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
11月28日,A股迎来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给全月行情画上句号。截至收盘,沪指微涨0.34%收报3888.60点,深证成指涨0.85%报12984.08点,创业板指涨0.70%站稳3050点关口,收于3052.59点。
盘面看着回暖,但资金观望情绪没减。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仅15858亿元,比前一日减少1240亿元。不过,个股端很热闹,两市超4100只股票飘红,81只个股涨停,能源金属、船舶制造、化肥等板块轮番发力,中药、银行、保险少数几个板块逆势下跌,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回升。
再看当日资金流向,成长赛道重新成了资金青睐的重点,三大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都超78亿元,热度拉满。锂电池概念表现最突出,主力资金净流入88.47亿元,板块里11只股涨停、441只个股上涨,近期锂电池产业链多家企业实现满产满销,碳酸锂价格一个月涨超20%,甚至有不少下游企业签下长期锁量订单,显示出市场对该板块长期需求具备信心。
机器人概念紧跟着发力,主力资金净流入84.92亿元,10只股涨停、超800只个股上涨,靠着具身智能商业化加速的利好,板块热度一直涨,成了科技赛道里的核心主线之一。储能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78.11亿元,12只股涨停、600多只个股上涨。分析认为,行业景气度高、政策给支持、需求又爆发,几大因素撑起了成长赛道的热度。
除了这三大主线,当天还有个题材走红。商业航天凑齐三大利好:朱雀三号运载火箭11月29日首飞、新一代太空感知星座明年起要发射156颗卫星、北京加快建太空数据中心,板块内航天环宇等个股尾盘直接封死涨停。
回顾整个11月,A股走势可谓是一波三折。沪指月中创下十年新高后震荡回落,全月累计跌1.67%,没能延续此前的月线六连阳;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先跌后涨,创业板指靠着下旬算力硬件板块反弹,收复了部分前期跌幅,全月跌4.23%。
市场热点轮动很快,但不少个股走出翻倍行情。电池产业链是11月的大热门,国晟科技涨155%、华盛锂电涨132%、海科新源涨122%,多只个股股价翻倍,产业端来看,碳酸锂价格月涨超20%、产业链满产满销消息频出,为行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域题材亮点纷呈,福建、海南板块轮番上涨,海南瑞泽月涨47%、平潭发展涨51%,合富中国涨了143%;就在28日午后,福建板块再掀热潮,海峡创新涨超16%,福建水泥、漳州发展涨停。当天,福建省商务厅就《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开征求意见,消息一出,市场立马跟进。
算力硬件是月末的重头戏,中富电路、赛微电子、腾景科技等多只个股接连创下历史新高,成了带动创业板指反弹的核心力量;国有大行也暗中发力,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月中都创下阶段新高。
同期汇率市场也传来暖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强,11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7个基点至7.0779,创下2024年10月14日以来的升值高点;11月26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均升破7.08,同样刷新去年10月15日以来新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涨幅约1000个基点,汇率企稳回升为A股市场注入稳定预期。
对于后市,不管国内机构还是外资,看法都偏乐观。国内机构更聚焦结构性机会——中泰证券认为当前不会有大级别风格切换,建议关注游戏等没那么拥挤的赛道;中信证券则表示2025年是具身智能商业化关键年,相关板块总市值已破3万亿元,但要注意产品重复上市压缩研发空间的风险;中原证券看好光伏细分龙头,预计2026年行业产能出清加快,储能逆变器、多晶硅料等领域头部企业值得关注。
而外资机构,也在加码中国资产。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进一步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瑞银预测MSCI中国指数明年有望涨约19%,重点看好中国科技股;摩根大通把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超配”,认为明年上涨概率比下跌风险大。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