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三联三互是部队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开展三联三互,即以组织联建、经验互学,形象联树、结对互帮,发展联动、融合互促,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共建活动。
军地基层党组织互学互帮互促活动,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益探索,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积极创新,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拓展。
一是坚持组织联建、经验互学,夯实一线战斗堡垒。
二是坚持形象联树、结对互帮,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坚持发展联动、融合互促,推动军地各项建设。
党建,即党的建设工作,包括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
三联,即三级联创,指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
把创建基层满意的县直涉农部门和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也纳入“三级联创”活动中,创建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五个好”目标要求:一是领导班子好。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好。
三是工作机制好。四是小康建设业绩好。
五是农民群众反映好。 扩展资料: 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以**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村村联建,以强带弱抱团发展。
对外出务工人口多、党员发展难、村干部选拔难、党组织发挥作用难的村,打破传统以建制村为单位设立党组织的方式,引导相邻强弱村、贫富村、大小村联合组建党组织,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级联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党的建设。
“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其他工程建设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三基本”是指新成立的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建立行政班子的同时建立党组织;在明确行政负责人的同时,明确党组织的负责人;在安排检查行政工作的同时安排检查党建工作,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组织体系、基本制度体系和基本主题实践活动体系等。
扩展资料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创举,是在总结我国环境管理实践经验基础上,被我国法律所确认的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这项制度最早规定于1973年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在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做了进一步规定。此后的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也都重申了“三同时”制度。
198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三同时”制度做了具体规定,1998年对《办法》做了修改并新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它对“三同时”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
百度百科--“三同时”制度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
在开展“三培养”工作过程中,梧州高新区注意总结和创新方法,高新区负责人表示:“针对党组织里只有3个党员的企业,我们优先发展党员,把发展党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避免出现1个党员职工离职或辞职后,党支部不能正常运转,导致党组织覆盖率不强等问题。”
扩展资料
党建队伍是一支推进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达州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建骨干队伍作为实现“双强六好”目标的根本,突出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出台《“两新”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意见》,明确了党组织书记选配的条件、方式和目标。在《意见》中,达州加大了党组织书记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政策激励力度,充分激发了很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成为党组织书记,解决了部分党组织班子不健全、战斗力不强的问题。
二是壮大党建指导员队伍。按照四川省委“一人一企”要求,从组工政工人事干部、“退居二线”党员干部、复转军人等群体中遴选了1300多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入驻“两新”组织。同时,还制定了《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保证了他们的作用发挥,解决了部分党组织党建力量薄弱、党建机制不健全、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
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行了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三向培养”模式,把发展党员重点放在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员工。特别是加大了在高端人才、精英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张健: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
党建“三大工程”建设
——“连心”工程,要注重抓常抓长,实现由“选修”向“必修”转型。重点开展好“四进四联”活动,进一步突出工作实效,强化教育引导,锻炼培养干部,逐步推动“连心”广覆盖、长流水、不断线。
——“强基”工程,要注重整体提升,实现由“抓点”到“抓面”转变。以开展“五星创评”活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领导核心地位,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推动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晋位升级、全面过硬。
——“模范”工程,要注重以评促学,实现由“感动”向“行动”转化。继续抓好模范选树活动,广泛培育、挖掘全省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典型,更好地推出一批“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褒奖关怀机制,激励和带动更多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比学赶超、争创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