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哈密瓜从“中国甜”迈向“世界甜”的密码
创始人
2025-11-26 02:52:44
航拍十三师淖毛湖农场晚熟哈密瓜田地(资料图片)。 张国锋 于晓英 摄

十三师淖毛湖农场务工人员将采摘的新鲜哈密瓜装车(资料图片)。张国锋 于晓英 摄

●张国锋 于晓英

淖毛湖农场距哈密市270公里,是十三师新星市的一个边远团场。这里夏季酷热,春天风大,全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100天。

作为全国有机晚熟哈密瓜原产地,淖毛湖农场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哈密瓜特色产业,通过科技赋能、延链补链、品牌打造,推动哈密瓜从“土特产”升级为“金产业”。今年,该农场依靠哈密瓜主导产业成功跻身“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数据显示,淖毛湖农场哈密瓜2025年种植面积达1.42万亩,480名职工群众参与种植,年产鲜果3.75万吨。

科技赋能 筑牢产业根基

初冬时节,在淖毛湖农场一连的哈密瓜田地里,职工刘家旺正操作机械开展土壤消毒杀菌和耕地深翻工作,为来年哈密瓜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长期连作容易导致土壤病原菌和虫卵积累,加剧土壤板结和酸化,影响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现在把地整好,明年争取种出更大更甜的哈密瓜。”刘家旺说。

位于东天山北麓的淖毛湖农场,凭借全年超3300个小时日照、最高20摄氏度昼夜温差、175天无霜期的独特气候条件,加上富含硒、锶等矿物质的沙质土壤与天山雪水灌溉,孕育出糖度高、肉质脆、耐储运的优质哈密瓜。果实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苹果酸、果胶等营养成分,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亮眼名片,深受消费者欢迎。

然而,先天优势并不足以支撑产业持续发展。淖毛湖农场坚持向科技要效益,推动哈密瓜种植从依靠“传统经验”向“智慧管理”转型。

“以前浇水全凭经验,如今采用高效膜下滴灌技术,水肥精准直达作物根系,每亩节水30%以上,瓜的品质也更有保障。”淖毛湖农场三连党支部副书记、连管会连长陈广华对智慧农业带来的变化深有体会。

近年来,淖毛湖农场大力推广高效膜下滴灌技术,完成田间管网改造和灌溉系统升级任务,实现水肥精准调控。在种植环节,同步推广开沟施肥一体化和精量播种技术,一台机械可同步完成开沟、施肥、铺膜等多道工序工作,大幅节约了人力和种子成本。

淖毛湖农场还与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建50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试种60个新品种,筛选出“金华蜜”“西州蜜”“金色年华”等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今年创建的1000亩有机哈密瓜示范园,还通过增施有机肥、精准补施矿物质,进一步提升了果品脆度和甜度。

“从选种到采收,都有特聘农技员上门提供指导服务,病虫害防治和生产管理讲得明明白白。”淖毛湖农场一连职工何冬梅今年种植的90亩哈密瓜,单产达2.5吨。

如今,淖毛湖农场1.42万亩哈密瓜已实现“品种优良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智能化”,先后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多次在全国农产品交易会上斩获金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产量和品质基础。

延链补链 拓展增值空间

11月15日,走进淖毛湖农场三连农副产品转运中心,常温库房、冷库和分拣车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今年,为补齐冷链物流仓储短板,实现哈密瓜应季有销路、错季有市场,淖毛湖农场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总投资700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转运中心一期,实现哈密瓜从田间到市场的快速衔接。

该中心的建成,推动了哈密瓜等农产品的集中采购、分拣、配送与销售一体化运作,不仅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综合成本,也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我们还开工实施了哈密瓜精深加工、转运中心二期和三期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增强了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为职工群众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持续增收。”淖毛湖农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负责人吴勇介绍。

销售渠道的畅通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淖毛湖农场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丰富哈密瓜产品业态,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构建“线上+线下”“订单+零售”多元销售网络,鼓励合作社和职工群众通过直播带货拓宽销路。

淖毛湖农场一连忆疆红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稳定种植传统优势品种的基础上,培育了“疆红玉”“疆红原果”等新品种,以其生长周期短、糖度高、口感清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今年,该合作社通过线上渠道售出2500单,平均每件利润20元,线下千亩瓜田开园后实现销售一个月左右。

在互联网、直播带货、现代物流等助力下,以绿丰有机哈密瓜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忆疆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为龙头,淖毛湖农场有机晚熟哈密瓜逐步走向高端市场。

截至目前,淖毛湖农场哈密瓜产业相关企业达48家,其中龙头企业2家,以种植为主的合作社16家,社会化服务组织30个。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农业等模式,实现从业人员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

如今,淖毛湖农场有机晚熟哈密瓜产业链持续完善,农场从事哈密瓜种植、采收、分拣、销售等环节工作的职工群众超万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发展格局,为“产业强镇”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品牌引领 绘就富民图景

8月22日,“甜蜜淖毛湖 幸福打卡地”淖毛湖农场第三届哈密瓜丰收季活动品瓜赛瓜会火热开赛。来自农场的30余名种植户带着39种哈密瓜参加比赛。

经过现场专家对瓜形、色泽、口感、糖度等严格品鉴与多轮评比,最终,由该农场种植户汤飞选送的“雅丹”品种哈密瓜凭借“出众”的品质获得第一名。

“我种植‘雅丹’品种哈密瓜已经有3年时间了,这个品种单果重约4公斤,糖度达到21度,深受市场欢迎。今年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是对我这些年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明年我会继续努力,把瓜种得更好!”汤飞满脸笑意。

如今,一年一度的品瓜赛瓜会已成为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种植户们交流切磋种植技术、分享心得的“田间课堂”,更是连接产地与市场、促进产销对接的重要桥梁。

“通过举办品瓜赛瓜会等相关活动,不仅能让种植户直观看到优质哈密瓜品种的优势,同时以赛为媒,聚人气、拓销路,持续擦亮了淖毛湖农场有机晚熟哈密瓜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淖毛湖农场党委常委、副政委陈波说。

“以前瓜好却缺品牌,只能低价卖给收购商。如今‘淖毛湖哈密瓜’名气大了,价格也水涨船高。”一连职工杜春玲对品牌建设带来的红利感受深切。今年,她种植的200亩哈密瓜,单产一级商品果达1.5吨,亩均收入5000元。

品牌竞争力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近年来,淖毛湖农场着力打造“有机晚熟哈密瓜”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地理标志认定和有机产品认证,持续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同时引导合作社打造自主品牌,形成“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增强产品辨识度和整体竞争力。

淖毛湖农场产的哈密瓜不仅远销广东、上海、北京等20多个省市,还出口越南、缅甸等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

陈波表示,农场党委将继续围绕哈密瓜优势产业,在品种更新、产业链延伸和品牌推广上持续发力,深化农旅融合,让职工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让“淖毛湖有机晚熟哈密瓜”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风沙肆虐到绿意盎然,从传统种植到全链发展,哈密瓜正承载着淖毛湖农场职工群众的梦想,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甜蜜产业”正在奏响新的发展乐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新成...   原标题:兰州蓝 综合交通大会战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 新型工业化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
中瑞股份:公司将持续关注包括韩...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近期中韩关系升温公司有承接合作韩国企业相关项目吗?董秘回答(中瑞股份SZ301...
碧水欢歌处 幸福正流淌 来源:皖西日报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淮河支流淠河的源头。这里国土面积2043.3平方千米,拥有...
中兵红箭:公司产品不直接应用于... 投资者提问:你好,请问公司在航天领域有怎样的业务?有哪些产品能应用在航天领域?谢谢!董秘回答(中兵红...
捷捷微电:汽车电子成发展重点,...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最近是否有新产品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产量规模是怎么样的水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