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展渠道,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来源多样化
村党组织书记来源渠道狭窄,身份单一,储备不足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和村党组织长远建设。要在做好从村“两委”和后备干部、工作经验丰富村干部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视野,拓展渠道,大胆培养选拔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努力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来源的多样化。一是要注重从大学生“村官”和“村官”大学生以及毕业回乡就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二是要注重从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种养致富能手的政治合格、本领过硬、年富力强、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三是要注重从转业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士、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好、经济实力好、群众口碑好的优秀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四是对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难问题比较突出的村,要注重从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落户村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邻近村的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群众贴心人的优秀党员中选任村党组织书记。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1、加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重点选好配强乡镇、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那些思想素质好、事业心责任感强、带头实干、熟悉农村社情民意、敢抓敢管、清正廉洁的干部,尤其是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注重拓宽选人渠道,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派等方式产生村党组织书记。加强乡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中选拔和培养乡镇领导干部。
2、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适应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按照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在坚持按地域、行政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按照中心村社区设立党组织,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
对符合设置党总支、党支部条件的中心村可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调整组织设置,理顺规范行政村党组织与中心村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协调服务功能,开展星级创评活动,促进乡村党组织和党员晋位升级。
到2016年底前,努力使三星级以上的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分别达到85%以上,三星级以上农村党员达到90%以上。3、加强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纳入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把党员活动室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有固定场所、有配套设施、有专人管理。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整合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等资源,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带领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能力4、加强乡村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把乡镇、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把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土地整治和管理创新等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全省从2013年起,省级重点培育500个示范村,市级培育2000个示范村,县级培育3000个示范村,分3批组织实施,每批周期2-3年),列入中心村建设任务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优先安排。
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乡村干部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明确思路,增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能力和本领。5、加强乡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引导乡村干部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在农村基层干部中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6、健全乡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东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继续推进农村党建“114”工程。全面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要求,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村级组织运转、村干部报酬、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
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锻炼、培养、选拔干部,加大面向优秀村干部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力度,选拔一些长期在村任职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入乡镇党政班子。注重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乡村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7、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认真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力争2016年底前把所有农村党员轮训一遍。
坚持每年春节前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推进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经常性地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农业适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
8、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结合中心村建设,创新党员活动方式,深化“双培双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议事会和承诺制等“六大载体”建设。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和投身美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9、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入口关”,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技之长、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青年农民和优秀农民工作为党员发展工作重点,重视发展女党员。
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和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要达到70%和50%以上。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
1、首先会面试,需要进行自我介绍。
2、第二轮是笔试,会问下面问题:
(1)、为何要报考村居后备干部;
(2)、如果你被录用,你准备怎样开展工作;
(3)、在村镇规划中,某村道路需扩宽,有几户群众担心许诺赔偿不能兑严,有抵触情绪,阻挡施工建设,其中有一户还是你亲戚,作为村干部,你将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4)、你对市委、县委公开选拔大专以上学历优秀青年到村任职的重大意义有何认识? 请谈谈你对市委这次选拔大专以上学历优秀青年到农村任职工作的认识。
3、最后写一篇关于本村的看法的800字文章需要。
4、准备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需要复习:十七大报告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精神(最基本的),党的规章制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嘉善现在关于拆迁的时事政治(比如什么是两分两换),案例分析(主要就是如何处置村委会相关的问题)。
扩展资料:
1、后备干部是指拟提拔到上一级领导班子担任领导职务或拟提拔到上一级(或更高层次)领导岗位的预备人选。
2、后备干部按层次可分为省部级后备干部、地厅级后备干部和县处级后备干部;按岗位培养目标可分为正职后备干部和副职后备干部;按成熟程度可分为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和中长期培养的后备干部。
3、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特殊群体,村干部是游离于国家行政干部体制之外的、不在编、不脱产的边缘化干部。
4、具体来讲,村干部主要是指通过村民自治机制选举产生的、在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及其配套组织担任一定职务、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并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的工作人员。
5、主要包括村党支部(党总支)委员、副书记、书记,村民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主任和村民委员会内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主任是主要村干部。
6、通过村民自治机制选举产生的、在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及其配套组织担任一定职务、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并享受一定政治经济待遇的工作人员。
7、村干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村干部包括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治保主任、民兵连长、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和村会计;狭义的村干部就指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里的主要干部。
8、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和实施者,他们担负着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9、村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10、农村基层组织和村干部是农民诉求的首选通道和依托对象,在农民心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后备干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村干部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和成效子洲县辖14乡镇和4个事处,550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面积20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万亩。总人口31.65万,其中农业人口29.3万,占总人口的92.58%。
全县共有农村党员8075名,548个党支部(其中有2个联合党支部),550个村民委员会。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中省市关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立足于干部教育预防,强化重点制度建设,严肃查违纪案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宣传教育氛围浓厚。结合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内外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党风党纪和岗位廉政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断增强。
十八大以来,全县共组织村干部培训班2期,组织宣讲团下乡宣讲40人次,发放学习读本8000余册,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32场,创作说书、秧歌、小品剧、廉政漫画等廉政文化作品12件。(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制,结合农村实际,全面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便民服务中心、三资管理等重点制度。一是全面推行村民监督委员制度。
全县55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了“三委会”组织议事机制,村民监督委员会在村级事务监督检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积极推行便民服务制度。
全县各乡镇(事处)全部建成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修订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12项制度,建立村级便民服务室45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便民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全面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试点建设。
全县18个乡镇(事处)已确定3--5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在6月底前建成能反映村级资源、资产、资金的村情台账,年底实现550个行政村全覆盖。(三)“三务”公开更加规范。
全面推行了农村集体议事“三重一大”制度,凡是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人事情况、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全部实行三委会集体研究制度,切实规范了权力运行和民主议事程序。不断创新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内容和方式,定期将党员发展、低保五保审报、救灾救济发放、退耕粮补、计划生育、财务收支、债权债务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村务公开栏、全体村民会议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查案件切实加强。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查案件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十八大以来,共受理农村信访举报97件,初核93件,经初核了结23件,立案70件,结案70件,移送司法机关1件。共处分农村党员干部81人(其中开除党籍3人、留党察看1人、党内严重警告37人、党内警告40人)。
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根源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没有形成”。(一)班子凝聚力没有形成。
我县农民外流现象非常严重,全县550个行政村中63个村成了无人居住的“空壳村”,劳动力外流是制约换届工作的客观原因。常年来,一些乡镇(事处)党委在农村发展党员中把关不严,致使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不同程度出现了家族性、宗派性。
这是制约换届工作的主观原因。这些因素严重干扰了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公正性和真实性,选举过程看似程序合理,其实不能代表真正民意。
一些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无法从选举中产生,而选举产生的村支部、村委会负责人代表的是小团体利益,上任后要兑现所谓的“选举承诺”,事优亲厚友,听不得反对声音,致使班子内部矛盾不断,在群众中缺乏公信度和号召力,激化了农村新一轮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二)制度执行力没有形成。
近年来,我县针对村务公开、村干部权力运行等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的薄弱环节推行了一系列制度,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尤其突出表现在项目资金不能专款专用、截留(挪用)集体资金、财务管理混乱等三个方面。
这说明我们在农村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中还存在漏洞,一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随意支配自由裁量权,制度的监督作用和约束力被架空。
(三)查案件震慑力没有形成。在全县查处的案件中,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约占一半以上。
单从数量上可以看出我们在惩治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力度和决心不小,但是还没有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威慑力和影响力。我们在查处一些村干部的违纪案件中,往往会不同程度受到地方党委的保护和人情因素等方面的干扰,导致对农村党员干部违纪问题惩处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反倒助长了党员干部侥幸心理和腐败行为。
(四)监督制约机制没有形成。一些农村干部在。
热心网友 1、明确支委会职责和分工。
2、开展党建工作调研,充分掌握党支部、党员以及活动场所等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健全完善工作制度。 3、与党委联系掌握当前党建工作重点和内容。
一方面做好上级精神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开展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的活动(如硬件建设,党性教育,党内活动,可学习传达当前党内重要精神) 4、做好上级党委安排的常规性和临时性工作。 重点还是要放在完善自身建设和活动开展上,多在网上看看党建活动方面的资料,形式非常丰富,有务实的、有务虚的,两者必须兼备。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1、加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重点选好配强乡镇、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那些思想素质好、事业心责任感强、带头实干、熟悉农村社情民意、敢抓敢管、清正廉洁的干部,尤其是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注重拓宽选人渠道,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派等方式产生村党组织书记。加强乡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中选拔和培养乡镇领导干部。
2、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适应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按照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扩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在坚持按地域、行政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按照中心村社区设立党组织,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
对符合设置党总支、党支部条件的中心村可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调整组织设置,理顺规范行政村党组织与中心村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协调服务功能,开展星级创评活动,促进乡村党组织和党员晋位升级。
到2016年底前,努力使三星级以上的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分别达到85%以上,三星级以上农村党员达到90%以上。3、加强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把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纳入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把党员活动室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有固定场所、有配套设施、有专人管理。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整合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等资源,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带领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能力4、加强乡村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把乡镇、村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每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把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土地整治和管理创新等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全省从2013年起,省级重点培育500个示范村,市级培育2000个示范村,县级培育3000个示范村,分3批组织实施,每批周期2-3年),列入中心村建设任务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优先安排。
采取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乡村干部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明确思路,增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乡村的能力和本领。5、加强乡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引导乡村干部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努力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在农村基层干部中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6、健全乡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东至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继续推进农村党建“114”工程。全面落实村干部“一定三有”要求,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村级组织运转、村干部报酬、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
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锻炼、培养、选拔干部,加大面向优秀村干部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力度,选拔一些长期在村任职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入乡镇党政班子。注重对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乡村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7、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认真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力争2016年底前把所有农村党员轮训一遍。
坚持每年春节前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推进党员教育“上电视、上手机、上互联网”,经常性地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农业适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
8、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结合中心村建设,创新党员活动方式,深化“双培双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双向带动、党员议事会和承诺制等“六大载体”建设。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成就感和投身美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9、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入口关”,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技之长、能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青年农民和优秀农民工作为党员发展工作重点,重视发展女党员。
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和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要达到70%和50%以上。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美好乡村建设。
突出“广度”,坚持多渠道选准苗子。把握五个重点进行选人,即从熟悉村情、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本村党员、村民代表中选拔,从素质好的回村退伍军人中选拔,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从乐于为民服务、愿意回乡创业的外出青年中选拔,从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养殖能手中选拔。
突出“深度”,坚持多形式培育队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并建立现任干部帮教后备干部制度。
突出“幅度”,坚持多途径管好人才。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组织开展摸底排查,从而实现动态跟踪管理。同时,定期对后备干部进行考核评议,形成村级后备干部能上能下的选拔格局。
突出“力度”,坚持多平台用好骨干。有针对性地安排后备干部参加实践锻炼,将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干部调整进村“两委”班子;对没有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后备干部,安排他们担任纠纷调解员、政策宣传员等职务,并让他们列席村“两委”班子会议,帮助他们积累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方法。
(一)素质不高,干不了事。
造成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自身素质不高、无能干事的主要是内在因素。一是年龄偏大。
全镇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工作精力难保证。二是学历偏低。
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文化普遍偏低,年龄都偏大,知识老化。另外,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尽管通过学历教育拿到了文凭,但是学历和文化修养不成正比,整体素质还是不高。
三是能力偏弱。有的自己致富能力差,不能带头致富;有的对带领群众致富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据调查,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都是“经验型”、“资历型”村干部,在处理问题时以“经验”为主,靠“朋友”办事,处理解决农村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自身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缺乏。 (二)机制不全,提不起劲。
阻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机制不全是主要因素。一是竞争机制不完善。
缺乏应有的激励淘汰机制,没有疏通村党支部书记的“能上能下”渠道,一些无所作为的村党支部书记捧着“铁饭碗“,心中怀着“不犯错误不下岗”的想法,致使出现“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二是用人机制不够科学。
村党支部书记吸引力不大,一些素质比较高的农村人才,宁愿去外出打工或搞经营也不愿意从事村里的工作,导致人材瓶颈突出,难找到合适的人选担当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另外,部分大学生“村官”把到村任职当“跳板”,最终目标是靠考公务员或其他途径远走高飞,形成“下得去”但“稳不住”。
三是育人机制不健全。目前尽管绝大多数乡镇都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但如何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养使用,使其真正成为高素质村支书的接班人,尚缺乏有力措施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及实践锻炼,导致青黄不接。
四是考核机制不统一。据调查分析,目前对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的主体主要是乡镇,在考核指标、考核内容上不够全面。
有的注重“只要把工作搞上去就是好村党支部书记”,认为村党支部书记在领导作风、民主意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是小问题,考核中往往出现重“绩”轻“德”或重“德”轻“绩”的现象。 (三)保障不够,不想干事。
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辛苦,没有合理的报酬待遇,“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阻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是经济上没甜头。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党支部书记得不到与自己付出相当的经济报酬,“当支书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月”。另外,各乡镇都是把村干部工资和绩效紧密挂钩,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村,上级党委布置的工作任务完不成,待遇就没了保障。
从调查中得知,村党支部书记实际月均补贴仅为500元左右。按目前的物价水平难于维持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低工资挫减了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
二是政治上没奔头。以前只要干得好,村党支部书记就有机会被组织上提拔使用,或进机关当公务员,或解决集体事业编制,或调任乡镇企业当领导。
但现在由于《公务员法》的实施和事业单位人员的严格控制,村党支部书记可盼的机会和出路已几乎成为泡影。三是生活上没想头。
在离任生活保障方面,部分的村党支部书记离任后达不到任职年限,没有任何生活补贴。 (四)压力不缓,干事不力。
阻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心理压力过大是潜在因素。目前,农村工作在目标上,由原来抓农业生产变为现在促农民增收、保民生、保社会稳定等任务更加繁重,在调查中发现,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普遍感到在心理上承受着不轻的压力,无法集中精力干事。
一是工作压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最终都要靠支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来抓落实。
如村级经济发展、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维稳等社会管理工作,把村党支部书记推到矛盾的最前沿,既要承担相关的领导责任,又要受群众抵制,甚至遭打击报复的可能。二是家庭压力。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制度不全、保障不到位等原因,有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个人家庭事务上,特别是有致富能力和创业型村党支部书记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个人发展上,有的甚至把工作当作一份“副业”来对待。三是经济压力。
部分集体经济薄弱,还有历史遗留债务,尤其是税费改革后,村级提留被取消,一些没有收入来源、依靠向农民收取税费提留的村,经济十分窘迫,给村党支部书记造成很大压力,村党支部书记难以轻装上阵。 三、对策和建议 我镇有95%的人口在农村,要强力推进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建设,农村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则是关键环节。
如何破解“四不”问题,我建议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重点,抓住“选、育、用、管”四个环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大力破截“四不”难题,营造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一)强培训选能人,解决“干不了事”问题。
一是选能人。按照“一强二有三高”(工作能力强,有经验、有抱负,文化程度高、群众威信高、政治素质高)的标准,通过从村级后备干部中选,从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企业经营者中请,从种养专业户、致富能手中找,从县和乡镇机关干部中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