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廖丹
京运通(SH601908,股价3.67元,市值88.62亿元)决定与服务6年的审计机构分手。
11月24日晚间,京运通宣布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结束了与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职国际)长达6年的合作关系。
这一变动之所以值得关注,不仅因为审计机构的更迭往往发生在企业财务状况的敏感期,更因为天职国际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年报审计中,对京运通出具了带有“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面对2024年高达23.61亿元的巨额亏损以及资金链的紧绷,京运通在2025年前三季度继续亏损2.27亿元。
6年合作画句号
11月24日晚间,京运通发布《关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宣布拟聘任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5年度财务和内控审计机构。
对于变更原因,京运通表示,鉴于原聘任的天职国际已连续6年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为更好地保证公司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综合考虑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情况及整体审计工作的需要,经综合评估后作出此决定。
此次“更换”并非毫无波澜。回溯京运通2024年的财务报告,天职国际虽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但特别增加了一个强调段落——“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
这一专业判断基于京运通当时严峻的财务数据:2024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高达23.61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有息负债合计约为22.28亿元,而当时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2.9亿元。
这让审计机构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了疑虑。尽管如此,京运通在11月24日晚间公告中强调,天职国际在服务期间遵循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准则,切实履行了职责,且公司不存在已委托天职国际开展部分审计工作后解聘的情况。
此外,京运通提到,新接手的审计机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将维持与上一期一致的审计费用,总计145万元,其中年报审计费用105万元,内控审计费用40万元。
相关信息显示,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85年,具有丰富的证券服务业务经验,2024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达221家(含 H 股),平均资产额 195.44 亿元,收费总额 2.82 亿元,其中包括10家京运通的同行业上市公司。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7%
审计机构变更之外,随着年末逼近,京运通2025年的经营成绩单也逐渐清晰。
根据京运通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经营状况虽有减亏迹象,但整体仍处于亏损泥潭。2025年前三季度,京运通实现营业收入24.5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55%,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07亿元。
导致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光伏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在三季报中,京运通对前三季营收下降解释为“公司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减少所致”。
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京运通详细披露了各业务板块的表现。作为核心收入来源的新材料业务(主要为光伏硅片),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5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61.38%。
京运通指出,2025年上半年,受光伏行业市场波动、供需失衡等因素的影响,光伏硅片市场价格仍在历史低位小幅波动,且公司根据市场和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开工率水平,导致公司新材料业务的营业收入规模下降、整体利润仍为负。
相比于业绩亏损,京运通的流动性风险更为紧迫,这也是上一任审计机构提示“持续经营风险”的核心逻辑。
截至2025年9月30日,京运通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3.81亿元。然而,其面临的短期偿债压力依然巨大:短期借款高达10.6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7.5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25年半年报中,京运通提到:公司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改善持续盈利能力。公司在半年报中透露,自2025年1月以来,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中已有12.22亿元完成了续授信、展期或借新还旧业务。此外,公司还在积极盘活存量资产,计划通过出售、融资等方式增加现金流入。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