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化新网)
近日,朗盛旗下莱茵化学公司正式完成青岛生产基地扩产升级项目。据介绍,这是莱茵化学5年来在特殊橡胶制品业务线的全球最大投资,旨在强化其在中国橡胶化学品市场的本地化供应能力。同时,这也表明朗盛对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态度。
11月11日,在扩产剪彩仪式后的媒体圆桌会上,朗盛大中华区总裁罗高名,朗盛莱茵化学业务部亚太区销售负责人、莱茵化学(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朗盛亚太区及印度企业传播副总裁卓斯乐等与媒体分享了朗盛在华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规划。
坚持本土化创新
罗高名自豪地说:“去年8月,我们庆祝了莱茵化学青岛生产基地投产25周年,今天又见证了青岛工厂扩产剪彩的重要时刻。朗盛莱茵化学自成立以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创新突破。”
据介绍,朗盛青岛基地成立于1995年,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凭借创新、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表现获得认可。目前,基地可生产橡胶添加剂、润滑油添加剂等100多种化学品,总产能已达2.5万吨,产品销售聚焦于亚太市场。
“此次基地扩产源于下游强劲的市场需求。”张磊介绍说,通过此次扩产升级,基地的加工助剂V4、预分散母胶粒V8两条生产线产能均提升50%,基地总产能从每年2.5万吨增加到3万吨。
“此次扩产与技术升级凸显了朗盛以本土化创新产品为核心,满足客户动态需求的发展理念。同时,这次扩产升级采用了高标准的自动化和节能技术,这对于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罗高名强调。
致力可持续发展
罗高名坦言,作为化工公司,朗盛清醒认识到,如果想绿色生产,一定意味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想要减少排放,就意味着需要构建零排放、减排相关的体系等。要在可持续发展上处于引领地位,朗盛需要面对一些挑战。
他列举了一个橡胶回收方面上下游合作的成功案例,朗盛与合作伙伴包括橡胶生产商要一起保证这些废弃橡胶可以得到回收。在这方面,朗盛推出了两个创新产品:一是带Scopeblue可持续标签的产品。该产品含有至少50%可再生或循环原料,或是碳足迹比传统产品降低至少50%的高性能化学品。另一个是朗盛所设计的碳计算器。它可以帮助客户了解使用朗盛产品产生了多少碳排放以及碳的含量有多少。这样朗盛的客户每次拿到的不仅仅是产品,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个产品所携带的环境足迹。
张磊补充说,莱茵青岛基地在可持续发展上也取得了成效,比如在原材料使用上,朗盛采用了大量的生物基脂肪酸,以及采用一些可循环的材料,包括稻米壳,而不是化工合成的一些原材料;在物流上,过去朗盛产品多采用桶装,现在使用槽罐车,不会有包装材料的浪费。
积极调整业务策略
当下全球经济低迷不振。对此,罗高名表示,朗盛清楚地认识到,朗盛竞争的焦点不是产品销量,而是通过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大附加值。朗盛希望能够实现从量到价值的转变,在附加值上做文章。
“目前,朗盛正在业务策略上进行积极调整,主动从对原材料依赖度高的橡胶公司向受原材料波动影响更小的特殊化学品公司转型。”罗高名表示,朗盛正在多个方面降低运营成本。一方面,朗盛在效能提升计划中宣布了1亿欧元的费用节省项目,在所有关键业务中减少成本。另一方面,朗盛希望可以建立更具灵活性、更具本地化的设施,通过优化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我们的客户需要更加可持续、更环保的产品,我们则致力于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罗高名说,自己对中国市场始终充满信心。中国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为朗盛在全球范围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