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1、加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重点选好配强乡镇、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那些思想素质好、事业心责任感强、带头实干、熟悉农村社情民意、敢抓敢管、清正廉洁的干部,尤其是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注重拓宽选人渠道,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派等方式产生村党组织书记。加强乡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中选拔和培养乡镇领导干部。
2、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适应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按照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在坚持按地域、行政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按照中心村社区设立党组织,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
对符合设置党总支、党支部条件的中心村可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调整组织设置,理顺规范行政村党组织与中心村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协调服务功能,开展星级创评活动,促进乡村党组织和党员晋位升级。
到2016年底前,努力使三星级以上的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分别达到85%以上,三星级以上农村党员达到90%以上。3、加强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纳入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把党员活动室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有固定场所、有配套设施、有专人管理。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整合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等资源,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带领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能力4、加强乡村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把乡镇、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把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土地整治和管理创新等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全省从2013年起,省级重点培育500个示范村,市级培育2000个示范村,县级培育3000个示范村,分3批组织实施,每批周期2-3年),列入中心村建设任务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优先安排。
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乡村干部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明确思路,增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能力和本领。5、加强乡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引导乡村干部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在农村基层干部中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6、健全乡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东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继续推进农村党建“114”工程。全面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要求,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村级组织运转、村干部报酬、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
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锻炼、培养、选拔干部,加大面向优秀村干部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力度,选拔一些长期在村任职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入乡镇党政班子。注重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乡村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7、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认真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力争2016年底前把所有农村党员轮训一遍。
坚持每年春节前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推进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经常性地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农业适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
8、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结合中心村建设,创新党员活动方式,深化“双培双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议事会和承诺制等“六大载体”建设。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和投身美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9、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入口关”,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技之长、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青年农民和优秀农民工作为党员发展工作重点,重视发展女党员。
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和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要达到70%和50%以上。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美好乡村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切实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三力 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
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农村干部选拔管理机制,采取“两推一选”、“两票制”、“公推直选”等办法,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年纪轻、有文化,事业心、责任感强,作风扎实、愿意为群众服务、又有领导能力和致富本领的党员推选到领导岗位上来;把那些政治强、思想好、懂经济、善开拓、有闯劲的优秀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当中,作为后备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对于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班子后继乏人的村,要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积极推行乡镇工作重心下移,从县直单位和乡镇选调干部进村任职,起到“上减冗员,下强基础”的作用。
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放、帮、扶、调”的办法,进行分类指导,对先进支部突出创优争先放手发展,对一般支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帮助提高,对后进支部重点教育管理扶持进步,对素质不高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坚决予以调整。同时要集中搞好后进支部的整顿工作,认真查找涣散支部存在问题的根源和症结,对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予以解决,真正建立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队伍。
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重点解决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的状况。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好流动党员在思想观念、信息传播以及实用技术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能力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党组织必须具有科学发展的能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推进民主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因此,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探索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办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维护一方稳定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和致富本领,探索党组织引导农民群众致富的途径和手段。
各级党组织要在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本领上下功夫,搞好致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科技等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实现培训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调动学校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将农村党员干部首先纳入职业技术教育范围,大面积培养新型党员干部。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培训组织和队伍,健全配套的体制机制,使农村的教育培训实现“职业化”。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农村党组织工作机制 要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党员管理办法。
要妥善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村党支部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要支持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而不能包揽其工作。在重大问题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应互相沟通,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交叉兼职等办法,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时,还应把共青团、妇女组织、民兵组织等建设好,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应有作用,努力把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章立制,按照制度办事,使农村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满意请采纳。
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摆在面前,怎样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因此,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
按照“抓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队伍”的工作要求,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和培养,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同时重点实施好“双培双带”、“全程代理”、“建岗争先”等工程,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发展年轻有文化青年入党,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科技致富本领。一是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把那些年富力强、有一定经济头脑、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充实到党员队伍及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和教育。
加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培训、教育,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班等形式,让党员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市场经营规律、种养科技知识等,增强本领和办事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增产增收,增强村级集体实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新农村建设要突出经济建设,让党员干部先致富起来,带动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支柱产业。
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大办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实力。让村务活动、为民办事,有坚强后盾。
没有经济作保障,村干部说话不响、办事不力、群众不服。四、加强村务规范管理。
一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按照“五个好”标准建设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结合农村基层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制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二是加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严格执行村级事务民主管理“6+4”工作法,规范和落实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推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实行“村财镇管”,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理财,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和强化村级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
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是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基础。
要紧密结合本乡本村的实际,抓紧研究落实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具体任务,使农村党支部建设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升广大农民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和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第二,以加强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党支部要提高领导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能力,这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是党的领导与党的当前任务相适应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农村党支部要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支持村民自治,发展农村民主,这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农村党支部要提高领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这是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
农村党支部要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科学分析各种矛盾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善于协调农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特别是要在执政实践中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应急机制,增强**执政的效率,把农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聚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第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团结统一。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我们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农村党支部要勇于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自觉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党内关系、规范党内生活,在充分发扬民主、实现集体领导、维护党员权利、维护中央权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我们党在组织建设上的强大优势。
第四,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农村干部是党在农村执政权的实际把握者,是党在农村的形象和代表。因此,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拓宽用人渠道,不拘一格地选贤任能。
在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和配备上,一定要选拔那些能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有一定党组织生活经历、有较高组织领导能力、有一定经济头脑的人来担任。在选拔任用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的程序上,既要坚持组织考察、党委讨论,又要充分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实行党员民主选举,同时要坚持选举过程中的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严禁在党支部书记选举中出现各种违反选举规定的不正当行为。
不能采用公开招标、风险抵押的办法竞选党支部书记,也不能用“书记组阁”的办法由党支部书记一个人配备其他成员。第五,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和巩固执政地位,就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在我国,农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党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群众基础能否扩大,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农民群众对党的态度。
由此可见,农村党支部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中的重要性。第六,进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工作环境、对象和组织依托发生了许多深刻变化。农村党支部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
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密切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系,在生产和生活中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做榜样,把最广大的农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要坚持以农村党支部建设带动农村各种组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要把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变成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自觉行动,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因此,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切实解决“ 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行政权力运行实现了由“政社合一”向党组织主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的转变,广大农民获得了经济自主权;农村社会结构从单一利益主体向多元利益主体转变,农民开始分化为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农村经济已经实现了从单一的集体经济向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转变,既有集体经济、个体经营、农村合作制,又有中外合资、合作的经济实体;从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农村经济已经完成了从一元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农业的生产方式来看,农业生产逐步由传统农业向信息农业、现代农业转变;从农业的经营方式来看,广大农村逐步实现了由以种植为主的“小农业”向种植、养殖、打工、经商、创办实业等综合经营的“大农业”转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生产、经营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越来越频繁,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农民包括农民党员越来越多。传统的党组织设置形式、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等很多已不适应这些新变化。
二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现代生产工具的使用、现代化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出现了诸多新情况。三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转变工作方式,学会运用经济、政策、法律手段开展工作,服务农民群众。
党组织自身建设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具体表现有,其一,一些村党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无人管事”、“无章理事”、“无钱办事”的情况严重存在,个别村党组织形同虚设,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其二,在一些农村党员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念宗旨“蜕化”、组织观念“淡化”、致富能力“弱化”等问题。其三,一些农村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缺乏行之有效的党员教育管理办法。
新形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根本任务,也是推进农村科学发展的要义。二是要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创建稳定的农村新秩序,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长期坚持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三是要建设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做传承先进文化的“领头羊”。四是要推动民主管理。
新农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要以科学的民主管理作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切实推进农村基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 为了适应新形势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转变发展观念。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置于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地位,立足于促进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依靠农民群众促发展,发展成果由农民群众分享。
第二,创新管理。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完成新使命和新任务必须创新管理制度。
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创新党组织的管理制度,创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管理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管理的需要。第三,拓展发展思路。
农村基层党组织视野要更加开阔,既要从维护大局服务大局的高度,从国际国内的宏观层面出发来谋划新农村建设,又要善于从大局中、从宏观中寻找自己的发展位置、发展机遇,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寻求更有力的支持。第四,提升服务水平。
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强化自身的服务功能,事事尊重农民的意愿,处处维护农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广大**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第五,提高管理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既要具有宏观驾驭能力,又要具有微观操作能力。
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自如对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协调好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有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第六,改进工作作风。
农民最讲实际,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使各项决策符合群众的意愿,才能取信于民,在农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因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树立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促进农。
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前沿和关口,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既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呢?我通过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一、选好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的政治核心,而村党支部书记又是村级领导班子的带头人,也是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因此,选好党支部书记对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
在村党支部书记人选上,要注重其政治素质,坚持把政治坚定、办事公道、清正廉洁、乐于奉献、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岗位上来,切实做到举贤任能,宁缺勿滥。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其办事能力,把能够驾驭全局、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善于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先进分子纳入选拔的视野。
此外,还要拓宽选用范围,按照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在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思路,采取符合组织程序的形式和途径遴选优秀人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二、建立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的村党支部班子,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在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中,要将那些熟悉农村工作、善谋敢干、群众公认的精兵强将充实到村组“两委”之中,实现班子的优化组合。与此同时,要增强农村党支部成员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以形成基层党组织向心力的思想基础。
全党是一个有机整体,农村基层组织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细胞。所谓组织观念,即农村党支部每一个成员必须遵守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一党的最基本的组织纪律,并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党这个有机体之中。
所谓大局意识,一是要顾全大局,即凡事要以党和国家的利益、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二是要服从大局,即在政治上始终同县委乃至**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贯彻执行**和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班子成员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还应体现在对支部形成的决议要坚决执行,抛弃一切小团体思想和个人私心杂念,做到在会上形成一个拳头,在会下发出一个声音,要坚决杜绝班子成员会上“一团和气”,会下 “各奔东西”、相互“拆台”的不良现象。从而形成党组织内部的强大合力,真正把支部班子建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三、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并身体力行地加以实践,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能否有一个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并身体力行地加以实践,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因此农村基层组织成员不仅要具备领导政治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要有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善于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制定正确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身体力行,带头实践,真正做到办实事,务实功,求实效。
比如要从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入手,带领群众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再比如要善于结合本村实际,发挥区位、交通、自然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特色就是实际,特色就是实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农业产业化为主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形式,带领群众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其次,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多渠道挖掘农民致富潜力,并用发展城镇的思路发展农村,用减少农民的办法富裕农民。一要在从事零售、饮食、运输等第三产业上做文章,引导群众既做农民,又当商人,走“农加商”的路子,做“两栖型”农民。
二要走科技致富的路子,利用农村土地优势,以科技为先导,靠科技来挣钱,引导群众做“技术型”农民。三要拓宽服务渠道,引导群众通过出租农具、农机;开展有偿耕地、收割等服务增加收入,做“服务型”农民。
四要走“从农村到城市”的路子,鼓励更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外出务工中增加收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带领和引导农民按照发展思路组织生产;善于运用说服、引导和服务农民的方法,推动农村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牢牢扎稳根基,并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四、创新组织制度建设,是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新时期,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探索一条使农村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的新路子,有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农村各项工作。
一要大力推进“四议两公开”制度,为村级决策搭好台。村级决策要做到透明、科学、民主,必须有健全的决策制度和规范的决策程序。
要按照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逐步完。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
只有不断发现并解决基层党组织中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在新时期,作为战斗在农村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认为应该把握好几个方面:第一,强化基层党组织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基层党组织工作是人民群众检验党的形象和执政能力的“窗口”,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因此,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敢于摒弃落后的旧思路和老办法,用改革的精神研究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
要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农村外出党员管理;要注重发展新党员,挑好接班人,解决农村留守党员减少且趋于老龄化问题;在外出党员较多的山区农村,要探索临近村与村之间合并建立党组织,解决基层组织管理瘫痪现象。要通过建立定期的学习和交流制度,提高每一个基层党员的素质,加强新老党员学习和交流机会,理顺新老党员之间思想、工作方式等不协调现象,消除隔阂,加强沟通和协调。
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龙头”和“领头雁”。 第二,加强基层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发挥好党员的引导作用。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
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他们自觉成为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传播者、执行者和维护者,正确引导农民理解、掌握和执行党的政策。 二是发挥好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党员干部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敢为人先,积极主动响应上级的号召,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并通过开展传授先进经验、帮助弱势群众、带动全面发展等党员服务群众活动,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发展。 三是发挥好党员在民主管理中的推进作用。
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政治目标,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体现先进性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畅通群众对党员认识了解的渠道,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推进民主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看不到党员”、“不了解党员”及“不信任党员”的问题。
四是发挥农村党员在公益事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加强公益事业建设、维护村容村貌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要求,顺应这一新要求,我们在为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时,适当分配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任务,通过党员们的模范表现,引导农民积极自主开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浓厚氛围。
五是发挥好农村党员在构建和谐农村中的润滑剂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针对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做好各种矛盾纠纷的化解和跳出,确保农民安居乐业。
第三、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处理好三委的关系。
目前,我县村一级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监督委员会共同管理的格局,正确处理三委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做到既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又要合理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党的正确领导,保障村民自治和监委会有效监督,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发展。 2. 处理好发展与维稳的关系。
基层党组织工作既不能落后于农村形势发展的要求,又不能不切实际超越于形势发展的要求;既不能盲目进行或朝令夕改,又不能一成不变或一劳永逸。简单的说是不能一哄而起,盲目攀比,草率从事,脱离当地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随意领导和组织农民开展工作;也不能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求稳怕乱,延误发展的好时机。
3. 处理好创新与守法的关系,强化法制观念。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既要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新农村建设,又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事,必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慎重选择切实可行方案,绝对要避免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新的违法违规现象。
乡镇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胜利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关键是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从大坡镇的情况来看,全镇农村党员中年龄60岁及以上的占21.2%,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62.4%。
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队伍中思想发生了变化,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
这些都成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 (二)党员教育治理方式滞后,效果不理想。
一是开展活动少,活动方式单调。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开展党建活动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开展党建活动的次数普遍较少。
平常组织活动时除了开会就是学习,活动缺乏生动性、趣味性,造成一些党员对参加组织活动比较反感,对过组织生活毫无爱好,更谈不上取得多少实效。二是相当一部分总支部的下设党支部由于无阵地、无经费,无热心党建工作的负责人,开展党建活动不积极、不主动,党组织对党员凝聚力和吸引力下降。
(三) 村级班子关系不够协调。个别村级班子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出现“两委”争权、独权、揽权、越权、搁权等现象,“两委”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削弱了整体战斗力。
个别村级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难落实,村内一些重大事项都由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班子成员互相猜疑、不团结,难以形成合力。 (四)机制体制尚未完善。
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新农村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突破,村级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有了较大改观,村级工作制度和村民议事规程也相继得到制订和完善,但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个科学的机制,一个顶用的管理办法,没有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和施行,没有得到较好的监督执行,使得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有了折扣,也滋生了一些干部腐败的现象和个人乱作为的行为,引发了一些人民群众内部矛盾,挫伤了一些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二、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治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在新形势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党员的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要坚持分类施教,针对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职业、职务、年龄、经济和生活状况,不断探索党员的教育治理方式,制定合适的教育规划。
一是要对农村党员高看一眼。农村党员是我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众多,承担的任务艰巨,他们在农村中的具有威信,同时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其他党员无法替代的。
我们要尊重农村党员的党性、奉献精神和工作热情,并在此基础进行农村党员的教育。二是要结合农村党员的优势开展教育。
要找到并利用农村党员的优势和特殊性,扬长避短,达到教育的目的。要以农村党员的特点和优点为教育的起点和突破口,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出发,理解农村党员的经验和方法,制度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
三是为农村党员量身订做制定合适的教育规划。党员教育是为党员服务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平等的态度下,从农村党员的实际出发,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党员的教育规划势在必行。
实事求是地了解农村党员的具体情况,因农村党员的“材”施合适的“教”。 (二)拓宽发展党员渠道,提高农村党员质量。
制定农村基层发展党员规划,拓宽源头,明确标准,严格审批,保证农村党员的数量与质量,有效地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注重从农村青年“双带”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年青妇女、新进村委会成员等六个群体中发展农村党员,按照群众口碑好和对党的认识好、自身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高和文化技能高的“两好两高两强”标准建立发展对象名册,跟踪培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注重保证党员的质量,在发展党员程序上严格把好“五关”,坚持“五个不准”。实行**员承诺制,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对履行公民义务、带头发家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移风易俗、遵守村规民约等作公开承诺,认真践行。
同时,开展党员联系村务设岗定责活动,把党员可做、会做、需做的事情,如群众纠纷调解、村情民意反馈、帮扶困难户等岗位设置为党员先锋岗,党员 带头 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带头学用农科技术,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带头完成支部布置的任务,让党员在农村工作中“有职有位、有岗有责”,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三)理顺领导管理体制,规范好村级工作运行机制。
正确处理。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摘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三农”工作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当前处于新时期乡村治理体系转变的关键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把握时代特点,紧抓主要矛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让党的旗帜在农村高高飘扬,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指南针和助推器。
关键词: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以打造坚强有力的基层村级党支部为核心,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根基一是抓好基层村级党组织设置,选好用好书记这一关键人物,按照“选好一个人,带好一班人,致富一个村”的要求,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配备好副书记、组织、宣传、纪检等委员,防止因职位空缺导致工作缺失。二是抓好书记和组织委员的培养,组织村书记、组织委员培训、轮训等,提高他们带领班子抓党建的能力,防止出现书记和组织委员不懂党建、不会党建、不抓党建等问题。
三是抓好软弱涣散基层支部的整治,对班子配备不齐,委员职位空缺或不胜任现职的,限期调整、配备到位,必要时派出镇级干部担任村书记职务;对管理混乱、矛盾纠纷集中的村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