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之间的,提升经济社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admin
2022-07-17 18:35:34
0

  7月11日,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出炉。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192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1万 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2万亿元。

  在7月1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从上半年数据看,当前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总量稳定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

  资金“供血”

  回归服务实体的本源

  相较于信贷规模数据,社会融资总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资料图,新华社发

  阮健弘表示,从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看,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329亿元。

  二是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为1.9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913亿元;股票融资为502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73亿元。

  三是金融体系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大幅增加。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4.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为3.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3万亿元。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回顾近十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高。

  2021年年底,衡量货币供应的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238.29万亿元,而反映货币总需求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14.13万亿元。

  十年来,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5%和14.9%;

  十年来,债市规模增长444.3%,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

  2012年至2021年,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过12.2万亿元。

  金融回归本源,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保持高位,2021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占同期社融的63.6%。

  谈及下半年我国新增信贷和社融规模将有哪些变化,阮健弘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预计信贷投放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技术赋能

  金融数字化按下快进键

  在我国近十年的经济生活演变中,金融服务从来没有缺席。大到宏观杠杆,小到居民的支付习惯,金融正在沿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迭代,金融一词,也正在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不断缩近与人们的距离。

  6月1日,顾客在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的渣打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摄

  2020年,我们常说危中有机,金融机构在疫情的影响下进入又一轮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期,银行线下网点缩减已经不是新闻,取而代之的是向手机银行的更新迭代。

  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总额达2572.82万亿元;行业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为90.29%。而2013年银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则是63.23%。

  各大银行也都将月活量作为重要的绩效考核指标。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APP月活量(MAU)均超5000万,其中,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的月活量在当年6月份突破1亿大关。

  资金投入是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硬核”标志之一。2021年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分别为2078亿元和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7%。

  银行年报数据更为直观:2021年,6家国有大行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合计1074.93亿元,同比增长10.77%。其中,工行金融科技投入排名第一,为259.8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76%。

  如今,当互联网金融最终回归本源,我们也恍然发现,金融服务早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让人们逐渐突破只能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通过固定代理人才能办业务的限制,无论是购买理财还是公共缴费,戳开APP都可以帮你实现。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金融机构的数字化仍在提速,而他们如何为数字经济平添活力从而助力高质量发展,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展望未来

  数字人民币迈向星辰大海

  除了向线上转移的各大业务线之外,支付是金融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在国内,“扫一扫”从名不见经传变为稀松平常,也不过就花了几年时间。电脑屏幕上,地铁海报上,饭店餐桌上,菜摊里的商品标签上,都有二维码。

  时间来到2019年,一种新的支付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数字人民币。

  2021年6月16日,在北京欢乐谷举行的数字人民币体验活动上,银行工作人员引导游客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具有高安全性、双离线支付、可控匿名等优势。

  两年多以来,数字人民币在大范围的使用场景中迅猛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拓展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广度。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地区已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大约是2.64亿笔,金额大约是830亿人民币,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达到456.7万个。

  此前央行在2021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中曾披露数据,“半年时间里,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数量增长超过5倍,个人钱包数增长约11倍。”

  央行行长易纲曾在去年11月9日的一次演讲中表示,CBDC(央行数字货币)使得央行可以在数字经济时代继续为公众提供可信、安全的支付手段,在提升支付效率的同时维护支付体系稳定。

  如今数字人民币已然迈入快车道,未来的潜力与市场空间巨大。在7月1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说,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稳妥有序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加强场景建设和应用创新,开展重大问题研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闫雨昕/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