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只有认真抓好产品质量企业才能长久地在市场中立足,作为我国国营的烟草行业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烟草制造企业在生产现场中工序与工艺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尽最大可能地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是每个制造企业的目标,因为,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只有认真抓好产品质量,一个企业才能长久地在市场中立足,作为我国国营的烟草行业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烟草制造企业在生产现场中工序与工艺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窥一斑而见全豹,或许其他类型的制造企业能够从中学到对自身企业有帮助的技术方法。一、现场工序质量控制方法1、强化三级巡查制度 实践证明质量自检工作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自检可以有效地避免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变被动为主动。
因此,在日常质量管理中,车间管理人员要督促生产机车人员加强产品质量自检工作,要增加自检频次与力度,以降低不合格品流转下道工序的风险;专检即专职检验员对某批产品抽查检验;巡检是对自检、专检情况的监督检验。在“三检”中坚持“四问”,即发现问题没有?分析原因没有?制定整改措施没有?跟踪落实没有?以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再检方式互相监督、互相把关,强化现场工序质量否决权,把造成产品质量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特殊时段管控 生产中,要特别加强易产生质量隐患问题的工作环节控制,坚持重点指标重点监控,重点时段重点巡视,重点机台重点检查的“三个重点”思想。如首末检、特殊时段(交接班、换品牌、维修、保养、停台和机器大修)检验,原辅料领用环节以及针对辅料的换版、开工前后等重点方面的控制,这些应该是出问题最多的时候,一般来说,控制好这几个时段的品质情况在辅助其他时段必要巡检就可以确保卷烟品质的稳定性。
3、现场做到“四勤” 四勤指“勤观察、勤走动、勤动手、勤总结”,随时掌握设备运转、工艺指标执行、现场工序process 在制品和产品质量以及工作质量的现状,进行质量状况的综合统计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分清责任,提出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勤观察”,就是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如料位上下限情况、烙铁温度、正负压波动范围等;“勤走动”,就是注重对机台各工序 process 流程的巡视。
包装机注意巡查封签、商标纸有无歪斜、错位情况,小包、条包透明纸包装情况等。“勤动手”,对在线的产品要及时进行取样检查测试。
二、提高现场工艺质量管理的对策1、促进员工质量意识 不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努力提升专业技能,促使全员在生产中转变质量观念,增强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车间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职工进行全方位质量意识教育。
如开展产品质量缺陷及质量改善成果展示,收集制丝和卷包生产过程及市场反馈卷烟主要质量缺陷实物样品,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回顾展示历史质量事件和质量隐患等内容,警示生产各环节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为了让大家及时了解工艺质量管理信息、关注产品质量,保定卷烟厂工艺质量部定期发布《工艺质量简报》,通过工艺质量信息、成品抽检情况、展示窗、曝光台等小栏目,传达工艺质量信息,传递工艺质量管理理念,通过现场演示、幻灯片等多种宣传形式,对质量意识、质量缺陷和不合格品控制、自检流程及填写等进行培训,从而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员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对设备的驾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职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要不断通过举办卷接包机组理论知识培训、职工技能竞赛、鼓励职工参加行业技能鉴定等多种手段来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对设备的驾驭能力。车间要着力培养部分高级技能人才,让其术有专攻,具有一技之长。
2、优化设备管理与控制 卷接、包装设备的加热装置较多,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会对产品的内在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设备低速运转或停机时,会使烟支水分散失、烟丝品质发生改变。卷包车间必须加强设备性能、工艺技术指标的研究,建立设备参数管理制度,在设备最佳运行状态下提取各类关键参数,根据机型特点,不同规格产品原、辅料使用性能确定合理的设备参数范围,为生产不同品牌积累基础数据。
设备运行中的声音、温度、动作、气味等发生异常往往是现场操作人员最先感知。为确保设备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我们力求熟悉设备的关键部位、控制重点。
设备的保养过程就是和设备进行“亲密接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发现设备的一些“细”微问题。完善日保、周保、月保,规定保养(点检)的内容、方法、要求和频次。
定期对在线仪器仪表及设备的工艺性能进行点检,保证其准确、稳定、可靠,满足控制和工艺加工的要求。生产现场工序与工艺的质量管理是分两部分进行的,其方法与策略各不相同。
事实上,不仅是烟草生产企业,其他类型企业也是同样,想要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的目标,必须要在来料控制、强化生产现场工序质量、工艺精度等方法做好控制盒强化,。
这是我们的简报中做的安全生产简报,你可以参考参考。
企业管理工作简报
2006年第26期
企管办 2006年12月29日
狠抓下事故仍多发 忽视安全等于效益流失
——认真吸取2006年安全事故教训,向安全管理要效益
年头岁尾,在总结生产经营成绩的同时,我们同样有必要认真回顾一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一些有价值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安全始于防范,责任重于泰山。尽管我们制订和执行了每周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事故上报制度,但事故仍然频频发生。本期简报,梳理一些重大和有影响的事故,目的就是再次提醒我们全体干部员工,将安全生产的这根弦绷得紧些再紧些。忽视和放松安全管理,不仅让汗水和付出换来的效益白白流失,而且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重大突发事故:……
一般重大突发事故:……
严重违规操作事故时有发生:……
以上仅是突出的几类安全事故,其它诸多未作统计的生产事故和人身伤害给公司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幅面影响不言而喻: ……
今年,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小组成员对各企业每周进行安全生产、用电检查,并形成了《安全生产检查报告》反馈各企业整改落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企业抓安全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企业在落实整改时并未彻底执行,连续几次检查,出现同一安全隐患的情况较为普遍,实属不该。
2006年的各类事故教训是惨痛的,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给企业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成为了“06管理效益年”的灰色回忆。这些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除个别人思想麻痹大意,很多情况下是对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知,或知之甚少、野蛮操作的结果。随着生产工艺的逐步配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严格,07年我们要向安全要效益。“有了安全不一定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企业只有人安、物安、事安,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同时,切实保证设备和工艺技术操作的安全,才能实现生产的有序、快速提升,因此学习并严格执行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各生产单位和个人亟待解决,并长期坚持的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务。把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加强设备的点检维护,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预防各类重大事故的有效手段。生产的顺畅、管理的有序无疑是生产企业提升利润的根本保障,各单位务必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抓制度、抓整改、抓落实。
为全面突出向管理要效益,“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企业生产车间、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坚守岗位,切实负起安全责任,认真落实奖惩制度,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到位,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开创2007年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报:董事长 总经理 副总经理
送:各企业(含生产车间) 处室 存档 (网上发布)
企业管理办公室 2006年12月29日印发
企业管理工作简报 2006年第26期 企管办 2006年12月29日 狠抓下事故仍多发 忽视安全等于效益流失 ——认真吸取2006年安全事故教训,向安全管理要效益 年头岁尾,在总结生产经营成绩的同时,我们同样有必要认真回顾一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一些有价值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安全始于防范,责任重于泰山。
尽管我们制订和执行了每周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事故上报制度,但事故仍然频频发生。本期简报,梳理一些重大和有影响的事故,目的就是再次提醒我们全体干部员工,将安全生产的这根弦绷得紧些再紧些。
忽视和放松安全管理,不仅让汗水和付出换来的效益白白流失,而且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重大突发事故:…… 一般重大突发事故:…… 严重违规操作事故时有发生:…… 以上仅是突出的几类安全事故,其它诸多未作统计的生产事故和人身伤害给公司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幅面影响不言而喻: …… 今年,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小组成员对各企业每周进行安全生产、用电检查,并形成了《安全生产检查报告》反馈各企业整改落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企业抓安全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企业在落实整改时并未彻底执行,连续几次检查,出现同一安全隐患的情况较为普遍,实属不该。
2006年的各类事故教训是惨痛的,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给企业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成为了“06管理效益年”的灰色回忆。这些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除个别人思想麻痹大意,很多情况下是对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知,或知之甚少、野蛮操作的结果。
随着生产工艺的逐步配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严格,07年我们要向安全要效益。“有了安全不一定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企业只有人安、物安、事安,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同时,切实保证设备和工艺技术操作的安全,才能实现生产的有序、快速提升,因此学习并严格执行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各生产单位和个人亟待解决,并长期坚持的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务。把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加强设备的点检维护,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预防各类重大事故的有效手段。
生产的顺畅、管理的有序无疑是生产企业提升利润的根本保障,各单位务必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抓制度、抓整改、抓落实。 为全面突出向管理要效益,“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企业生产车间、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坚守岗位,切实负起安全责任,认真落实奖惩制度,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到位,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开创2007年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报:董事长 总经理 副总经理 送:各企业(含生产车间) 处室 存档 (网上发布) 企业管理办公室 2006年12月29日印发。
上一篇:出租门市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