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对中国的影响(英国脱离欧盟对中国来说是好还是坏)
admin
2022-11-06 19:22:41
0

  参考消息网11月6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3日发表题为《抨击中国不会给欧洲带来任何好处》的文章,作者为佩姬·霍林格。全文摘编如下:

  德国巴斯夫公司首席执行官薄睦乐上周说,抨击中国的做法适可而止吧。他是在回应批评该公司扩大在华业务、同时缩减在不景气的欧洲的业务时作此表态的。

  他说,欧洲与其为这家化工业巨头在中国的100亿欧元投资而烦恼,不如审视自己的“不足和弱点”。

  薄睦乐说得没错。欧洲工业企业正在努力应对一些相当强劲的阻力——不仅仅是异常高的能源价格,还有欧洲的绿色抱负成本高涨以及尚未完成的单一市场计划。

  此外,巴斯夫公司决定在中国建设一个先进的综合性化工厂,并不单纯是为了应对欧洲缺乏增长和竞争力的现状。

  这家工厂首批装置将完全靠可再生能源运转。这是一个最新迹象,表明曾经满足于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的创新者。

  那种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广阔市场,同时仍保留对创新技术控制权的旧做法正在改变。

  只要看看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事例就知道了。根据墨卡托中国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报告,尽管国际社会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但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和宝马公司大幅增加了在华研发投资。

  中国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支持刺激了这些投资。如今,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如果要保持全球竞争力,不仅要接触中国消费者,还要接触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技术专长。

  在2007年至2017年的10年间,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和宝马在中国只设立了5家研发中心。但自2018年以来的4年间,它们已经在中国开设了11家研发中心。

  在华期间,德国车企已将中国供应商融入其全球供应链,寻求与中国科技企业建立软件合作关系,并开始研发从中国出口到全球市场的新车型。其结果是,成就了新的不再满足于只在中国销售产品,而是准备在全球展开竞争的参与者。

  作出在中国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进行创新的决定并非不理性。对于巴斯夫这样的公司来说,甚至可能别无选择。在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下,欧洲在全球化学品市场的份额在过去10年里下降了近五分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到2030年将占全球化学品销售额的近50%。如果巴斯夫不去利用这种增长,别的公司就会取而代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政企联动推进产业园区项目招引 来源:无锡日报  7月26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与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战略合作签约及产业园区共...
三度驻村践初心 转自:贵州日报杨金毕(右二)现场指导群众网上缴纳2025年养老保险。 (吴永富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
物业费催缴通知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我公司哈尔滨金博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西城红场项目的物业...
“平急两用”服务区亮相哈尔滨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阳阳)盛夏的松花江畔,创Hehson潮奔...
西岗街道仙林湖社区联合工会 开... (来源:南京晨报)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杜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端木)为了让职...
黑河之夜群众文化示范展演启幕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演出现场。赵东来摄 本报27日讯(温浩 记者赵吉...
我省“个转企”跑出便民新速度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付宇 在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政务大厅,齐...
家门口的冠军体育课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耐心指导。 奥运冠军张虹亲自授课。 □文/...
工行萌娃卡 储存宝贝最可爱的样... (来源:南京晨报)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杨静)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不...
两岸青年冰城共绘文化交融图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阳阳)近日,30位两岸青年代表齐聚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