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方案:建设绿色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为落实建设绿色深圳,和谐深圳的目标,在新时期,人们的环保潮流逐渐朝着社区的层面深入,如何使环境保护进入文明社区建设管理体系,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我们有必要在社区建设绿色的、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生存环境,普及居民的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绿色家园,让真正的环保走进社区,走进生活。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深入社区,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社区居民和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 2.学习掌握世界性及中国的环保日名称、口号、由来、时间等知识,设计创建绿色家庭方案及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身边事; 3.在宣传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水平和知识水平,让我们彼此教育,负起环保责任,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从身边点滴做起; 4.建设绿色深圳,和谐深圳,建设绿色家园,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义工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活动倡议书: 朋友们,你想当一名“绿色使者”吗?你想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实践者吗? 让我们一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块土地,让我们彼此提醒,彼此教育,彼此鼓励,负起环保的责任,全面提高环保意识,有时只是你我的举手之劳: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废旧电池回收等等,关系到自己的,别人的,爱人的,朋友的健康和幸福。让我们时刻都记得,一股尾气、一粒沙尘、一只废电池,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改变世界,伤害到我们。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们一起都来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法律法规观念,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朋友们,美好的生活,绿色的家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做一名“绿色使者”,你准备好了吗? 四、活动时间:2007年09月-12月 活动参与人数:义工50人、学生20人 五、活动地点:黄海东路自学校门口到城东路口 六、活动内容: 1.在福田街道办以及该辖区内各社区宣传环保,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 2.在社区进行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废旧电池回收,垃圾分类放置,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等主题宣传; 3.在社区倡导环保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4.在福田街道办以及该辖区内各社区进行绿色社区的宣传。 七、具体实施: 1. 知识背景:不同的每一天 2月 2日为国际湿地日 3月 12日为中国植树节 3月 22日为世界水日 3月 23日为世界气象日 4月 22日为世界地球日 5月 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曰 5月 31日为世界无烟日 6月 5日为世界环境曰 6月 17日世界荒漠化日 6月 26日国际戒毒日 7月 l1日世界人口日 9月 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 4日为世界动物日 10月 16日为世界粮食日 2.活动思路: ⑴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社区居民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⑵绿色社区环保宣传活动,邀请社区学校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区宣传效果将更加显著。 ⑶社区环保教育活动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建立社区环保宣传示范点,打破传统的发传单、读材料的旧模式,开展有奖知识问答,环保知识调查、环保游戏,创建绿色家庭访问交流等新颖形式,实现环保义工和社区居民互动,学生在宣传中自己也得到了学习和提高。
3.活动形式: ⑴宣读倡议书; ⑵环保展板宣传:首先制作环保知识宣传展板,在会场展示,人们自由观看义工在旁边讲解; ⑶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根据展板内容提出相关环保问题,答对给予环保书签、环保小工艺品等奖品; ⑷问卷调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和环保观念; ⑸环保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宣传,吸引人们注意; ⑹绿色家庭选举活动,深入居民户,交流家庭节能节水节电等措施,实施垃圾分类的做法,美化环境的设施等; ⑺邀请县环保局有关人员参与环保宣传活动,环保义工与居民、学生交流环保宣传心得。 4:前期活动具体实施: 1、编写绿色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方案; 2、整理环保资料,设计环保展板; 3、制作环保展板; 4、编写环保问卷调查; 5、设计环保有奖问答试题; 6、策划环保游戏。
活动总指挥:张琦 活动执行指挥:有关班级班主任 活动现场协调:参与班级班长 仅供参考。
世界环保日活动总结(有关社区的) 根据市教体局的统一安排,我社区部结合3月12日植树节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栽花种草植树绿化美化净化社区”这个活动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习惯,提倡少先队员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做一个“环保小天使”,为我们美丽的校园编制一件绿色的外衣,增添一份春色。 2、通过开展“栽花种草植树,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教育活动,培养师生的环保习惯,增强环保意识,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净化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从而提高师生的学习、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这次环保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行动口号: “美化绿色家园,争做环保小天使” “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行动起来,争做环保小使者。”
“环境保护 我能行” 三、活动时间: 2009.3.11~2009.3.25 四、活动内容: 1、在校园内栽花种草植树,绿化美化校园。 2、在校园内净化环境,开展创建“校园十无”,争创“十无班级”、“十无寝室”活动 3、建立环保管理制度,分年级、分班划分环保责任区,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人,强化环保管理。
4、举办环保教育讲座,校内外悬挂环保宣传标语,“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保护环境,我能行”。 5、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宣传环保知识,培养师生环保意识。
6、各中队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环保知识讲座,办环保专题手抄报等。 7、学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师生参加政府部门的植树造林活动。
五、具体实施 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宣传倡议,悬挂标语,确定了各小队环保名称和环保口号,设计制作了佩戴标志,培养了学生大胆设想,乐于动手、合作的能力。 (一)活动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大队、中队和各小队名称和环保口号,设计、制作、悬挂、佩戴、标语标志。
(二)活动方式:宣传、交流、讨论、汇报。 (三)活动时间:3月7日——3月10日 (四)活动步骤: 1、大队部利用校园广播站、升旗仪式、悬挂标语搞好宣传。
1、各中队开展活动 分小组讨论,确定环保小队名称和口号。(要求十个字以内) (1)中队长发下表格,各小组讨论填写。
(2)环保小队的名称和口号诞生了。 (3)分小组设计制作佩戴标志并说明设计意图。
(4)全班汇报交流。 活动主题“环保小天使在行动” 环保小队名称 环保口号: 队员名单 第二次活动 大队部划分各中队环保场地,制订《环保职责》,在校园内净化环境,开展创建“校园十无”,争创“十无班级”、“十无寝室”活动。
各中队领取环保场地,开展活动。此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清洁卫生、不浪费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一)活动内容:举行少先队队列式活动,各小队领取环保场地,制订《环保职责》。 (二)活动方式:列队式、汇报。
(三)活动时间:3月11日——3月13日 (四)活动步骤: 1、中队举行列队式活动。 2、中队辅导员讲讲植树节的来历,环保的意义。
3、各小队领取环保场地并插上自己做的牌子。(牌子上写上环保口号) 4、中队长宣读《环保职责》。
附: A、小队每月轮流检查自己包干区。 B、每个环保小天使在早上,中午 ,晚上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场地。
及时检查落实,发现破坏者及时上报中队委,作批评或扣分处理。 C、中队干部将对各小队进行突击检查,作为文明礼仪生评比的依据。
D、向周围的人宣传绿化校园,美化、净化校园的重要性。 5、各环保小队在自己的场地进行小型活动。
(给小草浇水、给小树培土、动手拾垃圾、比比谁节约等。) 第三次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宣传活动,号召全校同学爱美丽的校园,为美丽的校园增添一份春色出一份力。
培养学生劳动能力。 (一)活动内容:环保小队开展宣传活动,发倡议书。
开展环保、植树实践活动。 (二)活动方式:宣传、植树、。
(三)活动时间:3月13日——3月20日 (四)活动步骤: 1、在自己的环保场地旁设立了一块宣传阵地,挂上了小队的环保口号。 2、向全校同学宣读了我们的《环保职责》。
3、发了倡议书。 4、开展了环保、植树活动。
3月11日,同学们回家,挑选各种各样的小树苗。3月12日中午,各小队把小树苗种到了学校的各个角落。
并填写了“护绿小天使在行动”植树登记表: (小队 植树时间\树的种类\种植方位: 第四次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总结评价,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为以后积极实践,施展才能作铺垫。
(一)活动内容:活动总结评价。 (二)活动方式:汇报、总结、评价。
(三)活动时间:3月20日——3月24日 (四)活动步骤: 1、各小队队员填写活动评价表。 2、以小队为单位,各个队员进行自我总结。
3、各小队队长汇报总结。 4、中队长汇报总结。
彰明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附: 彰明小学开展《环保教育教育》主题活动评价量化意见 活动内容________小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 项目评价要点:自评 互评 师评(总分50分) 一、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25分) 1、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对每一次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2、努。
华侨城占地面积4.8平方平方公里,华侨城集团公司一贯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绿色、重视可持续发展,在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确立了一系列“环境第一”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原则,积极引导和开展“绿色理念、绿色行为、绿色消费”活动,在争创国内一流的社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华侨城优美的环境不仅给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居住、休闲、生活和工作的“绿色家园”,而且也对提升集团的资产、品牌、社会效益以及华侨城社区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截止目前,华侨城集团的净资产达110亿,总资产达350亿。业主在选择环境、选择社区、选择文化氛围、选择地产时华侨城均被列为首选,华侨城地产2002年开发的天鹅堡半年销售90%、锦绣三期三个月销售80%,至2005年华侨城商品房销售率为100%。
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品位,华侨城又于 1999年初开始了“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工作,并逐步将“环境文明小区”创建提升为“绿色社区”的创建。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环保观念”是华侨城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的核心轴线 多年来,华侨城倡导了 “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优势,结构就是效益”、“环境规划先行,要在花园中建城市,不要在城市中建花园”等现代发展观,在城区规划建设中,处处以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环境和防止环境污染为主导,一改城市开发的“推推平、排排座、火柴盒”等惯用传统模式,始终坚持保留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所有建筑物在造型和色彩上与山水自然协调、随形就势等原则,并确立了不引进重污染项目,以高科技无污染的电子轻工业为主,大力发展旅游业,开拓房地产业,并使之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的企业发展方向。正是这些观念、原则和方向,使华侨城保持了环境优势,形成和创立了华侨城独特的环境品牌。
二、“建设21世纪中国生活居住示范区”是创建活动的核心目标 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华侨城集团不仅把4.8平方公里土地纳入开发建设对象,而且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加以协调和引导。力求人、自然、社会相适应,使华侨城成为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工作、生活居住地。
具体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自然地理层次上选择了保护原有山水,依山就势建“花园中的城市”(社区); 二是在社会功能上选择了具有现代国际社区水准的旅游城、数码城、科技城、环保城作为社区功能定位; 三是强调开放的、自然的、文化的社区概念,倡导建立一种亲近自然、生机勃勃、具有人工社区氛围的“绿色家园”,并围绕上述三个层面加以实施。 三、将“环境+文化”的社区环境理念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 (一)创新“环境+文化”的社区环境新内涵 华侨城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融入了“环境+文化”新理念,她以可持续发理论为指导思想,注重于人居环境提高与追求,并使之贯穿在整个社区建设与管理中。
它超越于传统的社区活动仅限于蹦蹦、跳跳,而是在社区活动中引导和加强了人与自然、崇尚自然的观念,积极组织和参与保护地球、珍惜资源、节能降耗、环保从我做起的活动。 (二)确立“一个目标”、“两级创建工作小组”、“三级管理和监督体系” “一个目标”——“建设21世纪中国生活居住示范区”; “两级创建工作小组”——集团公司和社区工作的一级企业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了以任克雷总裁为组长、董亚平同志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物业创建工作小组; “三级管理和运作体系”——“集团公司、城区管理部---物业管理公司---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三)狠抓创建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1.“两个结合”——环保集中活动与长期建设相结合,城区建设与环保管理相结合。
2.“三个目的”——环保活动“知”(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会”(从哪些方面着手)、“行”(参与环境行动)。 3.“四个层次”——决策层(组织体系和资金落实)、操作层(管理与实施网络)、青少年层(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做起)、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全侨城居民参与的行动)。
4.“五个方面”——硬件条件(建设内容)、软件建设(计划、组织、责任、制度)、行动措施(活动、实施)、工作效果(参与层面、参与意识、活动效果)、目标管理。 5.资金保障——4年来集团公司拨出1.2亿专款用于创建活动。
(四)全面推广环境管理体系 在集团公司的总体指导和策划下,康佳集团、华侨城物业管理公司、锦绣中华和华力公司先后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促进和规范了华侨城“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 (五)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 华侨城充分利用企业办学一体化管理的优势,致力于青少年环境教育连锁体系的形成,并在环境建设经费上给予保证,在教育方向和形式上予以指导。
多年来,华侨城中、小学和幼儿园始终把环境教育科学合理、贴切自然的融会在日常教学工作和校园环境建设中,除狠抓学科课堂渗透教学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提出了“把环保带回家”等口号,实现了环境教育社会化、家庭化。由于环境教育成绩显著,华侨城小学被评为首批“。
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为每年的6月5日。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这一天开展各项活动来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年初公布当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发表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书。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在这期间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国从1985年6月5日开始举办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以“青年人口,环境”为主题 。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国各地都要举办纪念活动。1993年北京被选为举办庆祝活动的城市,其主题是“打破贫穷与环境的怪圈”。
[编辑本段]世界环境日的由来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国家有113个,共1300多名代表。除了政府代表团外,还有民间的科学家、学者参加。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会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夫·斯特朗委托58个国家的152位科学界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组成了一个大型委员会,由雷内·杜博斯博士任专家顾问小组的组长,为大会起草了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经过12天的讨论交流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努力”。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要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许多国家、团体和人民群众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世界环境状况年度报告书,并采取实际步骤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世界环境日,象征着全世界人类环境向更美好的阶段发展,标志着世界各国政府积极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的贡献。它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1973年1月,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决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设立环境规划理事会(GCEP)和环境基金。环境规划署是常设机构,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并作为国际环境活动中心,促进和协调联合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
华侨城占地面积4.8平方平方公里,华侨城集团公司一贯重视环境保护、重视绿色、重视可持续发展,在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中逐步确立了一系列“环境第一”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原则,积极引导和开展“绿色理念、绿色行为、绿色消费”活动,在争创国内一流的社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华侨城优美的环境不仅给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居住、休闲、生活和工作的“绿色家园”,而且也对提升集团的资产、品牌、社会效益以及华侨城社区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截止目前,华侨城集团的净资产达110亿,总资产达350亿。业主在选择环境、选择社区、选择文化氛围、选择地产时华侨城均被列为首选,华侨城地产2002年开发的天鹅堡半年销售90%、锦绣三期三个月销售80%,至2005年华侨城商品房销售率为100%。
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品位,华侨城又于 1999年初开始了“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工作,并逐步将“环境文明小区”创建提升为“绿色社区”的创建。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环保观念”是华侨城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的核心轴线 多年来,华侨城倡导了 “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优势,结构就是效益”、“环境规划先行,要在花园中建城市,不要在城市中建花园”等现代发展观,在城区规划建设中,处处以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环境和防止环境污染为主导,一改城市开发的“推推平、排排座、火柴盒”等惯用传统模式,始终坚持保留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所有建筑物在造型和色彩上与山水自然协调、随形就势等原则,并确立了不引进重污染项目,以高科技无污染的电子轻工业为主,大力发展旅游业,开拓房地产业,并使之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的企业发展方向。正是这些观念、原则和方向,使华侨城保持了环境优势,形成和创立了华侨城独特的环境品牌。
二、“建设21世纪中国生活居住示范区”是创建活动的核心目标 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华侨城集团不仅把4.8平方公里土地纳入开发建设对象,而且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加以协调和引导。力求人、自然、社会相适应,使华侨城成为一个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工作、生活居住地。
具体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自然地理层次上选择了保护原有山水,依山就势建“花园中的城市”(社区); 二是在社会功能上选择了具有现代国际社区水准的旅游城、数码城、科技城、环保城作为社区功能定位; 三是强调开放的、自然的、文化的社区概念,倡导建立一种亲近自然、生机勃勃、具有人工社区氛围的“绿色家园”,并围绕上述三个层面加以实施。 三、将“环境+文化”的社区环境理念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 (一)创新“环境+文化”的社区环境新内涵 华侨城社区环境文化的建设融入了“环境+文化”新理念,她以可持续发理论为指导思想,注重于人居环境提高与追求,并使之贯穿在整个社区建设与管理中。
它超越于传统的社区活动仅限于蹦蹦、跳跳,而是在社区活动中引导和加强了人与自然、崇尚自然的观念,积极组织和参与保护地球、珍惜资源、节能降耗、环保从我做起的活动。 (二)确立“一个目标”、“两级创建工作小组”、“三级管理和监督体系” “一个目标”——“建设21世纪中国生活居住示范区”; “两级创建工作小组”——集团公司和社区工作的一级企业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了以任克雷总裁为组长、董亚平同志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物业创建工作小组; “三级管理和运作体系”——“集团公司、城区管理部---物业管理公司---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三)狠抓创建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1.“两个结合”——环保集中活动与长期建设相结合,城区建设与环保管理相结合。
2.“三个目的”——环保活动“知”(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会”(从哪些方面着手)、“行”(参与环境行动)。 3.“四个层次”——决策层(组织体系和资金落实)、操作层(管理与实施网络)、青少年层(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做起)、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全侨城居民参与的行动)。
4.“五个方面”——硬件条件(建设内容)、软件建设(计划、组织、责任、制度)、行动措施(活动、实施)、工作效果(参与层面、参与意识、活动效果)、目标管理。 5.资金保障——4年来集团公司拨出1.2亿专款用于创建活动。
(四)全面推广环境管理体系 在集团公司的总体指导和策划下,康佳集团、华侨城物业管理公司、锦绣中华和华力公司先后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促进和规范了华侨城“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 (五)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 华侨城充分利用企业办学一体化管理的优势,致力于青少年环境教育连锁体系的形成,并在环境建设经费上给予保证,在教育方向和形式上予以指导。
多年来,华侨城中、小学和幼儿园始终把环境教育科学合理、贴切自然的融会在日常教学工作和校园环境建设中,除狠抓学科课堂渗透教学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提出了“把环保带回家”等口号,实现了环境教育社会化、家庭化。由于环境教育成绩显著,华侨城小学被评为首批“国家绿色学校”,华侨城。
联合国在2014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首次在线发布公益动画短片《绿》,旨在环境日之际引发公众对绿色消费的思考。
《绿》短片由导演杜家毅执导,知名演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亲善大使周迅献声,号召公众在日常点滴中改变我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通过自身行为在最大程度上低碳减排,以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及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挑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联合国和平使者郎朗,联合国世界环境日环保公益大使、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等对这场世界环境日的绿色行动纷纷表示支持,并录制宣传视频,呼吁公众无论身处何处,都要为造福世界、创造更负责任的未来共同努力。
本次公益动画短片的制作资金来自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与联合国合作的项目,旨在社区层面提升绿色消费意识。《绿》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华发布的首个公益动画短片,未来关注不同环保议题的更多动画公益短片将陆续推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1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THINK.EAT.SAVE)”,旨在倡导反对粮食浪费,减少耗粮足迹和碳排放,使人们意识到粮食消耗方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6月5日是第41个“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而中国的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菜篮子”、购物袋重返我们的生活,“无氟”、“无磷”日渐成为商品销售的卖点,小排量汽车被越来越多家庭青睐,节能家电可获政府补贴……“绿色消费”正在主观、客观地影响着中国百姓的生活。多项举措利好绿色消费每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都会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的纪念活动。
活动上,会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中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已经不再陌生,而涉及国计民生的绿色消费也正在改变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国家推出一系列利好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对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forest:nature for your service)”,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
中国主题在呼应世界主题保护森林和呵护绿色家园的同时,更加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呼吁人人行动起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共创绿色未来。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为庆祝“六·五世界环境日”,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为主题的“2010高校环保艺术节”在北京举行,以环保材料和生活回收物品为原材料的艺术作品,构思巧妙,充分体现了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本次活动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和环 保部宣教中心支持,从去年年底开始至今,共征集到100余位新锐艺术家和高校艺术院系大学生的300多件作品。
欧洲的主要庆祝活动在瑞士的日内瓦、阿塞拜疆的巴库和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地举行。此外,欧洲其他地方也将举行一系列相关活动,包括在瑞典艾斯基斯图那举行杂技和诗歌大赛,在法国巴黎放映名为《视觉电报》的系列环保影片等。
意大利最大的都灵环保电影节,将展示30多部关于环境问题的纪录片和短片。鼓励全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北美地区,庆祝活动主办城市匹兹堡举行130多场活动,包括水问题全国会议、环境艺术节、以及节水大赛,将决出4月至6月节水量最多的社区。南美洲——6月8-14日,环境署亲善大使吉赛儿·邦臣将在南美洲举行的圣保罗时装周上。
上一篇:简洁一字网名(网名简短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