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变枫斗,多劳多得有盼头
创始人
2025-11-25 06:21:44

(来源:上观新闻)

炉温控制在40℃到50℃间,霍山石斛的触感渐趋柔软。枫斗非遗炮制组组长谷义丽轻挑一根软化适中的“条子”,缠绕于不锈钢钎上,再用韧性强的龙须草系紧。十分钟后,一根55厘米长的钢钎已裹满石斛。

沪上媒体11月24日起走进安徽六安,开展沪六媒体合作交流采风活动。在九仙尊霍山石斛有限公司枫斗非遗炮制车间内,炮制组正在进行石斛变枫斗的关键一步——枫斗传统加工工艺流程中的“绕条”。霍山石斛枫斗,是指用原产安徽省霍山县(大别山区)生长的霍山石斛的茎,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天然中药与保健饮品。炮制霍山石斛枫斗需经十八道工序,该技艺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誉为“长三角工匠绝活”。

“绕条”是石斛变枫斗的关键一步。文汇报记者苏展 摄

“绕条”是工序中的第九道,谷义丽眼中最具挑战一步:“手法的分寸最难把握,指尖要轻柔但条形得紧凑。”

这是机器无法取代的环节。“九仙尊”生产总监尚亮亮说:“石斛长短、粗细、韧性不一,遑论要制出‘龙头凤尾’的形态,目前没有这么精细化、定制化的机械设备。”

纯手工,留住了这项非遗技艺,也让周边农户的收入小有涨幅。

车间内有20余名女工,指尖翻飞,她们多是住在公司附近的农民。

酬劳按计件,一根钢钎1.5元。尚亮亮告诉记者,最熟练的女工一天能绕70多根,“这就好比看着计程车打表,数着钢钎、收入噌噌往上。多劳多得、有盼头。”眼下,公司在山里也设了加工点:“到了这个季节,山里面也没什么农忙。我们会吸收周边一些农户,完成挑杂、剪根、去叶、炒制等相对简单的工序,为他们增收。”尚亮亮说。

谷义丽在公司供职10年,每天坐在小板凳上,她不觉得枯燥,反而越干越有劲。六安市连续两年举办“霍山石斛非遗炮制技艺”劳动技能竞赛,谷义丽是第一届的冠军,还获得了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不过今年,她把参赛机会让给了别人:“要有更多人愿意坚持下去。”

原标题:《六安随笔 | 石斛变枫斗,多劳多得有盼头》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刘力源

来源:作者:文汇报 苏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乐摩科技(02539)11月2... 乐摩科技(02539)于2025年11月25日-2025年11月28日招股,拟全球发售555.56万...
动向极其危险,国际社会需高度警...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袁睿、刘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日方将在与中国台湾...
金辰街道政企沙龙促多民族文化跨...   本报讯 记者胡耀元报道 日前,盘龙区金辰街道“跨界融合 创见未来”政企沙龙活动在昆明理工泛亚设计...
86岁陈燮阳天津指挥“传奇”音...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洋 摄影 姚文生)日前,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音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会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