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侨网
“侨商们大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化理念、专业化背景。很多事情在侨商的牵线搭桥下更容易办成。”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荷比卢分会会长刘青说。
刘青1985年随家人从上海移居欧洲,先后在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留学和工作。1994年至1998年,刘青先后在卢森堡、比利时和法国分别创办上海花园饭店、中国城大酒店和龙园大酒店。
刘青。(图片来源:上海侨联微信公众号)三家饭店的装潢都应用了屏风、字画、瓷器等中国元素。时常有当地人在用餐时好奇询问挂历是什么,刘青便会向客人介绍中国农历以及节气、生肖。为了让侨胞尝到家乡味,刘青从香港、上海请来厨师掌勺,烹制地道的粤菜与本帮菜。店内的北京烤鸭更是招牌,刘青还会借着这道菜讲述长城、故宫的历史,让中国文化随美食一同传递。
在龙园大酒店的开业宴上曾有一段插曲。法国色当市时任市长尚-保罗·巴谢与宾客敬酒时说 “qinqin”(法语 “干杯”),刘青误以为是在叫自己的小名“青青”,当即回头应答,这段趣事次日登上当地报纸,他与市长也因此结为好友。
凭借这份情谊,1999 年刘青促成浙江金华市与色当市结为友好城市,2007 年又推动江西省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缔结友好省区。
经营饭店的多年里,刘青与不少金融界人士成为好朋友。他逐渐转型投身金融、地产等行业,希望能继续凭借经验和人脉为中欧搭建交流的“连心桥”。
2011年,刘青回到上海发展,在金融、物流、地产等多个领域打拼,并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中国企业拓展欧洲业务,同时积极牵线欧洲客商,为他们介绍中国市场的机遇,引导其来华投资,让中外企业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上海大众与德国大陆集团成功达成汽车零配件合作。刘青还作为侨商代表在2024年签署服务安徽金寨老区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谈及回国发展的缘由,刘青总想起奶奶当年说过的话:“没本事要做有根的世界公民,有本事要做有梦的爱国圣贤。” 刘青说, 2012年,90多岁的奶奶回国后还坚持去走祭祖的山路。爷爷奶奶在海外打拼了几十年,心里始终记挂着家乡。他一直将这份对根的牵挂记在心里。他也将继续和侨商朋友们一起,为中欧在经贸、文旅、金融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奔走,让中外交流的桥梁越架越宽。
责编: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