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稻谷满仓廪,新米飘香入万家。眼下,无锡全市水稻收割已进入收尾阶段,各大米加工厂开足马力,一批批米香四溢的地产新米集中上市,掀起采购热潮。
从田间的自动化收割到车间的智能加工,从软糯香甜的经典品种到科技赋能的功能性大米,无锡地产大米正以“品质为基、创新为翼”,精准回应着市民从“吃饱”到“吃好”的消费升级需求,让江南水乡的米香愈发醇厚。
新米当天直达百姓餐桌
在宜兴市和桥米厂,丰收的忙碌气息扑面而来。几辆满载金黄稻谷的大卡车依次停靠在原料仓前,谷粒顺着传输履带倾泻而下,如金色瀑布般涌入储粮罐,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特有的清香。“今年我们主打‘南粳46’‘南粳9108’等优质品种,原粮收购价1.6元/斤左右,比全国最低收购价高出不少,每天能收400到500吨。”副厂长李平的话语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走进加工车间,机器轰鸣声中裹挟着浓郁稻香,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原粮经砻谷、碾米、抛光、色选等多道工序后,变得晶莹剔透,随后进入全自动包装流水线——卸袋、称重、灌装一气呵成,机械臂精准地将包装好的大米码成整齐的垛堆。“两条生产线同时开,每小时能打包1500袋大米。”李平介绍,这些新鲜出炉的地产新米当天就会装车,发往无锡及周边城市的批发市场和超市,最大限度保障“鲜度”。
新鲜与实惠,让地产新米成为市民的首选。11月1日至16日,和桥米厂联合无锡天惠超市开展便民促销活动,线上线下联动供应“泥蛙牌”新大米。前几天,70多岁的陈老伯在天惠超市沁园店买了3袋“泥蛙牌”新米,“家里一直吃这款,软糯香甜,现在特价才47.9元/袋,多囤点慢慢吃。”超市工作人员透露,该款新米自上市以来货架前常常会排队,软糯的口感尤其受到老年人喜爱。
老品牌新面孔齐领风潮
今年的地产新米市场,科技感与个性化成为突出亮点,不仅有坚守品质的“老熟人”,更有自带创新基因的“新面孔”。在惠山区洛社镇,尚田龙池米依托白荡水系的优质水源和精细化管理,亩产量达1300至1350斤。作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其不抛光、无添加的品质广受青睐,即便8元/斤的零售价,仍吸引了众多中高端客户。
“新米已经加工了10万多斤,分真空包装和普通手提袋两种,都是5公斤规格的。”无锡尚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新说,为回馈消费者,11月底前推出了优惠促销活动,每人可以5元/斤的价格购买2袋新米,买满20袋则按6元/斤的优惠价结算。“很多客户都是十几袋、二十几袋地买,大量采购我们还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上市至今已经售出4万多斤了。”
承载着“70后、80后、90后”市民记忆的“中萃”品牌,也在为地产大米市场注入新活力。去年,无锡中萃食品有限公司以“中萃有稻”高端健康大米为起点,推出“有机稻花香2号”“中科发5号大米”“超级小町大米”等品种。今年又携手阳山镇政府打造种植基地,种植了“南粳46”“武运粳”等优质品种,并构建起“品种选育—智慧田间—精细加工”一体化体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品牌还推出了“周粥好心情”杂粮系列,发布了“干饭饭”“喝粥粥”国潮IP形象,成功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
据了解,“中萃有稻·阳山基地”严格遵循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深耕绿色种植模式,同时构建起规范高效的加工、仓储、配送全链条体系。该基地首批水稻种植面积达137亩,收获稻谷约55吨,首批新米将于本月底正式面市。
品质溢价激活产业活力
如今的无锡地产大米,已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从大众消费到高端定制,从日常主食到功能性食品,覆盖了不同群体的需求。20余个市级以上品牌大米通过分级包装实现品牌溢价,真空包装、礼盒装售价可达每斤5元至10元,江阴华西村大米、新吴区从心大米等有机品种,价格更是超过每斤10元,最高售价达65元/斤,仍有稳定的消费群体。
富硒、富铁、低GI等功能性大米成消费新热点。宜兴市太华镇桥涯村的富硒水稻于近日开镰收割。该村依托天然富硒土壤优势,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联合科研机构推广生态技术,打造的“桥下牌富硒大米”已崭露头角,并与无锡君来集团达成深度合作。300亩稻田今年预计可产富硒大米15万斤,以6元/斤的售价在无锡、上海等地热销,预售已超3.7万斤。无锡市苏南五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粉美人”富铁免洗米凭借科技“圈粉”:无人机精量条播与铁粉包衣技术,使其含铁量是普通大米的近三倍;铝罐充氮包装可锁鲜16个月,加上免淘洗浸泡,能节省近三成烹饪时间,成为都市家庭新宠。江南米道推出的“稻院士”低GI大米则精准契合控糖与体重管理人群需求,在电商平台热销。
营销模式的多元化,也让无锡地产大米的销路越走越宽。新吴区从心大米主打高端有机市场,通过日料店采购和会员制订单进行销售;宜兴杨巷大米打造“一米杨巷”文创品牌,以“基地订单+双品牌”模式深耕浙北市场;锡山区吴越水晶大米聚焦订单生产和直供配送;惠山区方桥大米、滨湖区灵鹏大米等则通过企业社区团购实现销量跃升。(潘凡)
【责任编辑:毛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