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小雪节气刚过,北风渐起,寒意初显,通州的大街小巷却被一股“篮球火”点燃。从校园到专业场馆,一场场紧张刺激的三对三篮球赛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最火热的风景线。这项源于街头、充满活力的运动,为何能吸引从学生、白领到村居民的广泛参与,形成全民健身热潮?其背后,是赛事独特的魅力与城市发展的活力同频共振。
低门槛引爆全民参与
与需要组织完整球队、固定场地的五人制篮球不同,三对三篮球赛以其极高的“亲和力”脱颖而出。
“报名太方便了,通过小程序,同事们组个队就能参赛。比赛节奏快,一局10分钟,特别适合我们这种上班族。”在北京首通智城科技创新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参赛选手唐绍原兴奋地说。赛事组委会打造的便捷报名系统和灵活的赛制,极大地降低了参与门槛,让篮球运动从一项专业赛事,变成了人人可及的体育狂欢。
既然是全民参与,怎么少得了大学生?
“疯狂星期三”3V3高校篮球挑战赛积分赛近日正式在潞城全民健身中心篮球馆开打:人大、北服、财贸、北金科、北工大、北音、物资学院、经济技术学院8所高校战队云集,在元旦前已经排出80多场比赛。
始于通州,不止于通州。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正在积极与三河、大厂、香河对接组织“通北3V3篮球赛”,以篮球为媒、以赛事为桥,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群众性品牌赛事,将“一河两岸”的协同发展理念,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延伸至人文互动的“软连接”,生动展现通北示范区“生机勃发、宜业宜居”的区域魅力。
文体旅商的完美融合
通州的三对三篮球赛,远不止于一场比赛,更是一场融合了体育、文旅与商业的嘉年华。
在本月进行的梨园镇3V3篮球赛中,镇域33支劲旅集结在运河中学西校区篮球馆。开幕式上,街舞表演、花式蹦床扣篮表演接连上演。哨声响起,战幕拉开,双方队员你争我夺……
为实现“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倍增效应,梨园镇还设置了“联动促消费”环节,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通过网络直播,有效扩大赛事影响力。同时,与环影12街区十余家餐饮门店达成深度合作,现场参赛选手与观众均可领取赛事专属消费券,凭券可在合作商户享受八五折优惠。
这种“赛事+”模式,成功地将体育竞技延伸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精准击中了年轻群体的兴趣点。
这一举措巧妙地将球场的人气引流至商圈,有效实现了“观赛打球”与“逛街消费”的无缝衔接,使体育赛事真正成为提振区域消费、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活力之城”的精准布局
赛事的火爆,也离不开副中心打造“活力之城”、发展体育产业的战略布局。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正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三对三篮球赛正是其中贴近民生、辐射范围广的优秀范例。
据不完全统计,自10月份启动“2025-2026北京城市副中心3V3篮球系列赛”以来,各街道乡镇和各系统已经组队2000多支、办赛1000多场、参与人数突破万人。
按照计划,赛事将持续至明年5月,采取系统分区赛与全区总决赛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广泛动员各系统、各年龄段的篮球爱好者积极参与,全面覆盖机关、企业、校园、社会等不同领域人群,进一步提升赛事的包容性与参与度,致力于打造一场覆盖广、参与深、氛围热的篮球盛会。
不难看出,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通州为三对三篮球赛提供了专业的组织保障和宣传推广,使其从民间自发行为升级为有组织、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从而实现了从“办一场比赛”到“火一座城”的升华。
小雪节气,标志着万物收藏、静待春归的开始,这场席卷通州的篮球风暴,正在继续……本报记者 金耀飞/文 唐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