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刘向平
“你好,我是稀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勇,请讲!”
“你好,我是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徐行,你要反映什么事?请说。”
11月18日上午9时,尽管当地的气温已是零下10摄氏度,但高勇书记、徐行主任带着7个部门的“一把手”还是准时来到包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中心。这是他们首次通过这种方式倾听民意,解决难题,也是包头市自10月14日实施党政“‘一把手’走进12345热线”新举措以来的第六场活动。
在短短的90分钟时间里,他们共接听了123个电话,其中,在线直办3个、当天下午办理7个、转办113个,涉及物业、房产、城市治理等。
给高勇书记打通电话的张女士激动地告诉记者:“我真没想到高书记能接听电话,更没想到我反映的问题当天中午就得到了圆满解决,真是太感谢了,这样的领导才是我们老百姓最需要的。”
原来,因电梯坏了几天得不到维修,家住32层楼房的张女士与物业交涉几次无果后,便抱着试试的心态拨通了12345热线,结果,困扰张女士及几十户居民出行难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昆都仑区瑞熙佳园居民逯文清当天反映的难题同样也得到了解决。他反映的是小区南墙外的污水井塌陷、污水外溢,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尽管他之前也打过12345热线,并多次找过社区、住建等部门,但都是互相推诿、扯皮,几个月得不到解决。
10月14日这天,当他听说书记、区长都要去12345热线受理中心现场接电话,他一大早就把手机充好电,等待给“一把手”们反映这个情况。“接通电话的那一刻,我真是心跳加快,激动得连话也说不清,但令我敬佩的是,区委书记胡强态度温和、语气平缓,一个劲儿地对我说,你慢点,不要着急。没想到当天下午3点,就把这个久拖不决的问题给解决了。”
“这就是‘一把手’出面的效果。过去,12345热线接到群众的诉求电话后,我们的常规做法是,转办给有关部门解决,但有时效果不一定好,主要体现在一些部门的领导干部不重视、不担当。”昆都仑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局局长刘世文说。
针对全市各旗县区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今年10月14日,包头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印发“一把手”走进12345热线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要求各旗县区党政“一把手”、市政府各委办局“一把手”每周二上午现场接听电话,解答政策咨询、受理投诉举报、回应求助建议等各类诉求。特别强调简单诉求现场答复办结,复杂诉求说明情况、记录台账,明确责任部门、解决方案及办结时限。
文件同时要求,市融媒体中心对接听现场、诉求会商、“一把手”访谈、诉求办理过程进行全程拍摄录制,开设《聚焦执行力12345“一把手”面对面》栏目,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渠道宣传,让群众和企业广泛参与,并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有效提升诉求办理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文件一出台,在包头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群众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议论纷纷。
九原区委书记刘俊义说:“这是个非常好的举措,它既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提供了一条很有效的路径,也是刀刃向内的一次自我革命,让我们这些‘一把手’们深感责任重大,而这份责任,不仅仅是一份信任与期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的确,群众的事无小事,过去之所以出现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的情况,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基层职工的有解思维不足,不能找准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现在通过‘一把手’进热线活动,能够自上而下有效提升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零距离了解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诉求和心愿,这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意义非凡。”青山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白云喜说。
从路面塌陷到水管漏水,从电梯停运到红绿灯缺失,这些困扰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在“一把手”走进12345热线那刻起,被一一摆上台面,变成了“大事”。而最让百姓感动的不是“一把手”回应“研究研究”,而是“现场调度、限期解决”。
“一把手”接听电话结束后,在原地立即开展问题会商,记者在现场看到,没有司空见惯的“汇报成绩”,而是充满火药味的“自我揭短”。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来回推、始终解决不了”的积弊,各部门负责人无一推诿辩解,而是主动认领问题,坦言“履行职责不到位”。
谈到“一把手”走进12345热线这个新举措,东河区教育局局长高君感触颇深,他说:“这是一次与问题较劲的效能革命,更是一次将心比心的情感共鸣。其实,当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能感同身受于百姓的‘急难愁盼’,行政效率便不再是冷冰冰的数据指标,而是带有温度的人文关怀。这种共情,是化解怨气、凝聚共识最有效的润滑剂。”
“是啊!这个活动不仅让我们老百姓听到了‘一把手’郑重的承诺,更看到了清晰的办事进度。这种‘接诉即办’‘接诉快办’的作风,将民众焦虑的‘反复轮回’变成了心中有底的‘问题倒计时’,此举着实重建了公众对政府执行力的信任。”市民李国良评价说。
那么,如果“一把手”承诺的合理诉求限时没有办结怎么办?
“提级督办,我局将办理周期长、办理质效低、合理诉求未得到有效解决的报送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两代表一委员’进行督办。对履职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等情形,我们梳理问题线索,报送市纪委监委。”包头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局局长郝杰说。
统计显示,前6期“一把手”走进12345热线活动共接听群众来电615件,已办结565件,办结率91.87%,与未开展活动前相比,提升了14.71%。诉求平均办理时长为4天,较以往缩短了3天。
“不难看出,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它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在民生问题上,政府不与群众争对错,只从自身找不足。建立问题转办同步报备、全程监督机制,正是为了斩断‘踢皮球’的链条,用制度确保群众的呼声不再石沉大海。”包头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中心主任云磊说。
连日来,包头市民热议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12345,人们在庆幸与感恩的同时,不免有些担忧,这样的好举措究竟能坚持多久?
对此,包头市委常委、副市长胡蕊坚定地回答:“我们会不断总结改进,逐渐完善形成一套民呼我应的工作制度,长期执行下去。”
上一篇:贝伦大会揭开全球气候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