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讯 记者于水报道 “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性文件,建立闭环式工作推进机制,压实从自治区到沿黄盟市的任务链和责任链,持续推动黄河流域大保护、大转变、大整改,并取得实效。
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将沿黄盟市45%的国土空间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以主力先锋的势头和劲头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已累计完成防沙治沙2535万亩,推动黄河两岸620公里林草带全线贯通,沙漠扩展现象总体得到遏制。
在强化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的系统治理方面,内蒙古自治区统筹推进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城乡污染防治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黄河干流水质连续5年稳定在Ⅱ类优良水平。
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健全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加大中水回用力度,开展沿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在保障黄河长久安澜方面,“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布局实施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和坡耕地、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6万亩,有效减少入黄泥沙。黄河流域已建成堤防2426公里,防洪体系持续完善。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库布其中北部等6个沙戈荒大基地集中开发新能源,黄河流域新能源累计装机达到8730万千瓦,风光氢储装备制造产业链基本形成。巴彦淖尔市入选国家整灌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鄂尔多斯市现代煤化工、包头市稀土新材料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算力规模约21万P。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成功创建5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