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付宇)近日,省开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第十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涵盖制度型开放、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创新、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共计38项。
制度型开放新突破。哈尔滨片区构建“一站式”跨境认证服务体系,通过引入国际权威机构、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完善高新技术产业认证链条,助力企业对接国际市场。黑河片区打造“寒区试车”全产业链体系,主导行业标准制定,将中国极寒环境数据转化为全球研发的关键要素,推动“中国标准”数据出海。
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绥芬河片区创新构建开放发展“项目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供资源管理、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等功能,构建全方位、可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省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外商准入“极速通关+办照”直行服务,全方位优化俄罗斯籍人员从出入境通关到企业登记全流程审批,实现俄籍人员“入境+办照+出境”当天往返。
贸易通关更高效。黑河片区创新跨境果蔬出口通关新模式,并叠加通关、供应链、数据跨境等便利化制度安排,有效推动果蔬出口额快速增长。绥芬河片区创新探索跨境电商“双采双售”“双仓双清”发展模式,构建起“资源集结+跨境集散+服务集成”的跨境电商发展格局。
金融服务再升级。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探索推出“外汇新政+政府贴息+银行让利”的跨境融资“龙江模式”,实现首笔科创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落地龙江。绥芬河片区创新推出“白名单+边贸贷+无还本续贷”组合模式,通过政府精准推荐、担保灵活增信、银行快速放款,形成全链条金融服务闭环,有效破解边贸企业融资难、续贷难问题。
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哈尔滨片区构建“全链条线上交易平台+协同保护保障机制+数智服务生态”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政府+企业+平台+市场”模式,解决专利转化难题,赋能成果转化运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哈尔滨海关会同漠河口岸协同先导区创新构建管输能源智慧监管体系,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全流程风险预警、全方位服务保障”,提升监管效能,确保国家能源大通道平稳运行。
优势产业加快集聚。哈尔滨片区以科技创新、标准建设、系统保障、业态融合为主要抓手,推动冰雪产业实现从“单点运营”向“体系化发展”跃升,推动构建冰雪经济全产业链。黑河片区构建“中俄跨境农业合作走廊”,通过推出“两国双园(区)+飞地种植”合作机制、打造“种养加销”全链条绿色产业体系、推行“生态优先+循环利用”发展模式等措施,形成“俄产原料、黑河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
自2019年8月设立以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各自贸片区、协同发展先导区及有关部门开展深层次、差异化探索实践。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出十批230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充分展现了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上一篇:税务合规大讲堂走进行业协会商会
下一篇:完善商业航天发展投融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