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随着共享经济与短途出行需求增长,汽车租赁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为了解汽车租赁消费现状、规范市场行为,今年下半年,浙江省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近日,杭州市消保委发布该项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占比为63.54%)消费者曾遇到强制捆绑销售。
调查显示,租车用户以25岁到44岁的中青年男性为主,他们多数拥有稳定的收入与消费能力。超九成消费者近3年内有租车经历,租车主要用于个人/家庭旅游,其次是本地日常代步。
在车型与保险选择上,SUV/ MPV 是较受欢迎的车类型(占比为45.02%),其次是经济型轿车(占比为32.28%)。
在保险选择上,超半数消费者(占比为56.25%)倾向于选择价格适中、覆盖主要风险的中等覆盖保险,体现了对性价比的追求。
大部分消费者对线上预订、取车和还车流程的效率与服务表示满意。
此次调查发现,价格透明度是最大痛点。超过六成(占比为63.54%)消费者曾遇到强制捆绑销售,且“额外费用是否清晰透明”是用户决策时重点关注的经济因素之一。
消费者普遍认为“严格的里程限制和超公里费”与“燃油政策的实际执行成本”(占比分别为61.32%和55.23%)容易被忽略,是导致最终成本超支的两大因素。
调查显示,消费者十分看重“保险方案的覆盖范围”和“车辆是否配备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在用车时,消费者担心的安全问题是“车辆本身问题(如刹车失灵)导致事故”。近九成消费者愿意为一份详细的“车辆安全报告”支付少量额外费用,表明对车况透明度的强烈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租车公司应在3个方面重点改进:一是优化预订流程(占比为33.93%),即简化流程,确保车型、配置与价格信息准确一致。二是提升费用透明度(占比为31.9%),即杜绝强制捆绑销售,清晰公示所有附加费、手续费及扣款标准。三是保障车辆质量(占比为17.63%),即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并提高车况信息的透明度。
为保障自身权益,享受安心出行,杭州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预订时应仔细比较价格,重点关注里程限制、燃油政策、保险条款及免赔额等细节,警惕低价陷阱。在取车时,消费者务必仔细检查车辆外观、内饰及性能,并对已有划痕、损坏处拍照录像留存证据,认真阅读合同,确保理解双方权责。在用车时,消费者应安全驾驶,熟悉车辆操作,如遇故障或事故,第一时间联系租车公司并按要求处理。还车时,消费者应确认油/电量符合规定,核对费用清单,对不明确扣款要求对方出示凭证。
(本文图表数据来源:杭州市消保委)
上一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下一篇:警营开放 枫景这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