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 金 漫 鄢志远
民主党派中央与地方的深度合作,为多党合作制度的巨大优势作出了生动注脚。2023年5月31日,民建中央、中共四川省乐山市委“建乐合作”启动大会在乐山举行,双方在会上签署了《民建中央与四川省乐山市战略合作协议书》。“建乐合作”是继“盟遂合作”“九广合作”之后四川统战工作的又一重要实践,其以“整合优势资源、助力‘双碳’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支持组织发展”为重点,做出了新时代多党合作服务地方发展的有益探索。
民建与乐山有着深刻的渊源。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建创始人黄炎培先后四次到乐山调研。民建企业家会员刘汉元在乐山投资建设的光伏生产基地,为乐山打造中国绿色硅谷奠定基础。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要“加快提升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持续做强重要节点城市特色功能”,赋予乐山重要使命。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专门政策,要求乐山聚力打造中国绿色硅谷,建设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高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制度创新方面,四川是民主党派与地方合作的先行区域,“盟遂合作”开创的“智力支边”模式,“九广合作”形成的“科技赋能产业”范式,构建了四川“民主党派资源导入—地方需求对接—长效机制保障”的多党合作服务地方发展的特色机制。乐山作为四川省统战资源大市、统战工作重点市和首批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市,拥有开展合作的良好条件。
“建乐合作”从组织架构、合作原则、保障机制、实践领域等实现了一系列创新,构建了多方协同组织网络,实现了多个领域的精准突破。
创新组织架构,构建多方协同网络。“建乐合作”建立了多方联动执行机制,形成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组织体系。民建中央负责组建智囊团为乐山经济发展把脉支招,鼓励引导民建会员企业到乐山投资发展;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负责将“建乐合作”纳入全省统战工作重点事项,建立定期调度机制,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民建四川省委会负责“建乐合作”居中协调联络,协助引资引才引智等事项;中共乐山市委(由中共乐山市委统战部牵头)负责提供参政履职、会员挂职平台,协调联络、工作推进、项目管理等工作;乐山市政府负责经费保障,改善营商环境,推动项目落地;民建乐山市委会负责梳理会内资源,配合招商引资,开展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
创新合作原则,坚守“精准适配”三大导向。一是坚持特色导向,紧扣民建经济界特色优势,在产业选择上坚持“三个优先”(优先布局民建会员集中的清洁能源、现代农业、文旅融合领域),将民主党派资源与地方需求深度结合。二是坚持梯度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三三制”推进(首年选择30%成熟项目试点,次年扩面至60%,第三年实现全覆盖),形成“试点—总结—推广”良性循环。三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成立“建乐合作”领导小组,实施“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管理,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投入资金开展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创新保障机制,建立“三层次”长效支撑体系。一是建立战略协同机制,建立“建乐合作”联席会议机制,组建联络小组,落实经费保障,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直通车,重大事项和需求可快速传递和响应。二是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储备库—培育库—实施库”动态管理,科学确定项目年度计划,实行“红黄绿”三色项目进度管理,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民建乐山市委会创新“1133”工作模式(即一资政〔建言资政〕、一合作〔“建乐合作”〕、三聚焦〔思想引领的实效性、自身建设的科学性、服务中心大局的贡献率〕、三助力〔乡村振兴、大数据产业、文化自信自强〕),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创新实践领域,实现四个重点领域精准突破。一是强化优势资源整合,民建中央创新“专家智库+思源工程”模式,选聘“建乐合作”专家、“智援行动”创业导师精准助力企业和产业培育,邀请国内知名民建企业家走进乐山、考察乐山,构建“智力+资本”双轮驱动体系。二是赋能“双碳”经济,民建中央协调会员企业在乐山投资数百亿元建设光伏产业项目,支持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协助产业标准制定,打造中国绿色硅谷升级版。三是助力乡村振兴,民建中央引导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参与乐山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社会事业发展,建成全国首个魔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维修民建历史遗迹并串联形成“民建先辈故里”旅游线路,探索“产业+文化”双轮振兴新路径。四是深入推进组织发展共建,中共乐山市委支持民建中央思想政治教育、参政议政、实践锻炼、人才培养、民主监督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对民建会员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建立“双向挂职”机制,为民建会员挂职锻炼提供平台。
“建乐合作”启动后,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乐山晶硅光伏产业已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2%,成为四川重要制造业集群;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新增就业岗位上万个,有效拓宽了老百姓创收渠道;生态效益持续释放,年减少碳排放超百万吨,处理农业废弃物超2万吨,降低农户化肥使用量30%。
同时,实现了多党合作实践的创新突破。一是精心打造民建家风家训传承基地、民建实业报国教育基地、“同心·魔芋科技示范”实践创新基地、“同心·晶硅光伏产业示范”实践创新基地“四位一体”统战教育平台。二是吸引来自全国400余名民建企业家走进乐山,促成40余家会员企业入驻,总投资数百亿元,民建乐山市委会还与多地民建组织签署结对共建协议,深化会内合作。三是依托“建乐合作”平台,提升参政履职效能,与5省市建立结对机制,与3个高职院校合作共商,开展联合调研42次、提交提案487件,其中7篇报告获省、市负责同志批示,实现“实践创新—参政议政—政策落地”的良性循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建乐合作”的持续深化需要坚守“两个健康”导向,发挥制度优势,遵循市场规律。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如何落地生根的深度探索,为新时代统战工作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实践方案。
(作者金漫系民建四川省乐山市委会副主委,鄢志远系民建四川省乐山市商贸总支副主委)
上一篇:一位援疆儿科医生的一天
下一篇:为海南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