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修改后请提交修改稿,然后再复审”。有很大希望,好好修改就可以接收。
网上看到的一段话:
分享退改的一个经验
今年我遇到一篇文章退改,看上去两个审稿人,一个比较满意,另外一个提了很多不是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说模拟实验最好有真实实验的辅助验证等等.其实如果按照他的话说,不但目前设备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而且那个杂志对版面也有限制,我当时都已经超了.于是,对两个审稿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回复,修改之处做了详细说明,不修改之处详细讲明了原因,并在回复中额外引用了很多文章对我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支持. 最后编辑看完,还是决定录用了,尽管我的审稿意见后面那个审稿人给的是中等评价吧.
所以我觉得,在退改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改,不能改的充分说明理由,让编辑觉得你在这些审稿人提出的问题上是有道理的,即使文章再审也会站得住脚,他们最后就会帮助你达到录用的目标.话说回来,他们找的审稿人有些往往并不是你的文章的方向,提出的问题可能根本是因为他的不了解,而不是你做的不好.
等待责编处理:等待责任编辑处理。
等待责编处理,意思就是撰写的这篇文章在专家初步审核下质量过关了,接下来转交到那些专门刊登论文期刊的编辑手里,可能录用,可能退改,也可能是退稿。
若责任编辑决定录用该文章会主动联系作者,商量排版和版面费等相关问题,要发出详细的用稿单才表示真正采用,否则只是意味通过审核,如果一定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后仍未刊发,就表示不予采用了。
扩展资料:
责任编辑工作流程:图书的责任编辑由出版社指定,一般由初审者担任。初审(图书的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稿件交来后,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一般为责任编辑)。
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主要负责从专业的角度对稿件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进行审查, 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要写出初审报告,并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