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
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
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反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
“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
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同工。
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
因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
“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这一韵承接上一韵中的“坠”字展开,赋予柳絮以人的性情。
“抛家傍路”说杨花的飘忽无着,仔细思量,那柳絮坠离枝头,“抛家”而去,不是很无情吗?可是柳絮“傍路”飘零,却又依依难舍,恋“家”之情跃然纸上。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有思”言其不忍离别的愁思和痛苦。
其实,这是诗人的想象,“思量”是“惜”的进一步的深入,使杨花飘忽不定的形态具有了人的情感。“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这一韵承接上一韵的“有思”,采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细腻独到的笔致,尽写柳絮飘忽迷离的神态,让人柔肠百转,思绪万千,叹为观止。从上阕“无情有思”开始,诗人便展开想象的羽翼,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思亲少妇,将“有思”具体化、形象化,活脱脱地展示出她的完整形象。
这里,“有思”成为思亲少妇的“愁思”。因“愁思”而“萦损柔肠”,因“愁”而“柔”,因“柔”而“损”;“愁思”煎熬则“困”,“困”则“娇眼 ”“欲开还闭”。
思亲少妇的情态被诗人描写、刻画地极其细腻,从而把柳絮随风而坠、时起时落、飘忽迷离、勾魂摄魄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真乃神来之笔。“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少妇“有思”,“有思”的情态也描摹出来。那么少妇为何而思?上阕的最后一韵作了回答:她在思念远方的夫婿。
这一韵化用了“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的诗意。
“梦随风万里”既写少妇之梦,又关合柳絮飘忽迷离,轻盈若梦。愁中入梦,梦里与远在万里的君郎相逢,却被莺儿的啼声惊醒,怎不让人愁更愁,简直让人恼恨了! 纵观上阕是以人状物,虽然是在咏柳絮,却叫人难分诗人是在写柳絮还是写思妇。
柳絮与思妇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不禁令我想起了庄子做过的一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 词的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在上阕“惜”和“愁”的情绪基础上,诗人下阙的头一韵直抒胸腻,“愁”化作“恨”,倾注惜春之情,也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写柳絮“也无人教坠”的际遇。
这一韵应和上阕首韵“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表面上看,因为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 ”,应该“恨”的是西园遍地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尘”,春去无奈,最可怜惜。
然而,细细斟酌,“落红难缀”更反衬出柳絮的“无人惜”的遭际,诗人用这种手法进一步写出了对柳絮独“惜”的情愫。“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拂晓的一场春雨过后,那随风飘舞、“抛家傍路”却“无人惜”的柳絮上哪儿去了呢,为何无踪无影,荡然无存了?“一池萍碎”即是回答。看到满池细碎的浮萍,诗人蓦然清醒——原来那沸沸扬扬,满天的飞絮都化作了水上的浮萍。
这里,“遗踪何在”是问题,“一池萍碎 ”是结果,而“晓来雨过”是柳絮化为浮萍的客观条件。柳絮化为了浮萍,用现在的科学观点来看,是不可能的。
但诗人“惜”柳絮又不忍看到它凭空消逝的伤感却得到慰藉。何况柳絮坠落,化为浮萍也是当时的“公认”。
“遗踪何在”一句写得极好,把诗人对春雨过后,柳絮消失后的心理情态尽写出来,又起到了“承上启下 ”的作用,实属难得。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这一韵从柳絮的“遗踪”荡然无存生发,以简洁洗练的句子写出了春光易逝的伤感。虽然花落无情,好景不长,然而春去有“归”:一部分归为尘土,一部分归为流水。
即使如此,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柳絮不复存在,大好的春光也随着柳絮。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参考
本词开篇点题,并交代时间、地点。
“燕忙莺懒芳残”,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 点出晚春时节;“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这首词开门见山,入手擒题,不失为一种 平地架梯、以安步登云的方法。
但词紧接着便生发开去,引读者渐入佳境。 这首词于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将柳絮翻飞的景象加以渲 染。
称赞柳花的洁白、洒脱和不事争竞,实乃自喻。此处造成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到此,词人神思驰骋,笔降腾跃。
柳花竟被虚拟成一群天 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随飞丝游走,像荡秋千似的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 春日渐长,而庭 院的门又为何成天关闭呢?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们一样,当然想探个究竟。
这样,就将柳花拟人 化了。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柳花挨着珠帘铺慢慢飘散,缓缓地想进入闺房里去, 却屡屡被风吹走。词人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 生”之态,形神倶似;并且为下阕引出“兰帐玉人”埋下伏笔。
下阕改从“玉人”方面写:“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到这里,“玉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成陪衬。但通篇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描写柳花的形 象,下阕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进而刻画柳花的形象罢了。
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在少妇的春 衣上。 少妇的绣花床也很快被落絮堆满,它们如香球般飞滚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
这段 描写,真可谓情景交融,它不仅把柳花写得栩栩如生,而且也传达出思妇恍惚迷离的内心。柳花化 为妇人眼中的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复无常。
词人咏物能营造这等境界,确 非易事!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词进而拓展,引出蜂和鱼的形象。
既着意写出柳花飘空坠水 时为蜂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内心的孤苦落寞。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章台走马”,指游治之事。
此处既 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在“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悲痛。
这首词为作者三卷《樵歌》之一,作于金兵南下,词人初离洛阳时。境界深远,词句间有报国不得之悲慨,不以闲适为之调,是《樵歌》中独树一帜的作品。
上片写船上所见,进而抒发身世感慨。放船千里,凌波踏浪,并不是为了登山临水,放浪形骸。“放船”本身,意味着词人心向往之的闲适生活的被迫结束,心情之沉重不难想见,因而即便是妩媚的江南青山也难以使他心驰神往,而只是稍稍流眄顾盼而已。“云屯”三句进一步写天上与江中的情景。“水府”,古代星名,主水之官。所谓“云屯水府”,是说云层聚集水府星附近,是天将下雨的征兆。再看滔滔江水,如随水神奔走,与众水一起东注入海。天空高远,却云垂垂而欲雨;江面空阔,而波翻浪涌,逝者如斯。
词人的心旌不禁为之曳,不觉生出了一种郁闷之情与茫然之感,上片抒写的重点也就随着转到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念上。现实的动乱打破了词人的好梦,回首往事,自不免有南柯梦短的伤感。但他主要的感受却于叹惋时光的流逝,有烈士暮年之悲。“壮心偏感,年华将暮”的感情深处,暗藏着故国难返的深沉悲怆。
过片以“回首”领起,这已不再是站个人立场上回望逝去的岁月,而是站民族立场的高处北望硝烟弥漫的中原,正面发出了对于救国英雄的呼唤。“问人间、英雄何处”的疑问中,既有着对于英雄的渴求,也有着对于造成英雄失志时代的诘问,意味十分深远。以下引用三国故事,说诸葛亮奇谋报国,仍不免赍志以没,隐喻自己虽有长才也难有机会施展。
又说到东吴败亡的历史教训:吴主孙晧凭借长江天险,且有“铁锁横江”,但还是未能挡住西晋王濬冲浪而来的战舰,落了个可悲下场。这里可以隐约看出词人对南宋小朝廷的担忧。写诸葛亮,写孙晧,是以历史为镜子,从对面映照现实,这就使词人的忧愤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结尾写自己“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正是融合了家国不幸之后悲痛难已的表现。“愁敲桂棹”三句,是说敲击船桨打拍子,唱着悲凄的《梁父吟》,泪水滂沱。这几句以“但”字拍转,以“愁”、“悲”等字点染,以“泪流如雨”的画面作结,极见词人悲愤之深广与无力回天的无奈。
这首词既体现了词人创作风格中的豪放刚健,又见出词人创作功力之深厚。全词以纪行为线索,从江上风光写到远行的感怀,由个人悲欢写到国家命运,篇末以“愁敲桂棹”回映篇首的“放船千里”。中间部分,抒情、议论并用,抒情率直,议论纵横,视野又极开阔,“千里”、“九江”尽收笔底,往古来今俱望中,感情极痛快却极沉着,不避用典而仍明白如话。
赏析:“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开篇即显非凡。
这一句既是咏物,又是言情。杨花虽然名为花,与百花一样开于春季,又随春去,但又没有花的形态和芳香,很难让人把它当成一种花来看待。
所以苏轼说它是花又不是花,这样的着笔点不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杨花的特性,还饱含着词人对杨花的判断,因而具有了一定的人情味。后一句“也无人惜从教坠”的人情味就更浓厚了。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说:“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坠”是杨花飘落之形态,但与百花凋谢不同,任杨花怎样飘落都无人怜惜,这正是它的“非花”所致。
然而仔细品味,我们可以淡淡地感受到词人言语间对杨花的缕缕情意。“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一句承接上句的杨花坠落,将杨花飘落说成是离开家园。
将离枝说成是“抛家”,已让杨花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无情有思”也就顺理成章。杨花的离去是为无情,而它的“傍路”又写出了它的依依不舍之状。
正如杜甫《白丝行》所言:“落絮游丝亦有情。” 接着,苏轼又运用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将飘零的杨花比成一位风姿卓越、受尽离愁的思妇。
她柔肠寸断,因春困未去,她的眼睛欲开还闭,因朦胧而更带情。她在梦中随风而去,寻找自己的情郎,在快要寻到之时,忽然又被窗外的春莺唤醒。
在这里,苏轼为杨花找到了灵魂,化作一位为情所扰的美妇人,她做着恼人的春梦,一路寻夫。此处借用唐人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花人合一,将杨花的离愁与忧怨表现得极为传神。“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词人不是遗憾杨花飞尽,只可惜西园中红花已谢,再难连缀。苏轼笔锋一转,将伤杨花转为了伤春。
从另一个层面而言,“不恨”是为“有恨”,词人伤感春逝,而杨花凋落正意味着春色已逝。词人看似无情,实则关心着杨花的命运。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杨花飞尽,词人似乎再无可写,但苏轼更进一步,写杨花的最终命运:一场晨雨,花踪何处?却是粉身碎骨,一池浮萍。
词人追根究底,可见其对杨花之痴情。而当词人看到那满池的浮萍,其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就更为深刻了。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竟然想到要三分春色,并把逝去的春天两分归于尘土,一分归于流水。
这样的想象何其妙哉!苏轼对这样的写法也颇为自得,在《临江仙》中就有“三分春色一分愁”,《雨中花》中也有“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这样的句子。在此词中,对于杨花而言,确实是两分尘土,一分流水,此处与前面杨花“傍路”、“一池”相呼应,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写到此处,词人故技重施,又将杨花比人。从这个比喻的相似度上来看,杨花与眼泪又十分形象。
杨花坠落,飞散天涯,而思妇的眼泪也如飘零的杨花一样纷纷而下。此情此景,实在令人动容。
难怪张炎在《词源》中评价此词“后段愈出愈奇。” 苏轼的这首《水龙吟》正如开篇那句“似花还似非花”,无惜中有人惜,无情中有情,无思中有思,不恨中又有恨。
这样,整首词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使得虚实相间,句句相承,实在妙趣横生。而此期间缠绵在整首词中的幽怨与春恨更得以晕染,随着那空灵飞动的杨花落在读者的心间。
扩展资料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代: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
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
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仔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
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这首词作于词人由吴越飘零至江西的途中,表达了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位爱国文人志士 对国家今昔变幻的悲愤之情。
上阕主要感叹今非昔比。词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千里波涛,云水茫茫,词人放舟于 江面上。
但美丽的江南山水只赢得词人“略为留顾”,这暗示了曾迷恋山水的词人此时已无心陶醉 于这烟云环绕的吴越山水。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在颠沛流离的避难途中,翻滚的江水 激起了这位“北客”内心的无限波澜。当年曾“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自诩为“清都山水 郎”(《鹧鸪天》)的他,今已作客他乡,“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面对青山绿水,词人想到往昔繁华的 洛阳,回忆起曾游乐于山水间的“伊、嵩旧隐,巢、由故友”。 伊、嵩,洛阳附近的伊水和嵩山;巢、由, 本指隐士巢父和许由,此处借指词人居洛阳时的故友。
他们是有时代特征的历史人物,代表着他们 自身,同时又无疑是词人过去记忆的象征。“旧隐”“故友”,定是让词人感慨万分。
当年一起“射麋 上苑,走马长楸”,“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雨中花》)的故人而今何在?靖康之变前那 疏狂自放于山水间的生活已成为永远的过去,且一去不复返。 词人不禁长叹“南柯梦、遽如许”。
时 光流逝给人带来的苍老与无奈已是人生中很痛苦的事情了,何况生逢乱世,国将亡的悲痛,这岂止 是韶华已逝、壮志不再的悲哀! 下阕词锋顺势而转,由自己的人生慨叹转向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北望中原,生灵涂炭,词人深 切渴望能有志士出来平定中原,收复故国。
但词人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将来。“奇谋报 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当年诸葛亮指挥三军,而今却是“白羽”蒙尘,有志有识之士无处施展才 能,只能在时间的长流中消磨它。此时路过晋灭吴之地,词人不禁想到当年吴主恃长江天险,铁索 横江,最后还是败北,落得“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结局。
时 南宋偏安一隅,高宗惟求退避,奉行投降路线,国家堪忧。词人不禁怒打船桨,吟诵着当年诸葛亮的 《梁父吟》而“泪流如雨”,无限的悲愤一付泪水之中。
这种苦痛是深沉的,悲愤是沉痛而绵长的,是 处于那个时代但凡有正义感的爱国志士无法逃脱的。 全词直抒胸臆,词情激越,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合为一体。
整首词是南渡时期词人个人情感的 表现,展现了一个不同于“神仙风致”的志士形象。同时,词作折射出的是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历史命 运,尤其是心怀理想志向而命途多舛的南安志士的前途,可谓南渡时期一代士人的缩影。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名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一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主题词或关键词: 宋词 栏目关键词: 宋词三百首 体裁: 词 年代: 南宋 内容介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⑤,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⑦。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⑧?。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为: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为: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
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
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
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
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 1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
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
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 (1)看、拍、会、登 (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
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5、全体女生朗读 师:女生读的如此有气势,男同学想不想和她们比比?那就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片。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师: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师: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张翰 —— 乐于归隐 _____(正)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______(反)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 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
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海天阔处》等,是一百零二字的长调。
这个词牌一说 出自李白诗句中的“笛奏龙吟水”,又说来自李贺“雌龙怨吟寒水光”之句。此调气势雄浑,尤适 合抒写激愤之思,以豪放著称的辛稼轩就对此调甚为青睐,所作之篇颇多,均苍美幽婉,沉郁顿 挫,一气呵成。
如“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之类的句子,读来便似天 穹风云奔走,海底潜流内转,而闲龙自在吟水,时光细如剥丝。 严绳孙(1623—1702年),江苏人,字荪友,自号勾吴严四,又号藕荡老人、藕荡渔人,清初 “江南三布衣”之一。
康熙十二年,荪友与年仅十九岁的纳兰容若相识,并结为知己。荪友是明 朝遗少,虽有骋力仕途的才智文采,却一直未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
直到康熙十八年,刑部主事 俞陈琛向朝廷推荐他参加博学鸿儒科,如此他才不得不前往殿试。据资料记载,御试之日发题 赋、序、诗各一首,而他只写了一首《省耕诗》敷衍了事,却依然入选,被授翰林院检讨。
后又升 为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 人生南北真如梦,但卧金山高处。
金山,江苏镇江西北之金山,在这里代指荪友的家乡。荪 友此次一别,南北迢迢山水隔,再相见不知又是何时。
他不由深叹,人生真是恍若清梦,醒时方 觉身已异处。白波东逝,鸟啼花落,任他日暮。
白波,此处应是喻指时光,可见李群玉的《题金山 寺石堂》:“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这一句,是容若想象荪友南归之后的情致—— 时间可以慢慢流逝,任它日暮,看云走山闲,随风而卧,听凭鸟啼花落。
严荪友志愿不在官宦之途,但他编修期间,“纂修明史,平定三逆方略,昼夜不辍”,并“奉命 典试山西,誓得真士”,可谓尽职尽责。 然虽如此,还是在康熙二十二年,与朱彝尊一道遭人弹 劾。
目睹官场上的倾轧排挤,他提出请假回乡,离开是非之地。离京时他写《春日荣恩予假南 归》感怀:“不是恩深便拂衣,涓埃生死报应稀。
吴牛避热先愁喘,宋鹋冲风且退飞。十载青云 双凤阙,三春红雨一渔矶。
去来我亦无心者,何必从人定是非。”由此可见,荪友辞归故里之心念 非常明显。
容若懂得荪友的心。所以他说,别酒盈觞,一声将息,送君归去。
他明白此刻情意给予的慎 重与静默。敬君一觞酒,百般不舍却只化作一句好自将养的贴心嘱咐,陪伴你万里归程。
此后, 便对着残月半帆风,浩渺烟波里,再回首说相思,可否? 可忆柴门深闭。 玉绳低、翦灯夜语。
容若在词的下阕开始忆往事。玉绳低,谓夜已深。
玉 绳,北斗七星之斗杓,在北斗第五星玉衡之北,即天乙、太乙二星。《太平御览》卷五引《春秋 纬?元命苞》云:“玉衡北两星为玉绳另可见李商隐的《寄令狐学士》:“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 应讶玉绳低”,苏轼的《洞仙歌》:“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容若曾留荪友 住在自家府邸二年,情谊犹深。荪友曾作《移寓成容若进士斋中作》,诗云:“两年风雨客金台, 宛转浮生浊酒杯。
画角晓听浑已惯,玉河秋别却重来。朱门月色寻常好,青镜霜华日夜催。
但 得新知倾盖意,不妨双屐卧苍苔。”那样静好的时光,一如苍苔之上的双屐,给人以触目可及的温 和。
他们“既而论文之暇,闲与天下事,无所隐讳”。多少翦灯夜话犹在耳,而此后柴门寂寂只 能忆。
于是他说:“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容若的生命里,似乎注定离别要比相遇多。而 且,每一场离别都足够让他伤筋动骨。
荪友文中有记:“岁四月,余以归入辞容若时,坐无余人,相 与叙生平之聚散,究人事之终始,语有所及,怆然伤怀。 ”如若当初没有与你相遇,今日就不会这样 痛苦。
友情里的情意牵扯从来就不逊色于爱情。容若对友情,可谓达到了血脉相亲的程度。
这一 句,是悲叹,是嗔怨,亦是欲盖弥彰,一如他那句“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的感喟Q 愁对西轩,荔墙叶暗,黄昏风雨。 西轩,即西苑。
据可考史料,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 严荪友曾作二十首《西苑侍直杂诗》,而随后纳兰亦有二十首《西苑杂咏和荪友韵》以唱和,两人 性情相投灵魂相通可见一斑。愈是珍贵的,便愈是难忘的,就连回忆的过程,都是忧愁的。
容 若,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的内心深处,积满了哀感纤敏,此为生性,没有人能够改变。 所以,因了荪友之别,西苑的薛荔(木莲)墙将叶暗萧冷,独对光阴中的黄昏落日、风霜雨雪。
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金戈铁马,此处指兵事、战争。
是年“三藩”刚刚平定, 但清廷收复台湾、雅克萨,平定噶尔丹等战事仍在进行中。国逢战乱,最受苦的莫过于平民百 姓。
容若用结句将国事与友情融为一体,词境由幽怨拓开,蓦地开阔起来。他们曾经常咏叹朝 代兴衰,这一句,恰与荪友所写的那句“闲语天下事 ”两两对望。
而如今,他又要与谁坦荡相对, 一起剪烛夜论战事,共话民生呢?如此一想,更添凄凉。 人生总是在不断相遇,不断离别,如此反复交替纠缠,构筑各式喜乐悲欢。
康熙二十。
下一篇:简短童话故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