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轻食餐品
从24小时智能健身房、精准营养配比的轻食店,到三甲医院减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减重门诊,随着“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的持续推进,连云港市海州区正以科学减重为支点,推动健康产业升级与全民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在这股健康浪潮中,“瘦身经济”应运而生,成为当地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新亮点。
在海州区一家健身房的动感单车教室,音乐声与呐喊声交织,30多名学员跟着教练的节奏奋力蹬车,汗水浸透了衣服。“国家都在喊我们减肥了,必须响应!”来健身的市民朱磊笑着说,“我新办了年卡,现在已经减重5公斤了。”
市民在健身房健身
为了满足暴增的健身需求,海州区逐渐涌现出新业态。24小时智能健身房凭借“刷脸进入、器械共享、低成本更便捷”的特点受到上班族青睐。市民王兵是坚蛋24小时健身房的常客,“每天只需要花几元钱便可以‘玩转’多种智能健身器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优质、共享的室内健身服务。”伴随运动健身的普及,“吃动平衡”理念深入人心,精准计算卡路里的轻食餐饮迅速崛起,成为“瘦身经济”的另一重要支柱。
“这是我们的经典款卤牛肉能量碗,搭配零脂油醋汁低卡热量控制在400大卡以内,很受上班族欢迎。”在海州区716创意园的“猴子的轻食”店内,老板侯女士正忙着打包订单,不到中午12点,店内堂食座位已近满座,外卖订单提示音更是此起彼伏。
侯女士说,自海州区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以来,店内客流量同比增长了30%,“以前顾客多是为了‘减肥’点单,现在更多人会主动询问蛋白质、膳食纤维的配比,关注‘科学营养’。我们也专门聘请了营养师,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定制餐食,比如针对健身人群的高蛋白套餐、适合中老年的控糖餐,销量都很不错。”在这家店内,消费者按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蔬菜等顺序选择一份符合自己口味的轻食餐品,价格在32元左右。
拔罐治疗
从街头巷尾的轻食店到专业医疗机构的减重门诊,海州区的“瘦身经济”正从单一的“减重”向“科学体重管理”升级。不止是连云港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开设的减重中心,海州区多个基层医疗机构也加入了体重管理的“阵营”。在锦屏镇卫生院,减重门诊吸引了不少居民来问诊。这些门诊绝非简单“开减肥药”,而是整合内分泌、营养、运动、中医、心理、康复等专科资源,提供涵盖医学评估、营养指导、个性化运动处方、行为干预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方式。卫生院的工作人员笑着说,“体重管理成了社区的‘新风尚’邻里间的话题也从‘吃什么’变成了‘怎么练’。”
海州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体重管理年”行动的推进,全区健康产业相关市场主体越来越多,涵盖营养咨询、运动指导、医疗减重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带动相关消费的增长。“‘瘦身经济’的火热,本质上是居民健康意识升级的体现。”下一步,该区将继续完善“预防—干预—治疗”全链条体重管理服务体系,让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推动健康产业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新增长极。
通讯员 李丹 袁烽瑜 武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盛媛媛
上一篇:一乌军据点被俄方控制!白宫:普京承诺与泽连斯基会面!俄外长回应
下一篇:基康技术A股股东户数减少19户降幅0.44%,流通A股户均持股3.14万股增幅20.15%,户均持股市值53.79万元增幅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