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工业互联网能解决什么问题)
admin
2022-08-22 10:03:06
0

  前不久,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与福建省厦门市、晋江市等地有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建设工业互联网数字人才培养基地,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引领经济复苏、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人才特别是一线产业工人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由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需求持续提升。

  “按照目前人才培养模式计算,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人才缺口数量将达到254万人左右。”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分析,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不仅涉及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运营管理等业务流程,也包括设备检测、故障维修等现场环节,部分从业人员仍处于经验积累阶段,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人才要能将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融合使用,现有人才队伍技能相对单一,企业往往需要同时雇用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人员,用人成本较高。

  对此,王宝友建议,要深化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教育教学与学生实际岗位、工作场景结合起来,培育更多适应新一代制造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实践人才。同时,院校应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内设培训机构建设,让学生在项目中快速成长。

  “作为连接产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桥梁,工业互联网数字人才培养基地将开展推动院校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就业对接等工作,培养高层次研究型、应用型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大力推进一体化职业教育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培训中心负责人孙楚原介绍。

  工业互联网人才供需难题还体现在结构性失衡上。“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经营管理人才素质较高,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保持稳定,但一线产业工人、技能蓝领需求大于供给,未来需要大量从事基础运维和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王宝友说。他建议,针对科技前沿和产业需求,通过企业内训、院校培养等方式,培养一批工业互联网科技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员和创新团队,不断优化工业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结构。

  当前,工业互联网相关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严重影响人才选用及发展通道的建立。王宝友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评价管理和运行机制;研究细化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分类建立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为各类型人才打通发展通道。(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若羽臣跌2.12%,成交额34... 7月29日,若羽臣盘中下跌2.12%,截至09:35,报48.08元/股,成交3476.28万元,换...
致远互联涨2.12%,成交额1... 7月29日,致远互联盘中上涨2.12%,截至09:35,报30.85元/股,成交1936.36万元,...
征和工业跌2.09%,成交额1... 7月29日,征和工业盘中下跌2.09%,截至09:35,报44.51元/股,成交1814.18万元,...
中光防雷涨2.78%,成交额1... 7月29日,中光防雷盘中上涨2.78%,截至09:35,报14.79元/股,成交1.37亿元,换手率...
海峡股份涨2.25%,成交额9... 7月29日,海峡股份盘中上涨2.25%,截至09:35,报8.18元/股,成交9650.53万元,换...
茂莱光学涨2.27%,成交额5... 7月29日,茂莱光学盘中上涨2.27%,截至09:37,报360.99元/股,成交5668.53万元...
希荻微涨2.01%,成交额28... 7月29日,希荻微盘中上涨2.01%,截至09:37,报14.18元/股,成交2838.79万元,换...
昭衍新药涨2.06%,成交额2... 7月29日,昭衍新药盘中上涨2.06%,截至09:37,报32.66元/股,成交2.06亿元,换手率...
湖南海利股价跌5.39%,中欧... 7月29日,湖南海利跌5.39%,截至发稿,报7.90元/股,成交1.50亿元,换手率3.36%,总...
中船汉光涨2.04%,成交额5... 7月29日,中船汉光盘中上涨2.04%,截至09:37,报20.02元/股,成交5573.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