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段玉清
“成都轨道线网规模排名全国第四,孕育着很多场景创新的可能。希望能发现更多机会。”近日,成都金融城,“链动轨道未来・协同创新共赢”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交流对接会上,四川康力维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刚满怀期待。
当天,近20家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头部企业主要负责人齐聚会场,就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及场景赋能展开对接,旨在让成都轨道超700公里线网成为“创新试验场”。
“链动轨道未来・协同创新共赢”轨道交通产业链企业交流对接会现场。
过去20年间,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700公里。与此同时,依托“链主聚链属”模式,成都轨道集团在成都市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累计招引促进3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落户成都,促进188家配套企业成为中车在成都本地供应商,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车辆装备本地配套率提升至70%以上,初步迈向“国有引领、民营赋能、生态共荣”的发展新阶段。
“技术的种子要在产业的土壤生根发芽,还需‘应用场景’这一关键养分。”作为产业链的核心枢纽和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定期举办对接会、发布场景需求清单,推动央企、国企与民营科技企业‘供需匹配、技术对接’,逐渐构建起‘需求发布-技术对接-成果转化’全流程创新机制。”
成都交控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当天会上,成都轨道产投集团展示了公司在创新技术研发、智慧运维场景、绿色低碳场景、数字融合场景等领域的战略布局与产业发展机遇。成都中车轨道装备有限公司等参会企业,还分别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工程集成设计、智能信号系统、智慧运维技术等关键领域,集中展示了一批场景创新成果与系统解决方案。
“成都是我们首个落地智慧列车控制系统的城市。”成都交控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超表示,通过场景对接机制,能更快理解运营需求、推动技术迭代,实现从“技术可行”到“场景可用”的跨越,从而推动“成都研、成都造”走向全国各地。
设备供应商也成为搭建创新场景的共创者。
“我们将人工智能引入车站管理,目前武侯祠已成为成都新一代智慧车站场景创新示范点。”成都众合数智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在会上说。
铁科(成都)轨道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飞介绍,“维保市场也是大有可为,今年铁科(成都)装备公司就在成都引入全国首创的智能化检修产线,对列车制动系统的检修效率提升了30%。”
活动现场,作为四川省新晋的专精特新企业代表,成都轨道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卡斯柯、中铁二院完成2个项目签约。“场景培育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产研院便是将实验室中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推向场景运用,进而通过本地布局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市场化。”成都轨道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轨道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