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遵义市绥阳县人民法院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创新推出“普法注力、执破发力、重整赋力、信用助力”的“四力”驱动工作法,以精准、高效、温暖的司法服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司法动能”。
“普法注力”夯基础。该院把普法教育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会等方式掌握企业普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普法活动。“线上”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常态化发布法律解读和典型案例;“线下”,组织法官深入企业车间、办公场所,开展“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和“以案释法”等活动,为企业健康发展筑牢司法屏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21场次,覆盖企业105家,为企业健康发展筑牢了坚实的司法屏障。
“执破发力”疏堵点。该院建立执行与破产程序衔接机制,对符合破产条件的“僵尸企业”及时启动执转破程序。组建了“1名院领导+2名专委+3名业务骨干”的专业化审判团队,优化破产清算流程,简化审理程序,提高清算效率。2024年以来,成功推动19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盘活闲置资源,促进市场良性循环。
“重整赋力”激活力。对于具有挽救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困难企业,积极适用破产重整程序,助其“涅槃重生”。该院加强府院联动,协调住建、自然资源、税务、金融机构等单位,为重整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今年4月至6月,绥阳某企业通过采取“现金清偿+资产处置”方式,妥善安置496名职工,并成功引进投资人盘活核心资产,实现企业快速复工复产。2024年以来,成功破产重整困难企业2家。
“信用助力”促发展。该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探索建立渐进、紧急分级信用修复机制。对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企业,及时屏蔽、撤销失信信息,以便信用修复企业获得融资支持,避免“办一案垮一企”。今年以来,累计为35家企业修复信用,实现了债权人合法权益保障与企业生存发展双赢。
(谢国欢 蒋璐)
下一篇:红粱种植监控平台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