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马宁
短短十分钟,四川国际友城馆鞑靼斯坦展区,四度响起热烈掌声——在鞑靼斯坦赠予的喀山克里姆林宫建筑群模型,传统餐具、服饰,以及象征鞑靼斯坦民族文化的雪豹玩偶前,23名团员既为在四川见到家乡元素倍感惊喜,更被两地跨越九年的深厚情谊深深触动。
11月25日上午,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副总理法兹列耶娃率领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地方行政长官培训团,在四川国际友城馆开启在川研修之旅。
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副总理法兹列耶娃
未来,四川与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重点合作方向是什么?双方如何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11月25日上午,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副总理法兹列耶娃在四川国际友城馆接受川观新闻专访,就此给出了答案。
深化机制+友城联动 两省州搭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网络
谈及2017年作为首批代表团成员的首次访川经历,法兹列耶娃感慨万千,“数年来世界飞速变化,但双方建立的友好关系与合作成果,始终铭记于心。”
这份情谊的根基,源于完善的机制保障与持续深化的互动。2015年,两地签署政府间经贸、科技与文化合作协议;2016年,正式缔结友好省州关系,随后喀山市与成都市、布古利马区与蒲江县等9对市(区、州)相继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网络。
在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框架下,双方年度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四川连续两年派遣代表团赴喀山参加中俄“萌芽论坛”,今年5月,四川省代表团赴喀山参加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更让双方经贸、人文等领域务实互动再上新台阶。
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副总理法兹列耶娃在四川国际友城馆鞑靼斯坦共和国展区驻足
“新技术是未来” 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望与四川加强合作
“四川在工业制造、先进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成就享誉全球,此次研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法兹列耶娃表示,代表团由多领域管理人才组成,核心目标是借鉴四川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经验,充实管理实践技能。
当前,四川省与鞑靼斯坦共和国已在高校合作、物流交通、基础设施、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部分合作项目已落地见效并取得积极成果。
法兹列耶娃认为,鞑靼斯坦共和国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船舶制造等领域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因此希望在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与四川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因此,人才队伍建设也成为她此行的重点关注。“考虑到人工智能、智能技术、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如何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为双方专业人员配备所需技能,是我们此行要重点探讨的内容。”她说道。
团员参观四川国际友城馆时掌声不断
法兹列耶娃向记者介绍,目前有2664名中国留学生在鞑靼斯坦共和国就读,这一数量在当地外国留学生中位居第二。喀山联邦大学早在2007年便开设孔子学院,金砖国家峰会期间,校园内竖立的孔子雕像,成为两国文明互鉴的生动见证。
“我们计划此次与四川大学和喀山联邦大学的代表专门探讨这方面合作事宜。”法兹列耶娃表示,期待双方进一步扩大高校合作,尤其在新技术领域深化联合科研。
中俄“长江一伏尔加河”合作机制涵盖多个领域的发展。法兹列耶娃说,期待双方持续通过联合音乐会、展览、推介会、巡演等文化活动,释放两地在文化领域的合作潜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