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注重将企业中的人才吸收进党组织,逐渐形成了党员与人才之间“双向培养、共同成长”的良性机制。
首先,把企业优秀人才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生产一线员工中的优秀分子、科技人员中的积极分子、关键岗位上的先进分子和经营管理层中的骨干分子,采用“叠加培训”的模式对他们加强培训,既加强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业务知识培训,也注重党的知识、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政治理论培训,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为他们积极要求进步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基础上,严格把好入口关、考察关和监督关,坚持考学制、公示制、票决制和预审制,确保他们入党动机的纯洁性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性,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
其次,把企业党员培养成科技能手、生产骨干和管理行家。按照因人制宜、分类施教的原则,对党员明确培养目标,优先进行岗位培训,促其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复合型党员;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每月一星”评选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在企业党员队伍中不断掀起岗位“争优”、技术“练兵”热潮,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之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挑选出政治素质优良、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威信较高的党员作为中层干部后备梯队,让他们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促使他们在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的风口浪尖砥砺成才。
第三,把企业党员和人才“双向培养”机制转化为企业党建工作的“推动器”。把人才培养成党员,改善了企业党员队伍结构;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提升了企业党员先锋形象。实施“双向培养”机制,不仅为党员进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提升了企业党员队伍素质,而且还显著增强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
1。
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卷烟上水平”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行业人才发展工作要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目标任务,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行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高度重视行业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工作。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改革方针,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
高度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 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企业家为重点,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高度重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 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加大拔尖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突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高度重视基层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职工在职培训,全面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切实抓好技能岗位设置,落实好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建设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
国家局还将制定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意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2。
全面完成直属单位领导班子考核和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下半年仍要对36个直属单位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考察和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任务重、政策性强,要精心组织实施。
在班子考察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做出客观公正评价。要严肃组织纪律,坚决治理拉票等不正当活动,确保测评推荐结果客观公正,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要加强对考察情况的全面分析,注意保护干事创业干部的积极性,发现埋头苦干、潜心做事的人才,完善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结合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对近期需要补充调整的干部统筹安排考虑。
3。切实加强行业思想政治建设,树立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行业生产经营保持良好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加强行业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国家局党校理论武装主阵地作用,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推进行业改革发展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要求,实现科学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以“两个至上”为主旨、以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中国烟草为目标的行业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讲大局、能吃苦、乐奉献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
当前要在行业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教育活动,行业主要媒体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各项工作落实。要切实加强对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行业各级领导干部主流是好的,为行业发展尽职尽责、不辞辛劳,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此要充分肯定。 对领导干部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绝不能放任自流。
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做到廉洁自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防止个人说了算和决策失误。
深入推进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严格办事程序,规范办事流程,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继续做好巡视工作,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确保国家局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
一、加强组织,认真对待。参加今次培训班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入党对象,松岗党工委还指派各党(总)支部的政工副书记参加会议,加深对党的理论知识和发展党员工作实务的学习。同时,全体非公企业支部选送的18名入党积极分子都参加这次培训,进一步规范非公企业支部党建工作。
二、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实际操作。以往的建党对象培训班都是邀请上级党校的老师上课,为进一步将党建理论知识与本地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党务实操的学习,首次由党工委副书记黄顺和亲自为全体学员上辅导课。培训课从党的发展、成立过程,党组织和党员基本概况,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环节等方面展开,生动、亲切的事例深深吸引着全体学员。另外,为提高入党志原书的填写质量,培训班上还派发了《正确填写入党志愿书的要求》、《入党申请书的规范写法》等资料,还重点解读发展党员的实务工作要点。
三、提高思想觉悟,培训效果良好。通过培训学习,开阔了视野,极大地丰富了理论知识,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入党的意义,有效加强发展党员队伍后备力量,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双培养一输送”的重大意义 “双培养一输送”的推行,初步回答了国有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问题,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力推手,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进一步调动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等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双培养一输送”中的“一培养”是帮助党员在入党之后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企业的业务骨干,并在组织的帮助下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提供了党员保持和发展自身先进性目标和内在动力,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奠定了基础;而“一输送”则为企业党组织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科学的方法,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 “双培养一输送”提高党员素质,同时又把高素质人才吸收入党,再把高素质的党员输送到关键岗位,推动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在时代的前列,从而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落到了实处。
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是“双培养一输送”的基本要求,不论是“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还是“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都需要高度重视学习。 一方面,对业务骨干来说,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从业务骨干到党员的转变。
另一方面,对党员来说,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提升业务工作水平,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真本领,实现从党员到业务骨干的转变。 因此,在国有企业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双培养一输送”这一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培养党员,通过学习造就人才和输送人才,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双培养一输送”将思想素质好、技能水平高的骨干充实到党员队伍中,同时着力提升党员的业务技能素质,为“创先争优”活动奠定了基础;反过来,“创先争优”活动的“五个好”、“五带头”等具体要求,对“双培养一输送”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双培养一输送”的广泛深入开展,夯实了国有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保证了“创先在基层、争优在岗位”目标的实现。
“双培养一输送”是广大党员共同参与的活动,广大党员是活动的主体,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而且通过培养和输送,党员在党组织的精心帮助下,因人而异主动选择成才之路,既让广大党员感受到组织关心和爱护,也有利于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双培养一输送”作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一个重要载体,使广大基层党员和党员骨干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信任,对于调动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双培养一输送”贯彻落实了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了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突出“培养”这一基础,把握“输送”这一关键核心,确立了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通过“双培养一输送”选拔出来的干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能够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达到了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目的。
认为贯彻从公司内部选拔人才的思路,首先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人才储备库,以备不时之需。
在员工入职时就对他进行测评,摸清每个员工的特长和职业倾向。 其次,可以在内部进行岗位轮换。
企业内部每隔半年或一年就要让各层次的干部、职工实行一次内部调动,以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这样可以应对员工跳槽或休假的状况,也有利于内部员工的竞争。
第三,具有丰富的知识、充沛的精力和强烈的进取心,但因工作时间不长而缺少经验的年轻人去承担那些已经具有一定经验,工作上比较稳重成熟的中年人的工作,不但能激发年轻人的上进心,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而且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 最后,让每个员工参与到企业决策过程中。
实行全员决策不仅改变了员工的工作态度,使他们对公司的各项工作更为关心,同时更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费用,从而为从内部选拔优秀人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