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黄大桥是黄冈市目前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业务涉及北京、省、市几十家部门和单位,共完成108道基本建设报批程序,先后有十几家施工单位、服务单位、十几家材料供应单位、十几家科研试验单位、几千名建设者参与大桥工程建设。全体建设者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克难攻坚、廉政建桥,落实项目“四制”配套(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抓好“四大工程”建设(阳光工程、人才工程、示范工程、贴心工程),建立三大科技支撑体系,推行“双合同制”管理,实行工程变更集体审核,计量支付集体审签制度,探索了一套鄂黄大桥管理的新经验,创造了长江桥梁建设的新速度,创造了安全生产的新纪录,弘扬了“科技创新、争创一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鄂黄大桥精神,树立了“创新、质量、管理、廉政”的鄂黄大桥形象,被国家交通部专家组赞誉为全国管理最为规范的桥梁工程之一,被誉为“鄂黄大桥管理模式”。在国家交通部三年公路建设质量年检活动中,鄂黄长江大桥施工单位荣获优秀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荣获优秀监理企业,鄂黄大桥开发公司荣获全国十佳优秀项目法人,并被评为全省“九五”交通重点建设先进集体和全省交通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鄂黄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坐落在革命老区黄冈,是勤劳的黄冈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造而成的。
一个深秋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瓦蓝瓦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云朵一会儿变成羊,一会儿变成了小猫,有趣极了。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舒服极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鄂黄长江大桥。我们带着一个望远镜,一些吃的和喝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坐在车上,远远望去,鄂黄长江大桥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格外壮丽。鄂黄长江大桥全长3245米,其中主桥长1290米,是座双索斜拉桥。
我们踏上主桥,桥面很宽,两边是人行道,中间是车道,可以并排行四辆车。大桥两边的双塔就像两个巨人,橘红色的斜拉索网就像巨人刚劲有力的手臂,把大桥紧紧地搂在怀里。
主塔非常高,上面有***总理的亲笔题词“鄂黄长江大桥”,这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十分引人注目。桥边有水泥栏杆,一排排崭新的路灯像一位位战士笔直地站在大桥的两边,日日夜夜守卫着大桥。
站在栏杆边,抬头远望,西山一片绿海,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一些亭台楼阁。波涛滚滚的长江水从大桥下流过,溅起一朵朵浪花。
一艘艘轮船从桥下穿过,烟囱里冒出一缕缕青烟。一些水鸟在江面上嬉戏,它们一会儿贴着水面疾飞,一会儿在空中盘旋,一会儿在船头唱着动听的歌。
参观完鄂黄长江大桥,我非常激动,大桥好壮观啊!建设大桥的人们,他们多么聪明,多么了不起啊!当太阳收起最后一抹晚霞时,大桥上的灯亮了,顿时大桥上灯火通明,绚丽多彩。
我回头遥望,在夜色中大桥显得更加壮丽美观了。
[鄂黄长江大桥]鄂 黄 长 江 大 桥 我的家乡在文化古城-黄州,这里有远近闻名、风景如画的东坡赤壁,有古老的青云塔…… 但我最喜欢的,是新建的鄂黄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
作文网 鄂黄长江大桥是一座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南北两头的主塔高172。3米,就像力大无比的盘古,左右两侧伸出几十双神奇的手臂,紧紧地抓住厚重的桥身。
它全长3245米,远看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黄州与鄂州之间。 作文网 走上大桥,在H型主塔的栋梁上,雕刻着前**总理***的题字:鄂黄长江大桥,小学生作文《鄂黄长江大桥》。
桥面有双向四车道和可容四人并行的人行道,桥面两侧有不锈钢管做成的栏杆,十分简洁明快。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整整齐齐地立着两排路灯,每个灯柱上挂着一个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广告牌。
站在桥上,只见长江水滚滚东流,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往往。你看,江两岸绿树成荫,城镇繁华,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夜幕降临了。
桥两边的路灯齐放了,加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整个大桥就像闪光的长河在缓缓流动,真是雄伟壮观。 我爱鄂黄长江大桥,它促进了鄂东经济发展,是我们家乡走向繁荣富强的好桥梁! 〔鄂黄长江大桥〕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
在我家阳台上,我经常看见雄伟的鄂黄大桥。“到鄂黄大桥去玩”这个愿望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只是没法实现它。 10月1日上午,我爸提出到鄂黄大桥去玩,我正求之不得,连忙答应了。于是,我和我爸坐车到鄂黄大桥中央。 在途中,我看见鄂黄大桥从小到大,两根立柱格外高大挺拔,鄂黄大桥像一条长长的巨龙卧在水面。 在桥中央,立柱非常高大,应该有几十米,上面刻着“鄂黄长江大桥”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格外耀眼。行人、车辆来来往往。 走完鄂黄大桥,我回头观望,大桥依然雄伟壮观,这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晚上,我才知道鄂黄大桥原来是亚洲第二大桥,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呼唤:“鄂黄大桥真雄伟啊!”
湖北鄂黄长江大桥是北京至广州106国道跨越长江,连接鄂城、黄冈两座中等城市的特大桥梁,是湖北省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鄂黄长江大桥对完善国家路网布局、提高106国道的通行能力,提升城市功能,促进湖北省特别是鄂东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各级领导、专家、各有关部门重视支持鄂黄长江大桥建设,***同志视察黄冈时题词“发扬老区传统、振兴黄冈经济”,***同志题写“鄂黄长江大桥”桥名,***同志为大桥题词“建设鄂黄大桥,促进黄冈经济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宋健、张思卿亲临大桥工地视察。 一、鄂黄大桥工程设计情况 鄂黄大桥全长3245米,其中主桥长1290米,为五跨连续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高172.3米。
桥面宽24.5米(不含布索区宽度),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
设有先进的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供电照明工程、收费、通信、监控三大系统及景观工程。概算总投资9.108亿元,建设工期四年。
二、鄂黄大桥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1、1995年11月29日,**批准同意修建鄂黄大桥,12月7日,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2、1998年11月,经**批准,国家计委批复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1999年4月14日,国家交通部批复大桥初步设计文件。 4、1999年10月10日,国家计委批复大桥开工报告。
5、1999年10月15日大桥正式动工建设。 6、至2000年12月28日,完成全桥58个墩台施工,两个主索塔完成封顶。
7、至2001年12月26日,完成1380米引桥30米T梁,300米副主桥50mT梁的预制安装,完成990米主桥主梁浇筑,安装斜拉索236根,实现全桥优质安全合龙。 8、至2002年9月26日,完成桥面系工程、交通工程、引道工程、景观工程建设,完成桥梁荷载试验和交工验收,大桥胜利建成通车。
三、鄂黄大桥工程建设管理主要特点 1、大桥施工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跨径大,主跨跨径480米,目前居同类桥梁亚洲第二、世界第三;二是索塔基桩大,直径3.0米;三是地质结构复杂,南岸断层、裂隙、溶洞发育,岩面高差大,达4-5米,北岸覆盖层厚,30-46米不等;四是水文条件较差,水流速大,南岸深泓区洪水期流速3.0米/秒以上,最大施工水深33米;五是主梁双悬臂浇筑施工风险大。
2、大桥内在质量优。鄂黄大桥确定了“确保部优、争创国优工程”的建设目标,按照“靠科学决策、按规范办事、凭数据说话”的工作方针,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一是组织19家国家级、省级科研单位,完成科研试验项目25项,科研试验的范围和深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确保了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的高质量;二是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评审、论证、招标评标86次,在全国优选了业绩突出、综合实力强、信誉好的设计、监理、监控、施工和材料供应单位,为创国优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强规范管理,健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电视监管、设计咨询、施工监控的质量监管网络,建立“奖优罚劣、优质优奖、优监优奖”的激励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了工程质量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总体控制。 2001年8月,国家交通部公路建设市场秩序检查组给予鄂黄大桥“主桥砼表面光洁美观,内在均匀实心密实,管理工作科学有效”的高度评价,2002年8月中旬,大桥顺利通过静载、动载试验,2002年9月17日,通过省交通厅的交工验收,评定工程质量得分为96.9分,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优良率均为100%,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等级。
3、大桥外观形象美。鄂黄大桥是一座雄伟亮丽的景观工程,是湖北省第一座将景观设计融入全桥总体设计的大桥。
大桥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梁体线形流畅,主塔、墩身、梁体外表自然光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桥中压电能传输系统、景观照明设备全国一流;鄂黄大桥是长江上已建34座大桥中第一座使用花岗石镶面砖铺设人行道、第四座安装不锈钢人行护栏的大桥;是湖北省第一座建有桥梁展示馆的大桥,桥梁展示馆内设世界名桥、湖北桥梁、黄冈桥梁、鄂黄大桥四个展示厅,提升了大桥文化。 4、大桥科技含量高,全桥开发科技创新成果23项,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36项,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两个QC小组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第一次使用“三向定位船施工工艺”,搭设了长江桥梁施工中最大的钢平台;第一次使用大型钢套箱和有底钢吊箱散拼与钻孔桩同步作业工艺,平均每五天施沉一节钢围堰,有效缩短了工期;第一次在公路桥梁施工中,使用最新的DJ50-160型步履式单导梁架桥机,架设50米T梁;第一次使用“8米前支点牵索式全液压工具式挂篮”工艺,进行主梁悬浇施工。
鄂黄大桥是全省第一座,全国第二座使用国家专利产品斜拉索减振装置的桥梁;是全省第二座使用塑料波纹管和真空压浆技术的桥梁。 5、大桥建设速度快。
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顽强拼搏、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加快了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