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反脆弱组合 布局AI高景气时代
创始人
2025-11-24 03:06:16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2025年“固收+”及股债混合基金品类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投资者在波动市场中寻求稳健回报的核心选择。在一众脱颖而出的基金经理中,安信基金的“90后”新锐基金经理梁冰哲凭借鲜明的投资风格、亮眼的业绩表现,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成为该领域的新晋实力派选手。他的核心框架兼顾安全边际与收益弹性,在股债市场的波动中交出一份稳健答卷。

  钻研资产价值

  杠铃结构布局

  梁冰哲硕士毕业后曾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2016年加入安信基金,从固收研究员起步,于2021年8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参与管理纯债、二级债基及股债混合型等多类产品,历经市场周期考验,逐步形成成熟的投资框架。

  作为安信基金自主培养的新生代基金经理,梁冰哲秉持“价值守正,成长出奇”的配置逻辑,通过均衡布局价值与成长资产,构建具备“杠铃”特征的反脆弱策略。该策略以波动较低的价值类资产为主、成长类资产为辅,力求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平滑组合波动,增强适应力,降低风格切换对业绩的冲击。

  在偏价值的资产选择上,他以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PB-ROE)策略为基础,做出了三点优化:一是追求行业分布的相对均衡;二是注重资产在时间维度上的收益分布合理性;三是兼顾波动率控制。而在成长股布局上,梁冰哲比较强调成长潜力。他认为,成长股的成长潜力与成功概率相关,若成长潜力不足,成功概率也难以保障,因此会聚焦具备高成长潜力的标的。

  可转债投资方面,他奉行“低价高弹”策略。“低价”是第一原则,不仅要求价格便宜,还希望能获得一定票息;其次看重正股的弹性,他认为,有明确逻辑支撑的正股才具备较大上涨空间。

  纯债端的部分配置则承担着对冲权益资产风险暴露的作用。例如,通过配置长端利率债对冲组合的权益资产风险暴露,相当于为组合买入了一份“看跌期权”,进一步筑牢安全边际。

  对股债资产保持乐观

  转债需要精挑细选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显著上涨后,近期进入调整阶段。梁冰哲认为资产定价不仅取决于基本面,流动性维度同样关键。

  他从市场环境角度分析,海外货币与财政双宽松周期中,海外AI产业链景气度居高不下,对国内相关板块的映射效应显著。从三季报数据来看,国内AI相关行业盈利增速表现亮眼。与此同时,国内投资者风险偏好抬升,货币政策保持宽松态势。在科技进步持续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预期增强以及流动性宽松的多重支撑下,市场倾向于给予景气板块更高估值。综合国内流动性环境等因素,梁冰哲对权益市场表现更偏乐观。

  可转债今年也伴随正股走强,市场价格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梁冰哲认为,结合市场走势,可转债市场未来可能有三种场景:若股市持续上涨,转债或同步走强;若股市下跌,转债大概率跟随调整;若股市横盘震荡,转债则可能面临估值回落压力。

  “从可转债自身特性来看,当前剩余久期中位数为2年左右,却隐含了较高的期权价格,本身已反映出价格偏贵的现状。”梁冰哲分析,投资中不再是简单平配指数,而是需要精挑细选未来1至2年具备明确回报潜力的标的。

  在纯债方面,梁冰哲认为,基本面和流动性环境仍对债市有利,且市场已对风险资产上涨脱敏,当前交易逻辑有望延续。结构上,需规避性价比已降低的短端弱资质标的,转而聚焦同期限高资质个券,以获取更优的风险回报。

  电力、有色金属受益AI高景气

  面对已成市场主线的AI浪潮,股债混合型基金经理需在稳健与收益间取得平衡。梁冰哲将“哑铃策略”应用于AI产业链:通过均衡配置,力求在产业景气上行时获取收益,并在市场波动时控制回撤。

  一方面,他对AI相关产业链中更为紧缺的环节给予更高关注度,例如电力设备、部分有色金属。若AI景气度持续上行,这些环节的产品涨价有望带来巨大的利润弹性;即便AI景气度有所下降,得益于当期较高的紧缺度,相关企业的当期利润仍能兑现,不易出现利润与估值双杀的局面。

  另一方面,考虑到AI资本支出可能存在的下行风险,他会考虑加入一些隐含期权价格便宜的品种以对冲损失。若AI资本支出下降,叠加美国失业率上升等背景,美国货币政策宽松将成为确定性更强的交易方向,利率敏感部门有望直接受益,国内也有部分相关品种将受益于这一降息预期。这些品种大多是过去未受市场充分重视,价值显著低估的行业,因此隐含的期权价值相对便宜。

  在权益资产维持此前哑铃型配置的基础上,梁冰哲通过进一步构建此类对冲组合,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