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近日,一条#孕反突然消失或和胚停有关#的话题冲上热搜。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早孕关爱中心杨小璇医生表示,孕妇在怀孕期间妊娠反应突然消失有可能预示胚停的发生。
据统计,约有1/10的女性会在一生中经历流产,流产发生率约占全部妊娠的15%。如果发生了胚停,建议在医院及时清除宫腔内枯萎胚胎,同时可以送检胚胎行染色体检查。即使曾生育过健康孩子,或仅有单次胚胎停止发育史,仍建议送检胚胎行染色体检查。杨小璇表示,在临床中,有五大 “隐形元凶”,是藏在暗处的“胚胎杀手”。
染色体异常:胚胎自带的“致命bug”
隐蔽性:50%~60%的早期胚胎停止发育由染色体异常引起,即使父母双方染色体正常,胚胎也可能在分裂时突发错误(如三体、单体、易位等)。
影响:染色体是生命的“编程代码”,若代码错误,胚胎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主动停止发育以避免诞生严重畸形儿。
为何必须查?若忽视染色体异常,特别是父母双方有染色体异常情况,盲目尝试再次妊娠,可能反复发生胚停。
母体内分泌、代谢失调:胚胎的“营养失衡”
隐蔽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高泌乳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可能无明显症状,但血液检测会暴露出激素紊乱、代谢异常。
影响:孕激素不足会导致子宫内膜“土壤”贫瘠,胚胎无法着床;甲状腺激素缺乏会直接影响胚胎神经系统发育;糖代谢异常则影响胚胎及“土壤”能量供应,阻碍发育。
为何必须查?激素水平需精准调控,仅靠“备孕时补黄体酮”远远不够,需排查源头(如卵巢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糖),针对性用药。
子宫内环境异常:胚胎的“危房困境”
隐蔽性:子宫纵隔、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等结构或炎症问题,可能无腹痛、出血等症状,通过宫腔镜或三维超声才能发现。
影响:子宫是胚胎的“宫殿”,纵隔会挤压发育空间,粘连会阻断血供,炎症会释放毒性因子。即便胚胎勉强着床,也可能因 “地基不稳”而停育。
为何必须查?若子宫存在结构性问题,需手术矫正;炎症需抗生素治疗,否则反复妊娠失败发生率较高。
免疫攻击:母体的“敌我不分”
隐蔽性: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等这些母体异常出现的自身抗体,可能无皮疹、口干眼干、关节痛等典型免疫系统疾病的症状,仅表现为反复生化、胚停。
影响:免疫系统误将胚胎识别为“外来物”,释放抗体攻击胎盘,导致胚胎缺血缺氧。同时,凝血异常(如血栓前状态)会进一步堵塞营养通道。
为何必须查?需检测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细胞因子等,确诊后根据个体情况个性化使用肝素、免疫抑制剂等保驾护航。
感染与环境:看不见的“致畸因子”
隐蔽性: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TORCH综合征)等感染,可能无症状,但通过血清学检测可发现;长期接触甲醛、辐射、高温等环境因素,危害累积而不自知。
影响:病毒直接侵袭胚胎,环境毒素干扰细胞分裂,导致基因损伤或发育停滞。
为何必须查?孕期需提前筛查感染指标,远离高危环境,避免 “隐形杀手” 持续威胁。
该院早孕关爱中心主任医师苏雁表示,胚停并非妈妈的错,更不是生育终点。她建议,有胚胎停育历史的女性,出现情况后及时就医排查根源,科学调理身体,并保持信心。经过规范干预,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通讯员 张沁沁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上一篇:以创新破解超高熔融指数检测难题