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为训强队伍 实战赋能提效能
——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以压力管道安装监检推动人才队伍能力提升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朱承正 博厚 记者徐远官) 压力管道作为特种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介质输送安全与生产运营稳定。当前,特种设备检验行业新进年轻同志多、队伍能力建设与提高亟待加强,青年检验员实践能力锤炼、企业安装人员规范操作水平提升成为行业共同需求。继焊接工艺评定监督检验“共享课”收获广泛好评后,11月19日,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聚焦队伍培训核心目标,深化“监检+培训+赋能”人才培养模式,由副院长牵头,以武穴市某液化气站液化石油气管道安装监督检验为契机,打造“实地监检+双向研学”的实战培训课堂,在提升管道本质安全、筑牢安装安全质量防线的同时,推动行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力提质增效。
以检代训,小场景搭建实战培训平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管道虽然长度不大、结构也相对简单,但它的建设基本涵盖了从压力管道设计与计算、材料选用、制作与安装、检验与试验、安全防护等全部要素,监检涉及的监检流程、多单位协同要求、关键环节把控等核心要点,是年轻检验员以小见大、练兵备检的好场所、好课堂,是开展队伍实战培训、促进理论落地的优质载体。
为提升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黄冈分院检验团队提前梳理监检核心要点,将《TSG31-2025》新规范要求融入培训全流程。在安装现场,特检团队高级工程师、检验师化身“实战导师”,与建设、设计、安装、检测等单位技术人员并肩协作,从监检时机的精准把握,管道材料和元件到场验收、合格证书、监检报告等资料的规范核验,再到监检方案制定、范围界定、方法选择及记录填写的全流程拆解,把规范标准中的晦涩条文转化为可操作、可复制的实战技巧,让青年检验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吃透标准要求、掌握实操本领,实现“培训在现场、提升在岗位”。
学用相长,多维度促进能力双向提升
“检验过程就是最佳培训课堂!”现场交流环节气氛热烈,检验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围绕安装细节把控、常见问题整改、新规范衔接要点等培训重点展开深入探讨。针对安装中容易忽视的工艺细节,检验员现场答疑解惑、传授优化经验;青年检验员则结合理论知识,主动向企业技术骨干请教实操技巧,在思维碰撞中补短板、强弱项。
这种“双向互学、教学相长”的培训模式,既帮助企业技术人员理清管道设计、工艺执行、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关键逻辑,强化规范操作意识与实操能力;也让分院青年检验员深化了对过程性监督与验证重要性的理解,积累了应对复杂场景的实战经验,为顺利衔接《TSG31-2025》新规范夯实能力基础,实现了“一次监检培训、双向能力提升”的良好成效。
创新赋能,系列化培训筑牢人才根基
从焊接工艺评定监督检验的“行业共享培训课”,到压力管道安装监检的“实战练兵培训台”,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始终坚守“检验与培训并重、育人与履职同行”的人才培养理念,持续探索“以检代训、以训提能、以能优服”的队伍建设路径。
一系列特色培训活动的开展,不仅打破了企业间、政企间的技术壁垒,搭建起行业常态化培训交流平台,更有效破解了技术人才青黄不接、实践能力不足的行业痛点,通过精准化队伍培训、实战化能力提升,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与真心赞誉。未来,黄冈分院将继续深化创新培训服务模式,让每一次检验都成为技术传承的课堂、能力提升的载体,持续强化特种设备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为特种设备安全筑牢人才支撑,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