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admin
2022-12-01 13:01:33
0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前进道路上,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式现代化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中国人民的自信心与获得感与日俱增”

  今夏,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半决赛在苗族村落台盘村开赛。16支球队,4天27场比赛。看台座无虚席,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次上亿。

  在台盘村,每逢苗家农事节日“吃新节”,举行篮球赛都是重头戏。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众开车出村10分钟可以上高速、20多分钟能坐上高铁,5G网络实现覆盖。

  “过去10年,中国城市变得更现代、乡村变得更美丽,中国人民的自信心与获得感与日俱增。”在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看来,这是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也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巴西巴中研究中心主任埃万德罗·卡瓦略说,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条通往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发展道路。”

  安徽财经大学外籍教师查理斯·大卫·斯特朗通过观察发现,中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除了富足的物质生活,这里还有越来越进步的文明风尚。中国人越来越开放地拥抱世界。

  哥斯达黎加经济、工业和商业部前副部长维利亚·戈瓦莱表示,与以往相比,中国民众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善,“行走在中国不同城市的大街小巷,我都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安全感。”

  “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西南大学外籍副教授弗朗西斯·斯东尼尔今年8月参加了扑灭重庆山火的救援行动。他说:“在这场与山火的斗争中,我亲身感受到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义不容辞保家卫国的精神。”外国网友评价:“中国人民在危难中表现出的动员能力、决心和意志力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表示:“面对艰难困苦,中国共产党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斯里兰卡议长阿贝瓦德纳说:“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的信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发展成就。这些成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认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没什么能动摇这个伟大民族的坚定意志。”中央民族大学美籍专家马克·力文坚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勠力同心,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说:“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强大国家。”

  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阿列克桑达尔·帕乌诺夫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积极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中国理念和经验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宝贵财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迎客松、折柳寄情、雪花主题歌……展现圆融和合等中国理念的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让世界领略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和合共生。这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冬奥之约”,搭建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中国主张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

  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哈茂德—哈桑·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必将进一步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繁荣。

  乌兹别克斯坦世界经济和外交大学现代冲突和安全研究室主任乌卢格别克·哈桑诺夫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将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更多机遇和条件,为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强动力。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索科尔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符合世界大势,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丰富了世界现代发展理论内涵和路径。

  中国在93个国家派驻文化和旅游机构,与157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和旅游合作协定;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等,成员单位达539家;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等,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物质文明的积累,也致力于精神文明的升华,并坚持与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共赢,“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深入开展同各国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随笔】“买全球、卖全球”... 转自:光明日报【新闻随笔】   2025年4月18日,为期6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
一座城市的“请战书”① 转自:沈阳晚报  □伏桂明  走进沈阳的1950-1953,情感总是那么饱满,话题总是说不尽。  以...
以主动“赢商” 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近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强攻二季度、...
沈阳全面启动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 转自:沈阳晚报  本报讯(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张一弛)4月18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
什么叫干眼病? 什么叫干眼病?是由于眼镜过度疲劳造成的,干眼病的主要症状是眼睛有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 怎么学会说话与人沟通技巧要想学好说话与沟通技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相应的看些书,然后将书上的这些技能...
“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举...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刘国栋)4月19日,2025世界读书日“沈水之阳 书韵流芳朗诵会”...
谷雨染春深 转自:沈阳晚报  □侯进元  四月中下旬,晨光悄然融入谷雨的柔情,世界仿佛被一场温柔的梦包裹,变得湿...
东北首个冰淇淋博物馆年底“甜蜜... 转自:沈阳日报  4月18日,米开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辽宁七星方圆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米开朗冰...
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傅淞岩)4月15日,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商会成...
植下希望 种下美好 转自:光明日报
2025年东北三省一区跳绳公开...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瑶瑶)4月19日,“体彩杯”2025年东北三省一...
以“轻量化骨骼”托起C919的... 转自:沈阳日报  在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的壮丽图景中,沈阳昌兴复材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
一季度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需求...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杨舒日前从自然资源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
昆剧《世说新语》重构魏晋风度   本报讯(记者 王润)《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体小说,字里行间生动传神的“...
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编者按  AI第一城、独角兽第一城、“小巨人”第一城……提起首都北京,科创绝对是一个高频热词。2...
【我在现场】西辽河“听水” 转自:光明日报【我在现场】   4月6日傍晚,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门达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叶明——记者...
耐心沟通拆除楼顶私搭鸽棚   有市民近日向12345热线反映,西城区南华里社区楼顶有人搭建鸽棚饲养鸽子,不仅扰民,随着天气变热...
《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金振娅)中国医学科学院20日在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中国2...
扬帆共启新航途   4月,东南亚繁花满树,青翠满目。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后不久,习近平主席2025年首次出访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