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守护、活动赋能,青岛搭建与万千家庭连接的心灵桥梁
创始人
2025-11-23 07:36:32

青岛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自今年8月试运行以来,已累计开展周末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公益活动8期,接听心理援助热线来电330余个——

守护和倾听每一个“心”声

“当您居高临下用指责的语气说话,孩子感受到的是压力,换成平等尊重的表达,传递的则是温暖与理解……”近日,在青岛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的家长沙龙现场,青岛市“爱润成长”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许阿蕾正以互动的方式,带领家长们模拟日常亲子沟通的真实场景;隔壁功能室里,孩子们围坐桌旁,在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传承人闫宏宇的指导下,用彩泥搓、揉、捏、按,塑造出一个个面人,在沉浸式的指尖创作中梳理情绪、认知自我。

这一幕生动场景,正是该中心常态化的周末公益活动的缩影。作为今年青岛市市办实事项目,青岛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自8月试运行以来,已连续开展8期周末公益活动,服务超100组家庭,接听心理援助热线330余通,以专业力量为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灵守护屏障。

个性化活动赋能,构建全方位心灵“守护网”

“很多家长在教育实践中已有一些理念,但缺少专业层面的印证与实践指导。”学生家长孙磊的话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他的孩子正读三年级,通过学校推荐参与活动后,夫妻俩都深感收获颇丰——专业引导将原先有些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贴合孩子个性的实操方法,让亲子沟通更有成效。

“我们中心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提供服务,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让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青岛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教师王晓庆介绍。中心精准把握家庭教育痛点与学生心理需求,构建了亲子同步参与、双向赋能的活动体系,在为孩子们设计不同类型活动的同时,也为陪同家长安排相关课程、讲座和沙龙,引导他们关注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理性设定成长预期,营造健康快乐的家庭氛围。“以本期活动为例,内容涵盖心理成长研学基地参观、非遗手工面塑、家长沙龙3个板块。非遗手工以‘指尖上的自我重塑’为主题,巧妙融合面塑技艺与心理元素,孩子们通过不同表情、姿态与色彩,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家长沙龙则邀请家庭教育名师,借助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帮助家长掌握智慧处理亲子冲突的技巧。”

家长和孩子参观中心设施。

目前,中心开展的周末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已服务超100组家庭,师资多为名师,课程内容多样,涵盖亲子心理研学、音乐疗愈、家长沙龙、沙盘游戏、非遗手工等,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和家长的特点量身定制。

“未来,中心还将在常态化公益活动基础上,持续创新服务内容,推出绘本阅读、沙盘推演等更多面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专题活动,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王晓庆告诉记者。

暖心热线守护,搭建与万千家庭连接的心灵桥梁

周六上午不到9点,青岛中学资深心理教师张磊早早来到中心热线室,他当天的任务是接听学生和家长的来电咨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他静静守候在电话机前。上午10点,当天的第一通电话铃声响起,他迅速戴上耳机,用温和的声音回应:“您好,这是青岛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张磊一边耐心倾听,一边熟练地操作心理热线系统,并不时通过关键词检索快速匹配最佳疏导方案,用专业而温暖的语言给予对方支持和引导。

这样的暖心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热线室上演。今年8月25日,青岛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开通市级心理援助热线“58525525”,这条热线的号码谐音“我吧,我爱我,我爱我”,巧妙地传递着自我关怀、珍爱自我的温暖理念。热线自开通之日起就秉持“用心倾听、真诚回应、传递希望、专业支持”的服务宗旨,为全市中小学生及家长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专业心理陪伴。“这条热线不仅是一个电话号码,更是连接我们与万千家庭的心灵桥梁。”青岛市教育局家庭教育处处长王秀婷这样说道。

为保障热线服务质量,中心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值班制度和工作流程。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志愿者队伍严格按照排班计划,在工作日19:00-23:00、周末及节假日9:00-23:00时段坚守岗位,确保每一位求助者都能在需要时获得及时、专业的回应。截至目前,热线已累计接听来电330余个,教师志愿者们用专业与耐心化解焦虑、传递力量,筑牢守护心灵的防线。

“每一个来电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我们绝不能辜负。”王秀婷告诉记者,热线服务远不止于问题解答,更重要的是情感的疏导、共情的理解和希望的传递。“目前,我们正在和卫健等部门沟通协商,后续在接线员的培训培养、青少年绿色转诊等方面多方合作。”她透露,下一步,中心计划将该热线与青岛市心理援助热线相联接,实现资源共享与服务升级,让心灵守护的覆盖范围更广、响应速度更快、服务效能更高。

服务能级提升,让心理服务更科学更精准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教育部、省教育厅陆续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建设区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这也是青岛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落地的背景。

王秀婷介绍,在项目谋划论证阶段,青岛市组织专业团队专程赴上海、杭州、重庆等城市深入考察。“这些南方城市早在十年前便启动探索,在促进青少年成长、传播科学育儿理念等方面为青岛提供了宝贵经验。而青岛自身扎实的工作基础,更为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过硬、高校与医疗机构集中了一大批高水平心理专家,卫健、政法等部门积极协作,这种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让中心建设水到渠成。”

如今,这座由市教育局主管、依托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运行的服务中心,经过数月的高效运作,已形成显著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中心占地约1200平方米,设有12个专业功能室、1个心理成长研学基地、6个融合山海文化特色的主题展示区及3处休闲交流区,硬件设施覆盖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发展的心理需求。其中,音乐疗愈室等功能室各具特色,配备智能服务机器人、多模态测评系统、情绪识别与疏导系统等先进设备,让心理服务更科学、更精准。

与此同时,为确保中心运行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青岛市教育局还统筹全市高校、中小学、医疗机构等资源,组建了4支各具特色的专业团队。其中,日常运行团队依托青岛幼师高专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组建9人专职心理教师队伍,保障中心日常运转;专家团队遴选30位来自教育、医疗、政法等领域的资深专家,提供决策参考、心理督导与危机干预支持;教师志愿者团队从全市大中小学遴选71名骨干心理教师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参与热线与家庭教育服务;学生志愿者团队从青岛幼师高专心理健康协会、社团中遴选99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服务,为中心的高标准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青岛市教育局总督学李晓元表示,面向未来,青岛市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化资源整合与优化服务模式,努力成为孩子们的“心灵港湾”、家长们的“养娃后盾”、教师们的“赋能平台”,为全市学生健康成长贡献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文 韩星/图)

青岛日报2025年11月23日3版

责任编辑:王逸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陕西省中小学“同上一节科学课”... 11月20日至21日,2025年陕西省中小学“同上一节科学课”交流研讨会在西安市曲江第一学校举行。近...
年轻人打包抄底暴雷车,为啥二手... 最近几年,只要说起年轻人的消费趋势,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感觉,这就是看不懂,各种新玩法都违背了大多...
巴西贝伦气候大会闭幕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巴西贝伦11月22日电(记者陈昊佺 吴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
三股冷空气将接连影响我国,甘肃... 今明天(11月23日至24日)一股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北方局地降温可超10℃。同时,甘...
非洲人眼中的铜川“药”“瓷”   2018年9月,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现铜川产业转型升级,我率领由铜川中医药和陶瓷企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