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圃的建立 育苗首先要建立苗圃。
有了好的苗圃,才有可能培育出健壮的苗木,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一)苗圃地的选择 1.土壤苗圃地土层应当深厚,一般以沙质壤土较好。
粘重土壤易板结,春季地温回升迟缓,不利出苗,影响幼苗根系生长发育。土质瘠薄,肥力低,保水能力差的沙地和重茬地也不宜做苗圃。
盐碱地育苗易使幼苗发生盐碱危害,导致幼苗死亡。重粘土.沙土.盐碱土都必须进行改良,分别掺沙、掺土、修台田,并大量施用有机肥料方能使用。
2.地势应选择背风向阳、日照好、稍有坡度的开阔地。平地地下水位宜在1-1.5以下,其心土有良好的透水性,并且年水升降变化不大。
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块,要做好排水工作。高山、风口、低洼地以及坡度大的地方,都不宜作苗圃。
3.水源苗圃地要特别注意选择有水利条件的地方。种子萌发和插条生根、发芽,均需保持土壤湿润。
幼苗生长期根系较浅,耐旱力弱,要及时灌水,促使幼苗健壮生长。 (二)整地施肥 1.深耕施肥果树苗圃地一般深翻20-40厘米,过浅不利蓄水保墒和根系生长。
河北省气候比较干旱,以秋耕较好,春耕地时,要耙耢镇压,以利保墒。 为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使苗木生长,确保苗木质量,应结合有翻,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5,000-10,000公斤,草木灰50公斤做底肥。
2.精细耕地播种圃在地表10厘米以内不能有较大的土块。种子越小,要求整地越细,以满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时对土壤的要求。
整地要做到上塇下实。上塇有利于幼苗出土,还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实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上塇下实的配合,才能给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培垄作畦山定子、海棠、杜梨等小粒种子,通常用平畦育苗。畦宽1-1.2米,畦长5-10米,埂宽30-40厘米,做畦时要留出步道和灌水沟。
地势低洼,土质粘重,但灌水条件好的地方,亦可采用高畦育苗,以利排水和提高地温。同时,高畦不易板结,便于幼苗出土和起苗。
大粒怕涝种子,还可以做高垄育苗。高畦的畦面高出步道15-20厘米为宜;高垄一下底宽60-70厘米,垄面宽30-40厘米,垄高15-20厘米为宜。
二.实生苗的培育 凡由种子播种培育出来的苗木称为实生苗。果树育苗,除核桃、板栗常用实生苗直接培育果苗外,一般多培育砧木实生苗,然后嫁接。
由于实生苗种子来源多,方法简便易行,便于大量繁殖,因此生产上普遍采用砧木实生苗来发展果苗。 (一)砧木种子的采集与贮藏 培育丰产优质的果树,必须有健壮的苗木,要有健壮的苗木,必须有优良的砧木,各类砧木的特性不同,适应性也不一样。
选用的砧木椋应该是这样: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如比较抗旱、抗寒、耐涝、耐盐碱等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易于大量繁殖,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栽培品种嫁接亲合力好,成活率高;嫁接树生长良好,结果、丰产,因此,要根据本地自然条件,选用当地最佳砧木种类,搞好砧木区域化。 1.种子的采集种子的好坏,是培育优良、健壮苗木的重要环节。
不良的种子生活力弱,发芽率低,幼苗也容易造成枯萎现象。若种子良莠不齐,则难以掌握播种量,出土后缺苗断垄,给育苗工作带来困难。
因此,要采集良种,培育壮苗,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选择优良母树种子的遗传性状与母树的优劣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采种时,应选择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生长健壮、无病虫为害的母树。 (2)采集时间有些果树种子,其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在时期上几乎是一致的。
生产上所说的成熟是指形态成熟。一般果实从绿色变成其固有的色泽;果肉变软;种子含水量减少,充实饱满,种皮色泽加深即表示达到成熟期,也就是已经到了采收期。
有些果树种子形态成熟之后,隔一定时期才能达到生理成熟,还有的树种,种子形态成熟的时候,胚还没有成熟,需在采收后再经过一段后熟期,种子才有发芽能力。过早采收,种子未成熟,种胚发育不全,贮藏养分不足,生活力弱,发芽率低。
环境条件对果树种子成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是气温越高,成熟越。同一纬度条件下,种子成熟期也有差异,一般平原、山区晚;阳坡早、阴坡晚。
通常从果实外形、果皮色泽可看出其种子发育的情况,一般果实肥大,果型端正,果色正常,种子也饱满。 (3)采集方法砧木果实要在无风的晴天采收;母树高大,上树采收,要注意安全。
果肉有利用价值的,要尽量减少果实碰伤,以增加经济收益。低矮的母树,可用梯子或高凳站在上面采收。
果树砧木果实的果肉,一般不能自然裂开,需要人工剥除后才能取出种子。剥除果肉多用堆积软化法,即果实采收后,放入缸内或堆积起来,使果肉软化。
堆积期间要经常翻动,切忌发酵过度,温度过高,影响种子发芽率。果肉软化后取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铺在背阴通风处晾干,不要在阳光下曝晒。
板栗、樱桃等种子,一般在干燥后发芽力。
一.苗圃的建立 育苗首先要建立苗圃。
有了好的苗圃,才有可能培育出健壮的苗木,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一)苗圃地的选择 1.土壤苗圃地土层应当深厚,一般以沙质壤土较好。
粘重土壤易板结,春季地温回升迟缓,不利出苗,影响幼苗根系生长发育。土质瘠薄,肥力低,保水能力差的沙地和重茬地也不宜做苗圃。
盐碱地育苗易使幼苗发生盐碱危害,导致幼苗死亡。重粘土.沙土.盐碱土都必须进行改良,分别掺沙、掺土、修台田,并大量施用有机肥料方能使用。
2.地势应选择背风向阳、日照好、稍有坡度的开阔地。平地地下水位宜在1-1.5以下,其心土有良好的透水性,并且年水升降变化不大。
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块,要做好排水工作。高山、风口、低洼地以及坡度大的地方,都不宜作苗圃。
3.水源苗圃地要特别注意选择有水利条件的地方。种子萌发和插条生根、发芽,均需保持土壤湿润。
幼苗生长期根系较浅,耐旱力弱,要及时灌水,促使幼苗健壮生长。 (二)整地施肥 1.深耕施肥果树苗圃地一般深翻20-40厘米,过浅不利蓄水保墒和根系生长。
河北省气候比较干旱,以秋耕较好,春耕地时,要耙耢镇压,以利保墒。 为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使苗木生长,确保苗木质量,应结合有翻,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5,000-10,000公斤,草木灰50公斤做底肥。
2.精细耕地播种圃在地表10厘米以内不能有较大的土块。种子越小,要求整地越细,以满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时对土壤的要求。
整地要做到上塇下实。上塇有利于幼苗出土,还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实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上塇下实的配合,才能给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培垄作畦山定子、海棠、杜梨等小粒种子,通常用平畦育苗。畦宽1-1.2米,畦长5-10米,埂宽30-40厘米,做畦时要留出步道和灌水沟。
地势低洼,土质粘重,但灌水条件好的地方,亦可采用高畦育苗,以利排水和提高地温。同时,高畦不易板结,便于幼苗出土和起苗。
大粒怕涝种子,还可以做高垄育苗。高畦的畦面高出步道15-20厘米为宜;高垄一下底宽60-70厘米,垄面宽30-40厘米,垄高15-20厘米为宜。
二.实生苗的培育 凡由种子播种培育出来的苗木称为实生苗。果树育苗,除核桃、板栗常用实生苗直接培育果苗外,一般多培育砧木实生苗,然后嫁接。
由于实生苗种子来源多,方法简便易行,便于大量繁殖,因此生产上普遍采用砧木实生苗来发展果苗。 (一)砧木种子的采集与贮藏 培育丰产优质的果树,必须有健壮的苗木,要有健壮的苗木,必须有优良的砧木,各类砧木的特性不同,适应性也不一样。
选用的砧木椋应该是这样: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如比较抗旱、抗寒、耐涝、耐盐碱等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易于大量繁殖,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栽培品种嫁接亲合力好,成活率高;嫁接树生长良好,结果、丰产,因此,要根据本地自然条件,选用当地最佳砧木种类,搞好砧木区域化。 1.种子的采集种子的好坏,是培育优良、健壮苗木的重要环节。
不良的种子生活力弱,发芽率低,幼苗也容易造成枯萎现象。若种子良莠不齐,则难以掌握播种量,出土后缺苗断垄,给育苗工作带来困难。
因此,要采集良种,培育壮苗,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选择优良母树种子的遗传性状与母树的优劣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采种时,应选择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生长健壮、无病虫为害的母树。 (2)采集时间有些果树种子,其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在时期上几乎是一致的。
生产上所说的成熟是指形态成熟。一般果实从绿色变成其固有的色泽;果肉变软;种子含水量减少,充实饱满,种皮色泽加深即表示达到成熟期,也就是已经到了采收期。
有些果树种子形态成熟之后,隔一定时期才能达到生理成熟,还有的树种,种子形态成熟的时候,胚还没有成熟,需在采收后再经过一段后熟期,种子才有发芽能力。过早采收,种子未成熟,种胚发育不全,贮藏养分不足,生活力弱,发芽率低。
环境条件对果树种子成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是气温越高,成熟越。同一纬度条件下,种子成熟期也有差异,一般平原、山区晚;阳坡早、阴坡晚。
通常从果实外形、果皮色泽可看出其种子发育的情况,一般果实肥大,果型端正,果色正常,种子也饱满。 (3)采集方法砧木果实要在无风的晴天采收;母树高大,上树采收,要注意安全。
果肉有利用价值的,要尽量减少果实碰伤,以增加经济收益。低矮的母树,可用梯子或高凳站在上面采收。
果树砧木果实的果肉,一般不能自然裂开,需要人工剥除后才能取出种子。剥除果肉多用堆积软化法,即果实采收后,放入缸内或堆积起来,使果肉软化。
堆积期间要经常翻动,切忌发酵过度,温度过高,影响种子发芽率。果肉软化后取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铺在背阴通风处晾干,不要在阳光下曝晒。
板栗、樱桃等种子,一般在干燥后发芽力。
用于下情上报、上情下达、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一种公文形式。
如各机关、单位编发的“情况反映”“互通情报”“工作情况”“情 况交流”等。在机关内部,简报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
简报按内容 可分为:工作简报、会议简报。按发出期限可分为:定期简报、不定 期简报。
按分发对象可分为:普发性简报、专发性简报。简报的要 素一般包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反映,思想认识及其变化情况,新 发生的值得注意的事件,带倾向性的问题,即好的苗头或坏的苗 头,对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做法、经验,典型调查的材料和结论 摘要,表扬和批评等。
简报的格式一般包括报头、正文、报尾三部 分。报头包括简报名称、期数、编印单位、印发日期、密级、编号等, 正文包括标题和基本内容,报尾包括发送单位、印发份数等。
强化牵线搭桥,搭建工作平台。合理调整包片领导及驻村干部,由包片领导带领驻村组长与驻村干部与各村干部、群众会面,宣传相关政策,增进干群关系,促进工作开展。同时,各村把在发展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向驻村干部介绍,驻村干部及时到实地调查核实,再结合帮扶实际,征求村委及群众意见,形成帮扶计划。
强化联系沟通,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党委、政府与驻村干部定期联系制度,驻村组长每月月底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工作。驻村干部定时报送信息简报,每月报送一次工作小结,确保驻村工作不走过场,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监督检查,严明工作纪律。由纪委牵头,抽调人员组成督察工作组,采取电话抽查、实地查看等形式,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详细了解驻村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及作用发挥情况,并做好相关情况记录,以此作为驻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强化信息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干部职工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宣传做好驻村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专人作为驻村工作联络员,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工作动态,收集整理驻村工作相关材料,加强对干部驻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对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大力宣传,为不断深化干部驻村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要搞好农村党的建设,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光有坚强的领导班子还不够,还必须有一支能够很好领会和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的决策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管好这支队伍:一是严把干部“入口关”,对党员和干部提出严格的要求。没有致富本领,本身不是科技示范户、不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不能当干部;干部必须做到“两个率先”和“三个一点”,即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率先不做,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
以乡(镇)村党校为阵地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对党员和干部进行争先创优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进行法律、政策教育和各种实用技术的培训。这种学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收到潜移默化和“吹糠见米”之效。
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让党员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比如:“双学双带双培养”,即抓乡村两级党员干部赏学习理论、学习致富技能,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把优秀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使党员干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领头雁。
组织党员和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改革开放意识和发展经济的经验,开拓视野,寻找自身的差距,努力迎头赶上。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以达到有效地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素质,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