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精准预报预警 下好防汛救灾“先手棋”
创始人
2025-11-23 11:05:55

健全指挥体系,是防汛救灾的关键所在,必须做到指令畅通、步调一致,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救灾工作形势,云南创新建立的“1262”预警叫应机制如同一条纽带,将分散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织就了一张守护生命的安全网。

抱母村,位于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江流域核心区,抱母河穿村而过,与上游镇沅县按板镇、下游景谷县威远镇一水相连、休戚与共。在抱母河沿线各村网格员的微信里,“‘1262’联动工作群”始终置顶,气象预警、水位信息、值班安排实时共享。上游涨水,立即通知下游;每个村的应急小分队,平时分段负责,遇到险情时统一调度、协同作战。

今年6月22日,受上游强降雨影响,抱母河水位猛涨,严重威胁村民安全。依托“1262”机制,各部门应急队伍迅速响应,应急广播及时预警,仅30分钟就安全转移抱母村4个村民小组共76人,实现“应转尽转、不漏一人”。通过打破壁垒、统筹联动,抱母村今年已成功应对19轮强降雨,累计提前转移群众246人次,始终实现“零伤亡”。

普洱市委宣传部 供图

从抱母村的成功案例到全省洪涝伤亡人数大幅下降,都证明了“1262”机制强大的生命力。这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治理理念的升华,为全国山区、半山区防灾减灾提供了可复制的“云南方案”。从2022年单点突破到如今系统覆盖,“1262”机制历经近4年迭代,已发展为9类17项配套机制的防汛体系,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格局。区域联动消除盲点,部门联动凝聚合力,预警与响应联动抢出黄金时间。“1262”机制如一条纽带,将分散力量编织成一张紧密联动、高效响应的生命安全网。许多曾因暴雨成灾的河流,正逐渐变为造福沿岸百姓的平安河、美丽河、幸福河。

精准预报预警

下好防汛救灾“先手棋”

——全省防汛救灾工作述评之三

在11月20日召开的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总结会议上,省委书记王宁总结云南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的8条经验启示时指出,精准预报预警是防汛救灾的先决条件,必须提前预报、叫应到人,为有效防范应对赢得时间、赢得主动。加密气象监测设施,充分利用应急广播等,提高预报预警精准性时效性。

“气象怎么报,应急怎么防”。预知灾害风险,才能提早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1262”机制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关口前移,发挥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作用,在灾害来临前掌握主动权。

5月25日至6月3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持续10天强降水,多地出现滑坡、泥石流。云南气象部门严格落实“1262”机制,紧盯关键区,提前2天预报强降水天气过程;紧咬预警链,向防汛决策部门发布精细化预报1186期、暴雨预警97条,开展高级别预警叫应53人次,精准提示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降雨将加强,需重点防范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由于预警精准及时,当地政府成功组织转移避险1156户3904人,实现了重大自然灾害零伤亡。

预报预警快一分、准一分,防范应对就早一分,灾害风险就少一分。零伤亡不是运气,而是体系化治理能力的体现,得益于高效运转的“1262”机制。贡山县委常委、独龙江乡党委书记杨冬春说:“这一次我们取得人员零伤亡的结果,是一种机制的胜利。12小时的预报、6小时的预报和2小时的预报,让基层的同志能够精确认识到哪些地方该采取什么行动。”

今年以来,云南已经历24轮强降水天气过程,为近20年最多,短时强降水发生范围和频次为近5年最多;全省平均降水量1237.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8.4%,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3多;全省所有县(市、区)都出现了强降水,其中87%的县出现暴雨、大暴雨,暴雨区域高度重叠,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面对严峻雨情汛情,全省气象部门践行“1262”机制,努力提高预报预警精准性时效性,将预警发布与政府应急响应紧密衔接,为群众转移避险、水库科学调度和救援力量精准部署等赢得宝贵时间。截至目前,全省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42563条,政府决策部门接收预警信息3635万人次,叫应各级党委政府、防汛应急责任人共3.29万人次。

实践证明,精准预报预警是应对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前提,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具有关键先导性作用。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越需要准确预判、科学预防,让防汛救灾工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省气象服务中心彭启洋介绍,目前,云南省气象预警信息直通各级防办调度中心和应急责任人,灾害预警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6%,实现气象预报纵贯基层、预警叫应直达一线、避险转移无缝衔接。2022年以来,在“1262”机制的高效保障下,全省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都是个位数,相较于5年前、10年前的几十、上百人,伤亡率大大减少。特别是2024年,实现了1950年有记录以来首次洪涝灾害零伤亡。

精准预报预警是“1262”机制运转的起点,也是后续各种应急响应措施的发令枪。想要提前“拿捏”天气变化,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考验着趋势提示服务的提前量和灾害提醒服务的针对性。为让预报更精准,为防汛救灾打出更多提前量,云南气象部门聚力攻关,着力提升复杂地形强降水预报准确率。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山地强降水专项观测试验,揭示山地强降水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针对不同时效的强降水预报,与国家气象中心联合研发复杂地形强降水订正模型;与广东省气象局、云南大学合作,建成本地区域快速同化系统;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构建短临强降水预报模型,预报产品在空间、时间、更新频次上变得更加精细。与此同时,省气象部门统筹布局,提高气象监测预报基础业务能力。在精密监测方面,建成52部天气雷达、5000多个自动气象站,雷达覆盖率达88%;在精准预报方面,智能预报业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部署,预报产品最小时空分辨率达10分钟、1公里,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1.2%,时间提前量64分钟。

近年来,云南极端强降水打破历史极值、刷新纪录成为常态。精准预报预警作为防汛救灾工作的第一环节,不能有半点松懈。云南气象部门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折不扣落实好精准预报预警响应,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进一步畅通预警到行动,不断缩小灾害防御的“包围圈”,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七彩云端 云南日报

撰文:李颖 陈云芬

主播:周炎择

编辑:郭晨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我国近海将有7~9级大风 (来源:航运在线)一、近海海域天气实况11月22日14时至23日02时,东海南部海域、巴士海峡、南海...
5.7万亿ETF市场将迎“改名... 格隆汇11月23日丨据界面,沪深两市交易所发布新规,要求5.7万亿元规模的ETF市场进行名称统一规范...
2025“天才发现计划”短片展... 11月22日,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超媒影业主办的2025“天才发现计划”短片展(NOWNESS SH...
2025年10月份中国再生塑料... (来源:兴园化工园区研究院)2025年10月份国内再生塑料企业运行综合指数为50%,与9月变化不大。...
东风汽车杨彦鼎:坚持集成创新,... 转自:中国经营网中经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11月21日,“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