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文达)近日,山东省碳计量中心(东营)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在东营市河口蓝色产业园,完成产业园区级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精准监测项目,并正式发布《工业园区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监测白皮书——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蓝色产业园为例》(以下简称“白皮书”)。
该项目实现园区级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多源监测—通量反演—智能管控”全流程精准计量,填补了我国工业园区温室气体净排放量高精度实测技术体系的空白,为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口模式”。
白皮书指出,该项目创新构建了“多源监测—通量反演—智能管控”一体化技术体系,攻克了传统核算方法在无组织排放量化、数据时效性和溯源能力方面的技术瓶颈。该项目通过布设高精度温室气体与气象双站点监测网络,融合WRF-STILT大气传输扩散模型与贝叶斯反演算法,实现了500米网格、小时级分辨率的碳排放动态反演;自主研发烟道流量与浓度现场校准技术,将固定点源碳排放测量不确定度控制在5%以内,显著提升了数据准确性与溯源性。
在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方面,该项目通过构建碳监测反演智能管控平台,实现了园区碳排放的实时可视化、动态溯源与趋势分析,为企业减排和园区管理提供了数字化决策支持。该平台具备高精度动态热力图、排放对比分析、多时段趋势研判等功能,初步形成“监测—分析—管控—验证”的管理闭环,助力企业精准掌握排放特征、优化生产流程,推动园区从“能耗双控”向“碳排双控”转型。
白皮书强调,该项目在数据质量、技术融合与管理机制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该项目通过构建“源头校准—过程溯源—结果核验”的全链条碳计量体系,保障了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与可比;形成的覆盖固定点源、无组织排放和移动源的多维监测网络与智能平台,为化工、电力等高排放行业提供了“计量﹢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为推动碳排放核算体系从“统计核算”向“实测﹢核算”双轨运行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
据了解,东营市河口蓝色产业园依托该项目建成覆盖全园区的“碳监测—反演—管控”一体化平台,为黄河三角洲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并入选第一批全国计量数据应用案例。山东省碳计量中心(东营)相关负责人表示:“精准计量是‘双碳’工作的基础。我们将持续深化园区级温室气体监测与反演技术研究,推动实测数据在碳核算、碳交易、碳管理中的应用,为中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