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良庆区大沙田街道推出了一项新举措,赋予部分外卖员、快递员等骑手“社区管家”的身份,鼓励他们利用走街串巷的工作便利,随手拍下安全隐患、反馈民情民意等。此举为基层治理增添了新力量。
社区治理关系千家万户,事务繁杂、管理面广,单靠社区工作人员难免力不从心,而骑手们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哪里井盖松了,哪里路灯不亮,哪个垃圾桶满溢,哪家有困难,他们往往较早发现。请骑手们参与社区治理,相当于为社区装上了“移动探头”,正好弥补了社区力量不足的短板。
骑手们成为“社区管家”容易,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是关键。良庆区通过设立“邕新驿站”、开展技能培训以及“积分兑换”等激励措施,让骑手的每次“随手拍”都能得到回应。这种良性互动实现了社区与骑手的“双向奔赴”和“多方共赢”:对社区而言,治理效率大幅提升,覆盖面更广;对骑手来说,从城市的“匆匆过客”变成有归属感的“社区主人”;对居民而言,骑手在服务中既能送来生活所需,又能反馈民生诉求,让生活更便利、更安心。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以来,南宁市已有多个城区把骑手队伍纳入社区共治力量。青秀区为外卖骑手颁发“流动网格员”聘书,西乡塘区组建“邕骑先锋”志愿队并推行奉献积分制度,武鸣区通过“邕新驿站”引导骑手参与社区隐患排查。这些实践证明,骑手队伍是社区治理中可以依靠的强大力量。
要吸纳更多骑手成为“社区管家”,让他们成为社区治理“能手”,需要用组织保障给予依靠,用有效激励提供动力,用高效处理建立信心。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设立服务驿站等措施,让骑手有组织可依靠;另一方面,在激励机制上,除了积分兑换实物奖励,还可以通过与骑手所在公司联动,开通评优评先渠道,让骑手的付出被看见、被认可。更重要的是,建立高效的问题处理机制,做到“事事有回应”,确保骑手反馈的线索有人管、能快办,让骑手切实感受到“说了有用、做了有效”。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需要更多骑手共同参与。当每一位骑手愿意在奔忙之余,多看一眼、多拍一张、多问一句,他们就不再是城市的匆匆行者,而是美好家园的共同守护者。期待这样的社区治理“能手”在更多街头巷尾出现,与社区形成治理合力,让社区在高效运转之余,充满守望相助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