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本报讯 11月27日,安徽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相关情况。到2027年,我省将打造“十百千”产业发展格局,即培育10户以上细分领域国内龙头企业,突破100项以上关键技术及标志性产品,全产业链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建成智能机器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
行动方案包括5大任务:第一部分是攻关核心技术。围绕智能机器人本体设计、环境感知、运动控制、动态执行和人机交互等环节,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对牵头承担智能机器人领域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予以配套支持,对智能机器人数据训练场、中试平台等类型创新平台,按设备投入分类分档奖补。第二部分是打造标志性产品。打造整机及关键部组件标志性产品,开发多类型机器人大模型,并对评为标志性产品的智能机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第三部分是拓展场景应用。在工业、养老、文旅、应急、建筑等领域,征集推广智能机器人应用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并对成效突出、示范效应显著的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奖补。鼓励政府和国有企业在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科普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加大智能机器人采购力度。创新应用现代化租赁服务、二手交易、回收再制造等服务模式。第四部分是壮大产业集群。聚焦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招引培育优势企业,按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度培育体系,有序推进智能机器人集群建设。第五部分是完善产业生态。包括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服务支撑、要素保障、行业管理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内容。
此外,记者了解到,《行动方案》包含若干支持政策。第一类是新增政策条款。所涉财政资金从新型技改政策资金中统筹安排,在关键技术攻关、打造标志性产品、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应用场景、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鼓励基金投资等维度,提出支持条款。第二类是现有政策引用。包括省级现有的先导区和人才支撑保障方面政策。涉及财政支持的政策条款,后续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同时,鼓励市县结合实际出台支持政策。
下一步,我省将加快《行动方案》的任务落实和政策兑现,推动我省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为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