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礼兵 本报记者 谢旺
11月中旬的一个清晨,重庆市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的一家米线店内,弥漫着浓郁的骨汤香气。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九宫庙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轻轻点开手机屏幕上的全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培育平台,对店主赵大姐说:“赵大姐,您家有着三代传承的熬汤手艺,长期诚信经营且达到了一定年限,还荣获了一系列荣誉,符合‘优质类个体工商户’的申报要求,这里还需要再上传几张照片作为佐证。”赵大姐听后,喜笑颜开,认真上传照片。
这是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申报认定工作以来,服务下沉基层的一个日常写照。近期,该局多举措推进“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申报认定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部署要求,助力个体经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
在申报工作启动之前,该局依托“渝快证”数字化监管平台,整合近3年个体工商户的年报数据、信用记录、行业协会评价等信息,聚焦传承地方技艺的老字号、拥有自主创新品牌的特色店、契合新消费趋势的新业态等各类主体,开展全面走访核查,逐一对比经营资质与申报标准,筛选出基础扎实、表现突出的候选商户,建立动态储备库,为后续培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部分商户对政策理解不深入、申报意愿不高的问题,该局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宣传体系。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推出“名特优新申报指南”,以图文结合、流程演示等方式解读申报条件、材料要求及操作步骤;线下由基层执法人员深入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开展集中宣传,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的形式增强商户的参与信心。
为解决商户“不会申报、材料缺失”等难题,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还推出了“全流程伴随式”服务。该局安排专人对接,针对年龄较大、电脑操作不熟练的商户,上门协助填写申报表格、整理佐证材料;针对材料不齐全的经营户,一次性出具补正清单并跟踪指导,直至材料完善。同时,该局加强合规经营指导,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普法宣传,引导个体工商户诚信守法经营、健康持续发展,实现申报培育与规范引领的双促进、双提升。
“‘名特优新’培育不仅是认定,更是服务赋能的关键举措。”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完善“培育—认定—激励”全链条机制,对获评商户在融资对接、品牌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通过宣传典型案例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更多个体经营者更好地发展。
下一篇:聚焦两大主线 明确8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