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宁发布
“十四五”期间,南宁市聚力降门槛宽准入,营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市场化营商环境,通过金融支持、政策配套、政务服务等关键要素,展现政府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精准性,为企业减负增量、输送养分,助推更多企业扎根南宁,茁壮成长。
电子信息产业是南宁市培育和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南宁锚定半导体、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核心赛道,通过“基金+产业”双向发力,精准招引龙头企业、精心培育新锐力量,一批重量级电子信息显示项目落地生根。
位于产投经开海城产业园的南宁一芯显示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2024年落户的电子信息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王云说:“企业处在新能源汽车显示屏产能扩张、技术迭代的关键成长期,正为流动资金的缺口犯难时,南宁金融集团与南宁市南方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主动上门为我们量身定制了‘科创担’帮扶,这真是雪中送炭。”
企业口中的“科创担”,是南宁市金融机构专门针对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推出的专项融资担保产品。该产品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政府性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提供风险分担、费率优惠等支持。其核心是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创新领域。
“在了解到企业有融资需求后,我们主动对接上门服务,结合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的特点为这类企业量身定制了‘科创担’业务产品,创新通过投担联动模式给予企业授信担保,有效匹配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南宁市南方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振波介绍。
这一“及时雨”让王云欣喜不已。“此次“科创担”金融帮扶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让企业对深耕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与AI显示领域充满底气。”王云表示,企业正与南宁初芯、华芯振邦等企业开展合作,未来将在南宁市“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模组”的产业布局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南宁“造芯”之路贡献力量。
从“资金缺口”到“创新底气”,南宁一芯显示电子有限公司的故事是南宁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生动注脚。综合近年的金融数据,南宁市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空前,数据增长亮眼。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南宁市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9%,同比下降53个基点。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此外,南宁市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确保金融“活水”精准流向实体经济。数据显示:南宁发布了2025年首批105个融资需求项目,总投资约1862亿元,融资需求约597亿元;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统筹安排不低于100亿元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支持、政策配套、政务服务等关键要素,伴随着企业从萌芽到壮大的每一阶段。“十四五”期间,南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化身企业的“全能服务员”,覆盖企业注册、融资、用地、用工等全链条。
在企业较为关心的政务服务方面,南宁市的改革步伐不曾停歇。其中,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机制广受好评,政务服务“数智化”转型创新实践入选国内城市治理典型案例,“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窗通办”、涉外“一件事”集成服务稳步推行,“拿地即开工”“免审即得”等经验做法在全国、全区推广。
政务服务的加法,促使就业创业的活跃度大幅提升,全市经营主体总量已突破百万户,近10年来常住人口每年净流入10多万人,年均新增就业人数7.5万人。数字经济、电竞产业、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就业创业,为城市发展注入了“青和力”。
广西晶缘智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广西大学博士农洪河说:“南宁的营商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不少帮助,比如政策补助、措施引导等。同时,南宁市的产业园也提供了很多实质性的帮助,小微企业的研发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真实的工业场景。”
展望未来,南宁市将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重点,丰富“开放共‘营’‘邕’创一流”营商环境品牌内涵,提升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