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姚孝平
周末下午在泾塘畔散步,人不多,但充满生气。走着走着,一个穿藏青色上衣的老人映入眼帘,他身子魁梧,贴着河岸上的栏杆,一动不动朝向西方,格外显眼。
我走到他身边,他没有回头,只见河里吊着一根鱼竿,竿头插在栏杆的空洞里。我知道钓鱼的人都讨厌旁观者多嘴,便没有开口。老人也没有说话,眼睛只盯着微微起伏的河水。过一会儿,他直了直身子,不慌不忙拎起鱼竿,一条银色的鱼儿在半空中闪动。
老人把鱼竿移近,捏住鱼身,斜一下,把鱼放入身边的塑料桶里。我低头一瞧,已经有一条和这位“贪食者”做伴了。老人又打开一个墨绿色塑料盒,好家伙,里面全是蠕动的暗红色虫子。他仔细捏出一条装到鱼钩上。我不禁说了一句:“现在钓鱼都用虫子了啊。”老人答:“这叫红虫。”我有些脸红,显得孤陋寡闻了,毕竟已经二十多年没钓过鱼了。
老人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多年前的一天,我闲逛至此,看到一个屋里摆着一盒盒红色的虫子。当时想不通养虫子做啥用,现在明白了,原来是做鱼饵。
这时,老人把鱼竿甩进水中,又贴着栏杆。一个约莫十来岁骑着自行车的小女孩停下来看了一会,说:“爷爷,你来多久了?”老人没有转头,回答:“一个多钟头。”“一个小时才钓了两条啊。”小女孩惊讶地说。童言无忌。
老人转过头,笑了笑说:“钓鱼就是爱好,钓多钓少无所谓,就算一条没钓到也不会失落,这不是比赛,没有得失心。”小女孩没说话,老人继续说:“就像骑车,只要你骑得开心,骑快还是骑慢都不打紧。但如果骑车是比赛,你心里就紧张了,赢了当然开心,但赢的人总是少数,输了会难过。”小女孩似懂非懂。
不经意间,浮漂动了,老人悠悠地拎起,鱼钩上又挂了一条银色的鱼。老人把鱼放入塑料桶,装虫的间隙说:“人哪,总要有点爱好,我退休后钓了十几年鱼,春天钓,冬天也钓,图个乐,啥事都不做心里会空落落的。有时也约钓友一起,聊聊,聚聚,心有所好,方能从容。”
小女孩骑车离开了,老人还静静地望着水面,没有要离开的样子。周围的人们,有的坐着休息,有的散步,有的在活动。休闲的时光,生动的人间。我加快脚步往家赶,想赶紧把这段小小的见闻记下来。说到底,这也是我的一种“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