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3)航海的事业发生在1405—1433年之间,一般说他总共有七次率领中国的船队航行于东南亚、印度、西亚之间,最远到达非洲的东岸。
他每次航海的船队规模都很大,例如第一次和第四次航海都有三百多艘船和两万七千多人参与,而纪录上最大的船只也大到令今天的学者觉得难以置信。④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时代,这样浩大的远程航海活动大概是人类历史纪录上唯一的壮举。
但是谈到人类历史纪录上最重要的事件,Smith只提到Co-1umbus和Gama,他们初次航海的船队分别只有三艘和四艘中小型船只,总共各运载着大约90人和170人左右。⑤郑和的庞大船队和船只, Smith在他的著作里反而都没有提到。
他可能不知道郑和,或者知道,但完全把郑和忽略掉。 Smith关注的是人类的经济发展,郑和的航海活动显然无关这个主题,所以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规模空前庞大,但其航海活动的经济意义却无足轻重;相反地,Colum。,bus与Gama的船队那么渺小,但其航海活动的经济意义却非常重要而深远,这是很耐人寻味的对比。
我们单从上面的讨论,已经足以了解为甚么郑和的航海事件值得被忽略:它没有发现新航路,没有扩大世界的市场,没有促进生产与消费,没有给人类提升物质方面的福祉。就长期的经济发展而言,它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地,它所起到的作用甚至可能是负面的。
这一点可以简单地从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来了解。结果是中国的统制经济(command eeollomy)的强化与市场经济的弱化。
说明这个结果的事实就是朝贡贸易制度的建立和落实。⑥朝贡贸易制度的设计者是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年号洪武,死后被追尊为太祖。
中国皇帝接受外邦国王所带领或派遣的使节团前来朝贡,顺便让他们携带一些土产来交易中国的产品,这种办外交兼做点买卖的活动,本来是明朝以前历代王朝都已行之久远的习惯。明太祖所设计的朝贡贸易制度沿用这个习惯,但它有一个创意:把贸易和朝贡完全绑在一起。
在明朝以前,中国和外国的贸易主要是透过民间的管道来进行,朝贡归朝贡,贸易归贸易,朝贡时兼做点贸易,那是朝廷特给使节团的优惠,不是中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明太祖改变了历来的朝贡与贸易分开的做法,让中外贸易只能由外邦的使节团来中国朝贡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礼部”官员或港口的市舶司官员的监督下,公开进行;或者由朝廷派遣到海外的中国使节团,在外国顺便做点买卖。
这个把中外贸易完全变成政府的垄断事业,把民间贸易的管道完全封闭的朝贡贸易制度,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为了实现这个制度,明太祖颁行严格的“海禁令”,禁止中国人民私自渡航到海外,也禁止外国朝贡使节团以外的任何船只到中国来,有时候甚至禁止人民在沿海的捕渔活动。
明太祖的海洋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朝贡贸易和海禁。颁行海禁令有国防安全的考虑,但它也是维护政府垄断的朝贡贸易的必要措施。
朝贡典礼旨在体现中国作为世界的中心,四方各国从属于中国的理想,而中国皇帝藉此典礼成为天下的共主,即所谓的“君临万邦”。为了招徕外国的朝贡团,明太祖就把贸易当作诱饵,除了贸易本身应有的利润,他还为了优惠外国使节团,规定官方与他们贸易时要“厚往薄来”⑦,也就是给的多拿的少。
但是明太祖并没有成功地建立朝贡贸易制度。在洪武朝的后期(尤其1394年以后)海外各国前来朝贡的活动大部分已经停摆,主要原因是他不是一个真正慷慨大方的布施者⑧。
可以说,他设计了朝贡贸易的制度,但是没有具体实现它。具体实现要等到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成祖的永乐朝的时代⑨。
郑和的航海活动就是永乐皇帝为实现朝贡贸易而推动的最昂贵投资。为了建立朝贡贸易制度,从洪武到永乐朝,中国不断地派遣使节团到海外,有时候用威迫,但主要是透过利诱,招来海外各国的国王亲自或遣使到中国来向皇帝朝贡,利诱的主要方式就是朝贡时可以在中国进行贸易。
[ 转自铁血社区 / ]由于明代的朝贡贸易完全由官方来监督执行,它是一种政府统制的经济活动,不是私人的自发性的市场经济活动。统制经济只能适用于短暂的紧急状态,例如天灾或战争时期。
在正常的状态下,相较于市场经济,统制经济在资源运作上是非常没有效率,违反经济理性的作法。明朝从一开国起就对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流实施统制式的朝贡贸易,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实现这种贸易,并且固定下来以期行之久远。
这种贸易对于中国和海外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负面的,对中国的负面作用尤其严重。 统制经济无法有效地运作经济资源,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它缺乏价格的机制,以及它缺乏正面的经济诱因。
如果统制经济底下也有价格,该价格绝不是反映市场供需的信号,而只是反映政府的扭曲。扭曲来自政府的补贴,或政府的压抑;前者的价格会偏高,后者则偏低。
朝贡贸易的“厚往薄来”原则,实际上是人为地压低中国产品的价格和提高外国产品的价格,让中外贸易的不等价交易创造异常的利润给外国的使节团,作为他们前来朝贡的诱饵。在朝贡贸易制度下,外国使节团携带前来与中国交。
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倒是强化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基础。
而且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
郑和下西洋所进行的对外贸易,并不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交易。按照明政府的旨意,贸易坚持的是“厚往薄来”的原则,即高价收购外来番货,而低价出售中国的货物,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与富有,从而加深了中国人的自我虚骄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
这种贸易产生的后果只能是给国内经济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
主要是花费问题,因为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达伽马他们不一样,不是为了抢钱去的,是为了散钱去的,主要是为了炫耀国力,让其他国家纷纷朝圣,实现中国皇帝万国来朝的理想。所以郑和下西洋也之有朱棣和朱棣后面几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都很强的那个时代能够做到。总的来说还是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极影响。首先平定了东南亚的一些叛乱,重新确定了马六甲航道的稳定,使得中国海上的航运贸易非常顺畅。而且建立了国际地位,亚洲各国纷纷朝圣,有的国王甚至一住就是大半年。航行最远到达非洲,历史意义重大。而且是对中国的造船技术一次最大的检验,这个时候也是中国造船技术的最高峰。
但是如此大的花费也使得这种远洋难以持续,在7次远航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远航了,而且远航带来的好处大多是政治上的,经济上大多是散财,小国朝圣,一般给的东西都远远不如明朝赐予的多。随着明朝国力下降,就无法支撑这种远航了,明朝官员很多人反对,并且形成了海运伤财但无用的印象,之后海上贸易急转直下,明朝后期直接采取了封闭的海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