐显露。军训不是疲惫的代名词,而是为青春加冕的仪式,是为了证明自己。
军歌,总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有着无可比拟的味道。它琅琅上口,通俗易唱;它慷慨激昂、潇洒豪迈,唱着唱着,你会感觉激情在澎湃,热血在沸腾。军歌,是一棵常青树,它经久不衰;军歌,是一瓶陈年酒,在时间酵母的发酵中,酝酿了它独特的魅力。
在我们的生命里,为别人而感动的很多,可是为自己感动的,却是很少。能为自己感动的同时,我们已经开始长大了,我们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自己难以抹去的痕迹。
八月的阳光撒向一张张青春的脸,年轻的活力在这里焕发,青春的激情在这里燃烧。训练场上的我们,便是八月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没有谁愿意落后,都力争上游,再苦再累也会咬牙挺住,用最好的姿态展示青春的风采,我们激情饱满,如火般燃烧在训练场上。听,那嘹亮激昂的歌声,涌动着青春的浪潮;看,那整齐划一的步伐,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八月燃情,诠释我们多彩的青春!
八月难忘!难忘八月!
我的演讲完了!
谢谢大家!
格式就不说了,百度搜狗一搜一大堆。
主要和您探讨一下“报核”(也就是正文)的部分。 简报的标题要写这是句废话。
从导语开始,简报的基本框架要大概遵循新闻的“五W一H”原则,也就是“谁,什么时候,在哪儿,做了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 我一般是这样写的: 首先把要写的东西照以上模式建一个表格; 然后把每个事件的那一栏表格写成言简意赅的一句话; 写一些关联或递进的词语把它们串起来; 事件之间最好按递进顺序写下来; 因为您需要按月写简报,所以要有关联性。
结语部分点名本期工作成绩、不足,最好再有一两句话写下期工作重点。 您单位现在任务繁重、也有些原因要向大家解释,那么这一期不妨开篇点明现在工作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接下来一段写你们这些天做的工作。
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做了多长时间一定要写,但是要用最简短的语言。 决心是要下的,肯定也是可以写的,描写也是可以有的,但是,切记切记,千万不要加太多渲染描绘在里面,散文化的简报是最最要不得的。
祝工作顺利哈!!。
读书简报其实就是一个简短的概括的读后感,一本书的读后感可能要800字左右,但是读书简报就是800字左右会写出一段时间内,读过的4,5本书的一些简单感想,或者说是思想回报,也可以说是对先前指定的某一读书计划的反馈 例如: 五一期间读书简报 两周都没有在这里写过什么了,实在是陷在书堆里。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总得读一些自己的东西,要不然就赶不上自定义的读书计划了。 《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威亚尔达编的论文集子,也是比较政治系列中的一个东西。
知道了不少新鲜事和历史掌故,当然该书总的基调还是——历史、传统、文化,而不是当代人的选择塑造了现实制度及国内政治现实。 尤其是讲拉美和俄罗斯的部分,两地现实政体与其宪法缔造者、革命领导者的设想的任何不同点都被学者用天主教和斯拉夫传统来解释。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什么东西都追述到很久以前的说法,一是“源于什么”和“等于什么”是不同的两种现象,二是历史停滞或循环、现状永远合理以至于制度创新与借鉴不可行的隐喻味道太重,三是难以解释某些已经发生的实质性变化。 当然,如果考虑到对历史、传统、文化的认知千差万别,而共同的理解也可能只是某种宣传的话,则这种解释更难以为继。
《直面全球化》,弗里德曼的旧作,一份翔实的全球化现状报告。记者写的东西总是非常好看,特色的言论与人物,新鲜的场景与故事,以及对南北差距和美国对全球化主导权的清醒认识。
作为一般的普及性读物,还是蛮优秀的。深入不够,但也不能指望记者作相互依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国家的变位权力行为和联系权力行为的区分。
《法治和民主迷信》,潘维老师写的文集,普及性的内容占了一大半。重点是反对民主迷信,强调“咨询型法治”应该成为政改方向。
很多观点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不是很可行,而把整个中国变成一个放大版的香港或者新加坡的政改则似乎更加遥远。也许是对民主迷信的矫枉过正,反正我自己对以法治本身为目的的政治不抱信心,也对中国传统对一个理性政治行为体偏好的巨大决定性塑造作用深表怀疑。
《利维坦》,霍布斯的东西,读后颇具不爽。 一开始走经验主义路线,对人的行为和认识进行归类和模式化——建立微观基础,此后从中引出人与人之间无止境的战争状态,继而引出所谓和平的重要性——利维坦诞生,超大主权的国家出现。
关键的是,这个国家一出现,就不再需要微观个人了——除了讲某个个人对国家的不服从就是对和平的威胁、对集体协议的违背之类的。 霍布斯试图用政治哲学告诉我们,如何与国家相处,但此后的历史给了我们另一种与之相处的方式。
书中也有大段的圣经相关内容,看得自己挺自卑的。 《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
强人阿,近代史和中古史的造诣颇深,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自由与民主的巨大不同,详细介绍了英国、美国政治制度形成的过程以及其背后的政治哲学含义。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以自由而不是其他东西为其信仰。
当然书生气很重,不停的强调良知、上帝等等,让我这般马基雅维里的信徒看的道德上很愧疚,可转念一想,现实还是站在我们一边。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斯宾塞著,通过对英国时政的一些评论,阐述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对当时自由党人借助国家权力扩大福利的政策进行了批评。
斯宾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其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一种强弱分明的追求,认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人的进化。他的文章也同样如此,对福利政策、教育政策都坚持最低限度的政府参与和管制,隐隐约约的有今天保守主义者的味道。
简报的格式和写法主要如下:(一)报头1.简报名称一般用套红印刷的大号字体。
如有特殊内容而又不必另出一期简报时,就在名称或期数下面注明“增刊”或“XX专刊”字样。秘密等级写在左上角,也有的写“内部文件”或“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等字样。
2.期号,可写在名称下一行,用括号括上。3.编印单位。
4.印发日期写在与编印单位平行的右侧。再下面,用一道横线将报头与报核隔开。
(二)报核报核,即简报所刊的一篇或几篇文章。简报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它的形式也较灵活。
大多数是消息,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果和穿插在叙述中的背景材料。除了消息,还有别的文体,所以,不是每篇简报都有这几项内容。
1.简报的标题类似新闻的标题,要揭示主题,简短醒目。2.导语通常用简明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全文的主旨或主要内容,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
导语的写法多种多样,有提问式、结论式、描写式、叙述式等。导语一般要交待清楚谁(某人或某单位),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件),结果怎样等内容。
3.主体用足够的、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材料,把导语的内容加以具体化。4.结尾或指明事情发展趋势,或提出希望及今后打算。
如果主体部分已经把事情说清楚,那就不必再加尾巴了。5.背景:即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环境条件和历史情况。
背景可以穿插在各个部分。(三)报尾在简报最后一页下部,用一横线与报核隔开,横线下左边写明发送范围,在平行的右侧写明印刷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