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阵地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村级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工作水平的前提,是增强党支部战斗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好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
通过调查统计,一部分村的党员活动室建设相对落后,有的陈旧简陋,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无固定党员活动室,党员活动临时借用学校、民居等。这些情况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支部正常开展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影响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事实证明,建强建优党员活动室对于健全党的活动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提高农村党建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党员活动室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点 一、不断提高对村级阵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建好党员活动室是增强党支部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为广大党员发表对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为党支部知晓党员、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供好的平台,使党支部的战斗力在组织党员、群众进行学习教育,与党员群众开展交流、沟通中得到增强。在良好的环境中,党员都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就会自觉地维护党的形象,对于讨论重大事项、组织换届选举等工作大有裨益。
建好党员活动室是加强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的思维方式、创业形式、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
一些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和党性修养等与飞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缺乏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和本领;一些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不起激烈碰撞,共产主义信仰发生动摇。党员队伍的现状迫切需要建设规范的党员活动室,改进方法手段,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加强党员的教育熏陶和管理监督,充分发挥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主课堂、主阵地作用。
建好党员活动室是提高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关键环节。党员活动室既是党支部形象的综合体现,也体现工作的规范性。
当前,村级党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还须进一步加强,迫切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建设标准予以规范。工作制度上墙后,党支部通过对照检查,可以对工作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
同时,具有浓厚党建氛围的党员活动室,也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党支部的工作与环境相协调,层次和水平随之提高。二、切实加大党员活动室建设投入力度 (一)明确标准,精心组织。
要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重视和加强党员活动室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在村级党支部中按照“有一套硬件设施、有一套电教设备、有一套上墙制度、有一套活动台帐、有一套报刊书籍”的“五有”标准,建设“合格党员活动室”,在此基础上,按照“设施配套好、活动开展好、学习氛围好、管理规范好、党建园地好”的“五好”要求,争创“先进党员活动室”。
要将党员活动室建设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内容,突出重点,严格标准,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建立党委成员联系支部制度,要做到“五个一”,即抓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建一处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购一套党员电教设备、发展一项农牧业主导产业、帮助一户贫困户脱贫,重点解决“有阵地办事”的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任。
(二)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党员活动室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投入问题。
解决投入问题,要认真研究探索建设投入的有效机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发挥各个方面的能动性和优势力,努力形成各方协作、齐抓共管的基层组织建设格局。进一步深化党建联系点制度,夯实领导联乡、部门包村包屯工作任务,强化办实事的工作力度。
一是要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增加经济和消减不良债务,实现了经济正增长,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二是要本着“标准、节俭、实用”的建设原则,采取“四个一点”的资金投入机制,即村上出一点、县里拿一点,乡上补一点、从有关方面争取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为村级党员活动室建设筹集资金。
三是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协调相关部门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解决村级党员活动室建设中的实际困难。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要健全和完善“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党员理论学习和培训,适时组织交流学习;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和考评奖惩制度,永葆党员的先进性。
通过加强党支部的制度建设,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层次,切实把党员教育好、管理好、关心好。(四)“建、管、用”并举,发挥作用。
发挥好党员活动室作用,重点在于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制度,按照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的要求,坚持组织活动经常化;坚持村级党员活动室公房化、标准化、电教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尤其要以增强党支部战斗力为重点,搞好公房化建设;切实抓好村级电教管理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强化电教设备的管理和利用工作,确保技术操作性较强的电化教育工作健康开展。要坚持以建设为动力,以制度为保证,以创新活动载体。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提高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是当前各级党组织应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各级党组织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但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行政干部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时精力投入不够,二是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内容较为抽象,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当前,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效破解工作难题,切实把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严格教育管理,提高思想认识一是要提高党组织成员责任意识。
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教育引导党组织成员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责任观念,绝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是要提高党组织成员大局意识。要教育引导党组织成员自觉把基层党建工作与推动本单位又好又快发展联系在一起,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三是要提高党组织成员创新意识。要教育引导党组织成员始终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牢固树立。
党员活动室“八有”为:
一、有适度的场所面积;
二、有醒目的“党员活动室”标牌;
三、有统一的上墙内容(党旗、伟人像、入党誓词、党员权利和义务、党员形象和岗位设置栏、党费收缴、创先争优承诺事项等);
四、有完整的电教设备;
五、有必需的配套设施(桌椅、报刊栏等);
六、有充足的学习资料;
七、有齐全的档案资料;
八、有专人管理。
扩展资料:
“党员活动室”的设立,将促进支部组织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也为支部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研究、学习培训,开展各项组织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党建阵地,是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热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要从促进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规范党建活动室建设,激发党建工作生机活力,努力提高机关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参考资料:村级活动场所实现“三室八有”-大众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