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军事行动(美国历史上最丢脸的海外军事行动)
admin
2022-09-01 15:30:16
0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截图显示,2021年8月29日,美军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实施无人机袭击,造成当地10名平民死亡。(图源:美联社)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8月25日宣布了一项计划,通过向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中心派遣“降低风险专家”,试图在未来开展的空袭及其他军事行动中减少平民伤亡。一名美国防部高级官员向《华盛顿邮报》称,执行这项计划所需的预算将达数千万美元。

  五角大楼的这张大蓝图乍一听似乎是美国“良心发现”,是保护人权的“善举”,但仔细一想,逻辑完全不对。

  五角大楼的言下之意,无非是美国未来打算继续在世界各地狂轰滥炸。美国穷兵黩武犯下的种种罪行,早已罄竹难书。

  以利比亚为例。2011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幌子对利比亚横加军事干涉,引发国家内乱。11年来,利比亚政局持续动荡,利比亚民众没有得到美国兜售的美好生活,反而深陷血腥内战的漩涡。

  美国卡托研究所网站刊文称,利比亚内战的输家是该国人民,已有数千人死亡并产生数万难民,“这就是美国胡乱开战的代价”。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利比亚当前超过8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救助,约16万人流离失所,难民人数超过4万。就在今年8月26日,分别隶属于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和国民代表大会的武装在的黎波里多个地区发生冲突,目前已造成32人死亡、159人受伤,其中就包括17名平民。然而,联合国新闻部《非洲振兴》杂志报道称,“也许没有比利比亚境内正在发生的危机更受忽视的重大政治或人道主义灾难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美国此时又在哪里?《非洲振兴》统计,仅在2011年2月,即利比亚战争爆发前夕,《纽约时报》就刊载了超过一百篇有关利比亚的文章,而在2017年9月,《纽约时报》与利比亚有关的文章仅有7篇,其中只有一篇谈到利比亚现存的暴力问题。显然,利比亚人的死活,美国政客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今年8月30日,是美国从阿富汗完成撤军一周年,“喀布尔时刻”又一次见证了美国霸权的失败。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不但没有反思,竟然还规划起了未来的轰炸。关于“减少平民伤亡”的承诺,无非是美国为自己找的一块“遮羞布”罢了。而且,这也不是五角大楼第一次作出类似表态了,但其中到底有多少真心呢?事实摆在眼前。

  今年5月,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批准了五角大楼一项内部调查报告,报告发现,关于美军2019年在叙利亚造成多达64名平民死亡的空袭,国防部的初步审查在多个指挥层级都处理不当,并且有许多报告延误和信息缺失,不过,国防部“没有违反美国的交战规则或战争法”,调查结果也没有要求任何纪律处分。报告承认空袭事故后美军没有及时上报,但没有发现这种延误具有任何“恶意或不法意图”。不过,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袭击发生后,美国主导的多国联军用推土机清理了空袭现场,平民死亡人数被淡化,调查报告被拖延、删改、加密。更为讽刺的是,美国防部长推出的这项“降低风险”的计划本是在造成叙利亚平民伤亡的背景下制定的,而就在这项计划宣布的几乎同一时间,美国总统拜登下令对叙利亚境内与伊朗有关的目标进行空袭。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用这样一个所谓“降低风险”计划就想把过去的罪恶一笔勾销吗?对那些已经犯下的累累罪行,美国并没有计划进行追责。五角大楼过去不是没有系统评估空袭造成的平民伤亡情况,但是透明度和问责机制一直缺位。《华盛顿邮报》2020年发表的题为《随着美国在阿富汗的空战激增,对平民伤害的调查急剧下降》的文章称,美军在2019年向阿富汗投掷了创纪录数量的炸弹,同时期对造成平民伤亡的指控也翻了一番,但五角大楼对这些指控进行深入调查的次数却减少了一半,空袭导致数百名阿富汗平民死伤的指控仅得到初步评估。

  这一次,美国有什么自信不重蹈覆辙?事实上,这个“降低风险”计划在美国也饱受质疑。《纽约时报》引用前五角大楼官员评价称,该计划并未完全解决几个问题:官员或指挥官是否会对违规行为负责;是否应重新开放或研究过去造成平民死亡的事故。这名官员表示,“调查和弥补过去的伤害,对于实现问责制和学习正确开展行动计划至关重要。”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刊文质疑,如果有人不恰当地做出了杀死平民的决定,该怎么办?计划中没有关于惩罚的任何内容。

  不忏悔、不道歉、不追责,这个计划看起来更像是一份杀戮的“免责声明”。总之,从五角大楼的计划中,不仅看不见美国对造成平民伤亡的真诚悔过,反而将其霸权主义本质看得更清楚。如果美国真的打算保护平民的权益,该做的恐怕不是浪费美国纳税人几千万美元进行“预防”,而是停止对别国的介入,对已经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当美军轰炸机不再在别国民众头顶盘旋,这样的安全感恐怕要比五角大楼的任何承诺都要实在。

  (文/何所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津静海有个“萨克斯村”   本报记者 韩梅 通讯员 陈泽宇  华丽震撼的《巴比伦河》,撩人心弦的《回家》,如泣如诉的《友谊地...
铁路端午假期火车票昨日开售   本报讯(记者 胡子傲)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铁路端午假期运输自5月30日至6月3日,为期5天,预计...
头顶千亿负债 东方盛虹202...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近日,东方盛虹(000301.SZ)披露的2024年财报显示...
敦促美方停止对中国科技企业和人...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董雪 刘杨)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6日表示,美方无端对中国芯片产品和人工...
美的旗下安得智联赴港上市 仍... 转自:中国经营报本报记者 陈靖斌 广州报道日前,美的集团拟对旗下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进行拆分,并赴港上...
终于来了!阿里最新财报发布,结... 运营商财经 康钊/文5月15日晚间,阿里发布2025财年Q4及全年财报,整体来看,最新年度的业绩数...
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为...   本报讯(记者 祁梦竹 刘菲菲)昨天上午,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金融...
多个“首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证监会16日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
山东矿机向实控人之子定增募资 ... 本报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山东矿机(002526.SZ)向其实控人之子定增募资一事迎来新进展...
沙特阿美全球董事会会议在北京C...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赵雷)日前,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沙特阿美”)全球董事...
广东多城公积金利率下调 大湾... 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2025年5月8日起,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潮州、江门等广东省...
首次公布!我国空间站内发现微生... 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
前4月京津冀区域出口创历史新高   本报讯(记者 鹿杨)记者日前从北京海关获悉,今年前4个月,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额1.43万亿元人民...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 九星科技为医院定制智慧监测大屏。受访者供图22号线建设现场的指挥中心。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涨超1% 本... 转自:财联社【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涨超1% 本周累涨超2%】财联社5月17日电,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涨超...
“降息潮”席卷民营银行 本报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步入5月,民营银行存款降息潮持续。《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
短期高息理财产品“吸金” 银行... 近日,新发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增加,部分理财机构密集推出高预期收益的最短持有期产品“吸金”。从产品设计来...
长安信托追讨11.98亿元投债... 近日,天风证券(601162.SH)一则公告披露了其与长安信托之间高达11.98亿元的证券交易合同纠...
明亚保险经纪控制权易主 团队...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近日,一项人事变动激起“千层浪”。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行政许可批...
破解确权与估值难题 首单数据... 本报记者 蒋牧云 李晖 上海 北京报道数据资产证券化的路径已经打开。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