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杨金毕(右二)现场指导群众网上缴纳2025年养老保险。 (吴永富 摄)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良胜
从黔西南州普安县罗汉镇的海子村到戈汆村,再到老山田村,三次驻村,杨金毕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事业上。
“家里有我,你放心去。”2019年,普安县统计局工作人员杨金毕驻村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
初来乍到,村中事务千头万绪不知如何下手?杨金毕便从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入手,她到群众家里唠嗑,记下每家每户的困难和诉求。
“长地组脱贫户朱大孃,无劳力、无收入……”杨金毕同村“两委”探讨解决办法。她多次登门开导和鼓励,多方咨询特困供养政策,确认老人符合条件后,她着手收集资料,及时组织村民大会进行民主评议。
“驻村”是使命,“助村”是责任。两年驻村期满,看着村里刚刚铺好的产业路,她再次同家人商量后郑重向组织报告:“我要留下来。”
开启第二次驻村生活,这一次,杨金毕被派驻到发展相对落后的戈汆村。
“驻村,就是一场双脚沾满泥土、赤心与群众相连、努力谋求发展的征程。”杨金毕坦言。
面对新环境带来的新挑战,杨金毕没有退缩,全面了解村情后,积极协调落实村级垃圾清运;解决了黄牛养殖基地饮水保障问题;在长地组地质隐患点筑起了道道堡坎;邀请了农业专家为烟农提供技术服务;争取了资金为村里安装路灯……
如今,一件件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在戈汆村落地生根。今年5月,新一轮驻村期满集中轮换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杨金毕深思熟虑后再次申请留任,开启她的第三次驻村帮扶工作。
鉴于前两轮的驻村帮扶成效,这一次她被选派到底子薄、产业弱的老山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这是200双鞋子、400双袜子,我准备走访时给群众带去。”走访老党员、致富能手、困难群众,她带着驻村工作队,再一次扎进田间地头……
从打赢攻坚战到绘就振兴好风景,变的是任务重心,不变的是杨金毕“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百姓”的赤诚与执着。
上一篇:物业费催缴通知
下一篇:政企联动推进产业园区项目招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