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村“创客”,闯出好日子
admin
2022-11-08 12:00:43
0

  西藏琼结——

  藏村“创客”,闯出好日子

  在西藏山南琼结县加麻乡扎西村,来自云南的白龙刚从货车上卸下一车青稞,用衣角擦了擦脸上的汗,见到妻子尼玛曲宗,露出笑颜。

  “没想到会来西藏创业!”3年前,作为新女婿,他第一次来到山南丈母娘家,就留了下来。更没想到,夫妻俩创办的糌粑加工厂,生意竟然很红火。

  早些年,他们在青海卖特产。一次回家,见到母亲日渐苍老,尼玛曲宗小心翼翼地问白龙刚:“要不,咱俩别在外边打工了,回来开个糌粑厂吧?”

  白龙刚心里没底,连连摇头。

  那时,俩人正在筹办婚礼,尼玛曲宗反复劝说:“糌粑市场大得很!”经不住“软磨硬泡”,白龙刚只好同意试试。

  办完婚礼,尼玛曲宗一看银行卡,只剩14万元。“我把首饰悄悄变卖了,但还不够!”她一咬牙,干脆边借钱,边盖厂房。

  那年夏天,似乎特别漫长。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厂房刚砌好的墙,突然垮了。尼玛曲宗忍不住大哭。望着丈夫和母亲冒雨忙碌的身影,她抹了一把泪,冲进雨中帮忙。

  不久,亲戚们凑的“救急钱”到位了,乡里还给贷了款。乡上领导跑前跑后,帮忙通水拉电,他们的水磨糌粑加工厂终于开张了!

  有了产品,还要知道怎么卖。尼玛曲宗到山南和拉萨的粮油店一家家调研,发现传统水磨工艺生产的糌粑很受欢迎,而且价格还高。

  她大胆决定,别人一斤糌粑卖4元,自家的卖5元!“只要口感好,就不愁卖。”一个月后,每天生产的四五百斤糌粑卖到了山南、拉萨,还供不应求。

  销量上来了,青稞需求量也大了。

  “曲宗,我家有青稞,收我家的吧!”村民们上门找她卖粮。

  “好!每斤按市场价1.4元收购。”她爽快答应,村里60多户村民把青稞拉到了她家仓库。

  “生意好了,咱也要想着乡亲们啊!”尼玛曲宗与丈夫合计,把收购价逐渐提高到每斤2元,“平均算下来,每户能增收两三千元。”

  “我们还组织村民手工编织氆氇布料,让他们再多一项收入。你瞧,糌粑厂有11个工人,织布的有58位村民。今年我们发放的劳务费就有17万元!”白龙刚说。

  说话间,一位村民走了过来:“老白,你忙完了,来我家喝酒聊聊!有个生意的想法,帮我拿拿主意!”

  瞧!有办法、能吃苦,白龙刚已成为渴望改变生活的村民们眼中的“能人”。这个“外来女婿”,早就融入藏家小村,变成了“本地郎”。

  (光明日报 记者 章正 尕玛多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