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小伙 编织立体山城
创始人
2025-11-25 00:26:20

方博创作的线艺作品

重庆深秋的午后,阳光斜斜穿过黄葛树的枝叶,落在渝中区一家咖啡店的窗台上。方博(Mike)双手各拎着一个皮质手提袋,脚步轻快地走来。刚坐下,他便小心地从袋子里取出排列着各色丝线的板子,递到了记者面前。

方博是巴基斯坦人,留着偏分微卷的头发,两腮胡须打理得干净利落。他擅长用普通的螺钉和丝线勾勒所见所闻,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想。“你们可以猜猜这些是什么?”方博展示着他的线艺作品。见大家既好奇又惊讶,他便耐心地介绍起这些作品。聊起这一年在重庆的创作,方博言语间满是真挚。

一年前,重庆魔幻的城市景观吸引着他,促使他奔赴而来;一年后,重庆人热情友善的态度与包容的艺术氛围,让他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这名小伙希望用线艺将重庆的美景记录下来。

牵线

以艺为契,奔赴立体山城

重庆并非方博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第一个城市。2015年,他在桂林山水间求学;毕业后,他返回巴基斯坦,成为一名医生。行医期间,方博偶然被电视上一位线艺艺术家展示的作品深深吸引。

线艺是“以钉为骨,以线为墨”的艺术形式。艺术家通过钉子固定轮廓,再以彩色丝线缠绕,同时调节丝线张力,便可创作出几何图形、流畅曲线及各类细致图像。谈及线艺,方博最常用的词是“连接”。“线艺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其点线相连的魅力,这种由孤立元素相互连接而成的艺术形式总能触动我的心灵。”他笑着说。

为了学习深造和艺术创作,去年方博选择回到中国,这一次他特意选择了重庆。作为一名想精进医术的医生,重庆医科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着他。而作为一名线艺艺术家,重庆独有的城市魅力与方博对线艺这门艺术的理解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社交媒体上,重庆魔幻立体的山城风貌瞬间吸引了方博:依山而建的楼宇、起起伏伏的地势,恰似线艺中层层缠绕、有序排列的丝线图层,每一处褶皱都藏着“连接”的巧思。而山城的起伏轮廓,又与巴基斯坦的山脉相似。“重庆是一座有着多层次景观的城市,这和巴基斯坦北部的罕萨地区很像。”这份对地理风貌的熟悉感,让方博倍感亲切。

随着了解的深入,方博发现重庆是一座古老历史与创新未来结合的城市。重庆“连接”的特质更让方博心动。在他眼中,重庆的山脉和江河动态交织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曼妙肌理,这种特质与线艺的点线相连不谋而合。重庆,悄然激起他创作的热情。带着这份期待与共鸣,方博奔赴重庆,开启了他在求学之余的艺术之旅。

连线

以艺为媒,邂逅温暖人情

方博在重庆的艺术之旅,始于重庆医科大学的一场艺术沙龙——这是他初到重庆后,首次将线艺作品从创作台推向公众视野。出发前,他心里还有几分忐忑:人们会不会难以理解线艺这种小众艺术?

“你是医生,把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上干什么?”家人和朋友曾经的质疑声再次在他耳边回响。但现场热闹的气氛,彻底打消了方博的担忧。同学们围在展台旁,目光落在螺钉错落、丝线缠绕的木板上。有人俯身细看,有人频频提问,“这太神奇了”的赞叹声此起彼伏。方博忙着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心里悄悄暖了起来:“在重庆,有人能懂线艺和我的爱好,这次经历给了我广泛传播和展示自己作品的信心,大家都很喜欢它们。”

这场沙龙后,方博在他租住的公寓附近的咖啡馆为他的线艺作品找了一处“栖息地”。起初,这仅是方博与咖啡店的一项商业合作,他在店员的帮助下将线艺作品在柜台展出。没成想,这项合作居然发展成了一种超越经济利益的艺术协作。咖啡馆的店员格外上心,不仅为展出方博的作品而感到自豪,还会主动向驻足的顾客讲述每件作品背后的故事。遇到对线艺好奇的人,店员会热心地为他“连线”,让更多人走进方博的线艺世界。

今年8月,方博组织了一场以“让方博带你入坑,发现线艺之美”为主题的线下交流活动。现场有不少重庆市民参与其中。他拿出木板,一边演示钉螺钉、绕丝线的步骤,一边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大家凑得很近,生怕错过细节:大人们换着角度端详,试图捕捉丝线缠绕间的流动韵律;小孩子们则睁大眼睛,小手指轻轻蹭过缠绕的丝线;还有人循着丝线的轨迹凝神细看,想解开这根线走过的路径。

“他们的好奇太打动人了。”方博回忆说,“重庆人对线艺的热情和好奇,不仅让我心里暖暖的,更给我的线艺创作注入了新动力。”

交织

以艺会友,碰撞多元火花

随着方博线艺作品的展出和媒体的宣传,他多次受邀参加在重庆举办的文化艺术展览。这些活动中,去年跨年时渝中区相关部门在鹅岭公园举办的“陆海・巴渝新年文创市集”,让他印象最为深刻——彼时公园里挂着红灯笼,绿树与文创摊位相映,烟火气中透着文艺交流的暖意。

在这次活动中,方博结识了一位书法家。方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对我展出的以骏马为主题的作品很感兴趣,对着这幅作品端详了很久。”看着书法家站在一旁仔细地欣赏着他的作品,方博开始像往常一样介绍线艺。书法家耐心地听完方博的讲述后,主动拿出自己的作品和他展开了交流。他指着线艺作品中流畅的线条和自己手里的卷轴,试着和方博对话。

语言的隔阂并未阻挡两人艺术交流的热情。他们比画着,用简单的中文交流着各自艺术创作的心得:“我们探讨了关于‘线条’和‘流动’在彼此艺术作品中的作用。”这场不同艺术的相遇不仅让方博尝到不同艺术碰撞的惊喜,更真切感受到了重庆对多元艺术的包容。

此外,方博还带着线艺作品走进过远东城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的艺术展。这些艺术展不仅会邀请特色非遗传承人,还能见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小众艺术形式。对他而言,这些官方搭建的平台,不只是展示作品的窗口,更是让他看见“艺术多元性”的镜子:“巴基斯坦精致复杂的卡车彩绘和莫卧儿时期的微型绘画与中国国画中强调的笔墨和留白同等重要,而我的线艺恰好处于精细和留白的交会点,这让我与中国艺术产生了共鸣。”

在重庆包容的艺术氛围之下,全新的体验和思考让方博对未来的艺术创作充满了期待。

灵感

以艺传情,勾勒山城图景

如今,方博已经爱上了重庆。他想用线艺勾勒出山城图景,以表达内心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他的创作灵感一方面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热络联系;另一方面,藏在山城独有的景观里。

人文的灵感,总在与重庆人的交往中悄然生长。与其他在重庆生活的外国人一样,方博也喜欢交朋友。酷爱乒乓球的方博经常去一家俱乐部,在球与拍的相互碰撞中,重庆球友们拉着他学中文,闲暇时邀他练球、打比赛。慢慢地,方博和他们玩在了一起,还拥有了在重庆的“球搭子”。“那个小男孩就和我亲兄弟一样。”聊到这,方博不禁笑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触动着方博,也让他对不同文化间人们彼此的联系产生了新思考。结合曾经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他在重庆创作的第一组作品——《连接》就表达了一种充满希望和爱的人际关系。作品里,一对男女含着希望彼此对视,一根根连续的丝线,如无形的纽带,将两人的轮廓紧紧牵起,也将“超越国籍与语言背景的情感”融进了螺钉与丝线的肌理里。

景观的灵感,则藏在他探索山城的脚步中。闲暇时,方博喜欢一个人打卡那些他在社交媒体上刷到的重庆景点。吹着江风,走在千厮门大桥上,他想把红色的拉索用丝线表现出来;爬着梯坎,喘着气回头看,他想用多层次的丝线缠绕出台阶的模样……在重庆的诸多景点中,方博最喜欢的是洪崖洞。在他看来,每当夜幕降临,这座依山而建、俯瞰嘉陵江的木制吊脚楼建筑群最是吸引人。千窗万户的璀璨灯火错落交织,仿佛无数繁星落入凡间,映照着嘉陵江水的波光粼粼,也升腾起重庆的人间烟火。他希望用线艺的形式,将这美丽的夜景记录下来。“如果用线艺来表现它,我会选择藏青色的底板来象征夜空和江水,再用千枚细钉代表它闪烁的窗户和框架,并用金线或银线勾勒出层层叠叠的楼宇轮廓,营造出流光溢彩的感觉。”方博描述道。

然而,重庆独特的城市风貌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一些困难。方博坦言:“将重庆的城市肌理融入线艺创作,是一大难点,尤其是展现建筑从山体中自然生长的感觉。”他深知,攻克这一难点,仅有耐心不够,还需慢慢走街串巷,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让线艺里的重庆不仅有“形”,更有“神”。

在重庆,巴基斯坦青年方博的线艺之旅仍在展开。未来,他想继续留在这座充满艺术活力的城市,开办一间属于他自己的线艺工作室,用点线之间的艺术记录立体山城的美好。

一点一线,一城一人。线艺中钉下螺钉、缠绕丝线、连接点线的过程,恰似方博在重庆融入生活、品悟艺术、激发灵感的历程。他眼中的重庆,让每一份热爱都能与城市相连,让每一种艺术都能在这里找到回响。正如方博社交媒体中所说:“我在这里,为我和线艺找到了归宿。”

文字:吴奕荃、张佳琪、应宛蓉、郭夏宇

图片:郭夏宇、吴奕荃、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刘丹凌

总策划:刘丹凌、郭小安、汤寒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新成...   原标题:兰州蓝 综合交通大会战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 新型工业化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
中瑞股份:公司将持续关注包括韩...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近期中韩关系升温公司有承接合作韩国企业相关项目吗?董秘回答(中瑞股份SZ301...
碧水欢歌处 幸福正流淌 来源:皖西日报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淮河支流淠河的源头。这里国土面积2043.3平方千米,拥有...
中兵红箭:公司产品不直接应用于... 投资者提问:你好,请问公司在航天领域有怎样的业务?有哪些产品能应用在航天领域?谢谢!董秘回答(中兵红...
捷捷微电:汽车电子成发展重点,...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最近是否有新产品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产量规模是怎么样的水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