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是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的一种愿望。为了我们xxx更加靓丽,为了我们生活更加幸福、环境更加美好。
一、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宣传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倡议全局干部职工学习掌握、宣传低碳知识,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向身边人宣传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意义和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行动中来。让我们的家园多一片蓝天,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些文明。
二、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践行者。我们倡导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活动,特提出如下倡议:
(一)居住在城区范围内的干部职工在不影响上、下班制度前提下,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选择步行或骑行的方式出行。
(二)根据天气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每天下午下班后,由“低碳绿色骑行俱乐部”组织在城区车辆较少的路段骑行1小时。
(三)本年度选择步行或骑行的出行方式,沿永定河、大清河、引清东干渠等河堤,组织2次以上的河流生态环境巡查活动。
(四)利用周六、日组织一次远距离骑行,到周边县、市参观绿化、生态、污染治理的工程项目,并交流工作经验。
(五)每周五设立为“无车日”。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全局干部职工不使用机动车。集中执法行动或上级安排的集中活动除外。
三、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倡导者。我们倡议全局干部职工树立“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自觉遵循“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倡议内容,尽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为广大居民作出表率。
繁忙的道路,城市的未来,也许将从这一刻开始,更加通畅,更加光明!
1、向全校学生发放“绿色出行”活动倡议书。
组织各班利用班会时间学习倡议书中的内容,形成共识。2、将“绿色出行”倡议书带回家,向父母进行宣传。
采取“小手拉大手”共同响应低碳生活。3、通过校园电视台、板报、橱窗、班级一隅以及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绿色出行的重要意义,宣讲绿色出行的必备知识。
4、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活动。宣传环保,宣传绿色出行。
5、在日常活动中践行“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教育学生从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自带饮水、不带塑料袋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倡导学生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6、在密云“绿色出行日”开展活动。结合我县把22日定为密云县“绿色出行日”的契机,开展有利于环境改善和身心健康的绿色骑行、健康步行等活动。
倡导学生当日不坐私家车,坐公共交通或步行上下学。组织学生开展捡拾白色垃圾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7、开展“小手牵大手,规范行为杜绝陋习”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与父母谈心、聊天等方式进行沟通,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使用塑料袋等陋习,与家长一起,相互监督,规范行为,倡导短距离步行购物或办事、使用购物袋等绿色生活方式,杜绝陋习,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让密云的天更蓝、水更清。
五、1、各班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要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2、加强宣传,广泛动员。要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班级一隅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营造一种“绿色环保,绿色出行”的氛围。
3、配合县委、县政府开展好密云县绿色出行活动启动仪式。并按照县教委下发的绿色出行方案精神,开展好各种活动。
4、建立长效激励保障机制。在师生中树立“绿色出行”典型,定期进行总结表彰。
绿色出行
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只要是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是“绿色出行”。
一、目的及意义活动旨在倡导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出行,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汽车、步行、骑自行车、文明出行等,提高对“绿色出行”生活理念的认识,从实践并影响其家人,从而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概念根植于心中交通活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文明的程度取决于市民的交通行为素质。共建文明的交通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1. 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在上学放学路上,要自觉靠右沿人行道行走,不追逐打闹,过马路走斑马线,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2.在乘坐公交车时,在车上不争抢座位,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幼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下车时,按顺序依次下车,不争抢,并帮助有困难的人下车。
3.在行走的路上,不仅要做到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
4.未满12周岁不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在马路上驾骑电动自行车。自觉执行学校规定,校园内不骑车、不滑车。
5.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只要是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是“绿色出行”。
目的及意义活动旨在倡导学生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出行,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汽车、步行、骑自行车、文明出行等,提高学生对“绿色出行”生活理念的认识,从小开始实践并影响其家人,从而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概念根植于孩子心中,从小培养其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二、组织机构组长:吴振发 副组长:王士义组员:郭光艳 曹建波 张庆印 肖长文 冯颜梅 王雪艳 孟静 王淑华 王树华三、活动时间 2010年4月——12月四、活动内容 1、向全校学生发放“绿色出行”活动倡议书。组织各班利用班会时间学习倡议书中的内容,形成共识。
2、将“绿色出行”倡议书带回家,向父母进行宣传。采取“小手拉大手”共同响应低碳生活。
3、通过校园电视台、板报、橱窗、班级一隅以及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绿色出行的重要意义,宣讲绿色出行的必备知识。 4、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活动。
宣传环保,宣传绿色出行。 5、在日常活动中践行“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教育学生从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自带饮水、不带塑料袋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倡导学生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6、在密云“绿色出行日”开展活动。
结合我县把22日定为密云县“绿色出行日”的契机,开展有利于环境改善和身心健康的绿色骑行、健康步行等活动。倡导学生当日不坐私家车,坐公共交通或步行上下学。
组织学生开展捡拾白色垃圾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7、开展“小手牵大手,规范行为杜绝陋习”的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与父母谈心、聊天等方式进行沟通,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使用塑料袋等陋习,与家长一起,相互监督,规范行为,倡导短距离步行购物或办事、使用购物袋等绿色生活方式,杜绝陋习,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让密云的天更蓝、水更清。五、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要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2、加强宣传,广泛动员。
要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班级一隅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营造一种“绿色环保,绿色出行”的氛围。 3、配合县委、县政府开展好密云县绿色出行活动启动仪式。
并按照县教委下发的绿色出行方案精神,开展好各种活动。 4、建立长效激励保障机制。
在师生中树立“绿色出行”典型,定期进行总结表彰。
绿色出行的好处如下: 1、可以节省开支 乘坐公共交通,可以花很少的钱坐去很远的地方,经济实惠,性价比高。
2、可以减少污染 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可以降低城市空气污染。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所占平均比例为80%、75%、68% 和 50%,已成为这些城市空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
3、可以改善交通 同样运送 100 名乘客,使用公交与使用小轿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约为后者的 1/10,油耗约为后者的 1/6,排放的有害气体更可低至后者的 1/16。 4、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浪费 据估计,乘公交和开小车,能耗相差 20 倍左右。
单车能源、资源消耗过高,造成巨大浪费。 5、绿色出行还有益于身心健康。
扩展资料: 为绿色出行开一路绿灯 2019年06月20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到2022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绿色出行环境明显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显著提高,在公众出行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绿色出行装备水平明显提升。 12部门联合发布《行动计划》,足见绿色出行之急迫。
据公安部交管局官微最新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845万辆,总保有量达到3.35亿辆,机动车保有量及机动车驾驶人数双双再创新高。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随之而至的困扰便是机动车污染,它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机动车污染防治迫在眉睫,绿色出行便是应对选项之一。 绿色出行,一头系着公众,一头连着政府。
于普通公众而言,它首先是一个主观问题。一个人有没有绿色出行意识,直接决定着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低碳要求。
譬如:购车时,是否考虑新能源车或低排量车; 出行时,是否优先考虑步行、自行车或公交,是否愿意降低私家车使用强度;驾车时,等红灯是否暂时关掉发动机、加速是否猛踩油门等。其次便是客观,外部条件是否充分。
绿色出行的环境是不是友好、对公众是不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等,对公众选择的影响巨大。就算愿意骑自行车去上班,可一想到路上要与机动车争道,要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左右穿插,一般人都会打退堂鼓。
公众认知提高一分,绿色出行深入一分。绿色出行宣传进机关、社区、校园、企业和乡村,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方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必要性与重要性显而易见。
比宣传更重要的是保障,为绿色出行提供可靠的外部保障,从资源供给、资金支持、制度保障等方面给绿色出行开一路绿灯,使之逐渐成为对公众有吸引力的出行方案。 以道路资源供给为例,大部分城市在道路资源分配中,对机动车非常“友好”,在路权方面给予最高的优先权,而步行和自行车就没那么“幸运”了。
倡导绿色出行,就要给绿色出行优厚待遇,要在道路资源分配、路权保障上体现出来。 绿色出行需求,不仅是道路,还包括与之相配套的保障措施。
以新能源车为例,从生产、销售、上牌到行驶、充电、停车等,每一环节都能感受到政策的温度,这一温度直接决定了行业的冷暖。 譬如充电基础设施,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充电桩,就会挫伤公众购买与使用新能源车的积极性,传导到终端,势必影响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前景。
要让公众接受新能源车,就要从体验着手,让充电和加油一样容易。 因此,城市必须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服务设施建设要按下快进键。
出行方式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化的一个侧影。如果说以车代步是一种进步,那么,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更多选择步行、自行车公交出行,便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的养成,需要多方合力、多管齐下,主观及客观条件都成熟了,绿色出行自然水到渠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色出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为绿色出行开一路绿灯。
1、绿色交通,城市未来 2、倡导绿色交通,构建和谐社会 3、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无车日”活动 4、选择公共交通,选择绿色出行 5、绿色出行,让自己更健康,让城市更宜居 6、绿色交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7、公交优先,市民优先,环保优先 8、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 9、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片清新,多一些健康 10、无车日请您选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出行 11、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12、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13、汽车尾气漫天,好似战火硝烟,倡导绿色出行,健康幸福无边。 14、污染环境千夫指,保护环境万人颂。
15、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 16、保护环境,功盖千秋,破坏环境,祸及千古。
17、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8、节约和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9、绿色出行,你我共行。 20、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2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2、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23、积极绿色出行,共营绿色家园 24、少开车,多走路,减少污染空气好 25、推广使用节能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26、绿色出行,少一天汽车,就少一点尾气,也就少一点二氧化碳,也就少一些哭声,多一点笑声 27、低碳环保,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少开车,乘公交,倡步行,单车环保又锻炼,环保健康两不误 28、绿色之路传神州,低碳经济暖人心。
一、目的及意义活动旨在倡导学生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出行,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汽车、步行、骑自行车、文明出行等,提高学生对“绿色出行”生活理念的认识,从小开始实践并影响其家人,从而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的概念根植于孩子心中,从小培养其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二、组织机构组长:吴振发 副组长:王士义组员:郭光艳 曹建波 张庆印 肖长文 冯颜梅 王雪艳 孟静 王淑华 王树华三、活动时间 2010年4月——12月四、活动内容 1、向全校学生发放“绿色出行”活动倡议书。组织各班利用班会时间学习倡议书中的内容,形成共识。
2、将“绿色出行”倡议书带回家,向父母进行宣传。采取“小手拉大手”共同响应低碳生活。
3、通过校园电视台、板报、橱窗、班级一隅以及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绿色出行的重要意义,宣讲绿色出行的必备知识。 4、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活动。
宣传环保,宣传绿色出行。 5、在日常活动中践行“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教育学生从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自带饮水、不带塑料袋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倡导学生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6、在密云“绿色出行日”开展活动。
结合我县把22日定为密云县“绿色出行日”的契机,开展有利于环境改善和身心健康的绿色骑行、健康步行等活动。倡导学生当日不坐私家车,坐公共交通或步行上下学。
组织学生开展捡拾白色垃圾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7、开展“小手牵大手,规范行为杜绝陋习”的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与父母谈心、聊天等方式进行沟通,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使用塑料袋等陋习,与家长一起,相互监督,规范行为,倡导短距离步行购物或办事、使用购物袋等绿色生活方式,杜绝陋习,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让密云的天更蓝、水更清。五、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要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2、加强宣传,广泛动员。
要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班级一隅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营造一种“绿色环保,绿色出行”的氛围。 3、配合县委、县政府开展好密云县绿色出行活动启动仪式。
并按照县教委下发的绿色出行方案精神,开展好各种活动。 4、建立长效激励保障机制。
在师生中树立“绿色出行”典型,定期进行总结表彰。
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只要是能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叫做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1、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根据需要选择最佳出行路线,提高办事效率,争取一次出门、全程办完;提倡拼车出行,除非必要,不单独驾车外出。遵守交通法,争做绿色出行的宣传者、文明交通的实践者,带领家人、朋友和更多的人参与绿色出行行动。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按序排队行驶、有序停放等文明交通行为,尽力缓解交通拥堵。
2、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倡议广大市民从我做起,积极参与”文明交通,绿色出行”活动,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倡议市民根据需要选择最佳出行路线,提高办事效率,争取一次出门、全程办完;提倡拼车出行,除非必要,不单独驾车外出。倡议人人遵守交通法,争做绿色出行的宣传者、文明交通的实践者,带领家人、朋友和更多的人参与绿色出行行动。
绿色出行的意义
1、汽车工业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快捷和方便,但是由于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剧增,引起了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道路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所占平均比例为80%、75%、68%和50%,已成为这些城市空气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它也是增长最快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污染损害了人体健康又转化为经济负担。
2、发动公众和企业积极参与优先发展和全面改善公共交通:鼓励乘坐清洁公交车;鼓励建设专用公共汽车道,发展轻轨、地铁;改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鼓励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舒适度、清洁度和服务水平。鼓励公众和企业积极参与提高机动车辆及燃料环保技术性能,积极参与环保驾驶。这些活动对于节约能源,降低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缓解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二) (三) 红绿灯,像妈妈, 小朋友,请注意, 小小卫士本领大, 行人车辆要听话。
交通安全要牢记。 交通规则记得牢, 红灯停,绿灯行, 栏杆叔叔对我说, 放学排队出校门, 车辆行人不打架。
别从我的肩上过, 不吵闹来不奔跑。 大马路,像爸爸, 路灯阿姨告诉我, 过马路走人行道, 奔驰宝马也靠它。
晚上天黑要当心, 遇见红灯停一停, 路不熟,地还疏, 红绿灯,提醒我, 绿灯亮了往前行, 开车可要小心啦。 我的眼睛用处多, 遇到汽车靠边行, 人让车,车让人, 睁开绿眼大步行, 乘车礼让有礼貌, 交通安全靠大家。
睁开红眼都停下, 尊老爱幼讲文明。 车撞人,人撞车, 一眨一眨黄眼睛, 小朋友,莫忘了, 警察叔叔生气啦。
告诉大家准备啦! 交通规则记心头, 大家遵守交通法, 小朋友,请珍惜, 安全幸福千万家。 兴国安邦振中华。
生命安全最重要。 人人遵守交通法, 争做安全小卫士,小卫士。
(四) (五) (六) 小朋友,正年少, 你拍一,我拍一, 我是一个小公民, 交通法,要记牢, 走路靠右最要紧。 遵守交规常记心, 走路时,靠右行, 你拍二,我拍二, 红灯亮时切莫行, 人行道,最放心, 绿灯行来红灯停, 绿灯才是保护神, 过马路,要当心, 你拍三,我拍三, 路上骑车不带人, 斑马线,看分明, 车内勿把头外探, 安全隐患要消除, 红灯停,绿灯行, 你拍四,我拍四, 横穿马路祸根生, 黄灯灯,莫着急, 路上学生别嬉戏, 人命关天岂儿戏, 马路上,别玩耍, 你拍五,我拍五, 十字路口情况多, 不能跑,慢慢行。
先左后右过马路, 车辆转弯要慢行, 转弯前,手示意, 你拍六,我拍六, 酒后驾车万不可, 不猛拐,不强行, 酒后驾车必闯祸, 十次事故九次疾, 守法规,讲文明, 你拍七,我拍七, 人行道上过马路, 安全法,记心间。 未满十二不能骑, 平平安安把家回。
你拍八,我拍八, 并排骑车手勿拉, 你拍九,我拍九, 翻越栏杆小命丢, 你拍十,我拍十, 人人遵守路畅通, 开心出门开心归, 安全时时记心中。
为扎实做好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各城市对此项活动的认识,交流借鉴国际上相关的做法和经验,4月20日,建设部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培训工作会议。
这标志着继去年建设部发出倡议以来,该项活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到会并致辞,各地建设部门有关同志和各承诺城市活动办公室负责人共3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
齐骥在致辞中强调,要大力宣传绿色交通理念,积极倡导绿色交通出行。他说,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中央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人们出行难的根本措施。
他指出,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是确保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城市交通、提高空气质量、美化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齐骥希望有更多的城市签署承诺书,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他说,举办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指导、交通组织、媒体宣传、部门协调、公众参与等方方面面。 各城市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作为今年推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齐骥还希望参加培训的代表,利用好本次培训,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促进城市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政策,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部于2006年11月向全国设市城市发出倡议,拟于2007年9月16日~22日共同举办主题为“绿色交通与健康”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通过促进环境友好型交通模式的发展,有效地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改善城市拥堵,减少污染排放,使城市更适宜居住。
迄今为止,已有北京、天津、上海、济南、杭州、深圳等106个城市正式签署参加此项活动的承诺书。按照承诺,届时各城市将围绕“绿色交通与健康”核心主题,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各种与绿色交通方式和健康有关的宣传及活动。
活动期间,城市政府领导必须带头参与活动,带头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各承诺城市应至少实施一项新的注重实效的措施,切实改善公共交通状况。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介绍欧美国家及韩国等地相关活动的经验和做法、绿色交通的定义及内涵,以及如何开展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等方面进行。
据了解,下一步,建设部还将专门召开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工作会议,制定完善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